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作者 王必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蒙自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蒙自是云南近代史的缩影,清末开埠通商,一度成为全省外贸、商业、金融、邮电中心。历史文化悠久,生态宜居宜业,是一座文史底蕴深厚而又充满时代活力的新兴城市。从市区到乡村,散落着一个个重大历史的活态博物馆,深藏着独特的人文旅游魅力,诠释着具有云南味的慢生活。
南湖畔 西南联大最温暖的大师港湾
当我们谈论西南联大时,自然要讲到蒙自。那是因为曾经,蒙自为西南联大的师生提供了一个避风港,成为1938年中国最温暖的一个港湾。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一个个让人震撼的大师姓名,留在蒙自南湖畔的时光深处。
西南联大建校伊始,因昆明校舍不足,决定将文学院、法商学院设于蒙自,成立西南联大蒙自分校。蒙自提供的校舍多是清末开埠通商新建的建筑群,分布在风光旖旎的南湖畔。蒙自海关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校本部,海关大院、法国领事府及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几十幢建筑作教室,也作办公和师生宿舍。哥胪士洋行是教授及男生宿舍,法国医院、杜府、王府是教职员宿舍,周府是女生宿舍。北大、清华、南开的大师们与莘莘学子在战争中漂泊大半个国家,终于在滇南蒙自这个宁静的港湾停靠,在这些中式与法式交相辉映的校舍里继续学业。
西南联大师生从长沙迁往昆明和蒙自,无论是走海路、陆路,还是徒步,其实三条线路的西迁,最后都要走滇越铁路。即便徒步的旅行团,抵达昆明再到蒙自分校的那部分师生,也是乘坐滇越铁路米轨火车和个碧石铁路寸轨小火车到达蒙自。
闻一多在《八年的回忆与感想》中,把蒙自誉为“世外桃源”;朱自清在《蒙自杂记》中说,看到南湖而“想到北平的什刹海”;陈寅恪在《蒙自南湖诗》中吟道:“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开学伊始即在蒙自成立的西南联大第一个文学社团南湖诗社,参加的社员都写了不少有关蒙自的诗作。
如今,屹立在南湖畔的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哥胪士洋行、周家大院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住宅等也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西南联大校舍旧址哥胪士洋行,建成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登上南湖中央的网红打卡点西南联大先锋书店观光屋顶,即可看到周边的联大校舍,可以回忆西南联大的旧时光。
碧色寨 滇越铁路最经典的米轨时光
“云南十八怪”里有一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是滇越铁路及个碧石铁路运营的小火车。这源于中法战争结束后,1889年蒙自开关通商,成立云南第一个海关,允许法国在蒙自设领事府,随后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也在蒙自设立领事馆。根据《中法会订滇越铁路章程》,1900年法国滇越铁路总局在蒙自成立,1901年滇越铁路越南段动工,1903年云南段开工,1909年火车通到蒙自碧色寨,1910年全线竣工通车。滇越铁路北起昆明,南至越南海防站,全长854千米,其中滇段465千米,越段389千米,轨距1米,俗称米轨铁路。碧色寨车站,是滇越铁路滇段唯一的一个特等站。
滇越铁路通车后,法国人还想再修支线至个旧、蒙自、建水等地,掠夺滇南矿产资源。滇南绅商决定集资修路,抢在法国人之前修筑连接个旧、蒙自、碧色寨、临安(建水)、石屏的铁路。于是筹资成立个碧石铁路股份有限公司,1914年开工分段修建,1936年全线竣工通车。个碧石铁路全长177千米,轨距仅0.6米,为寸轨铁路。个碧石铁路是轨距最窄、速度最慢的铁路,也是建设时间最长的铁路,还是中国第一条而且是唯一的一条民营铁路。
米轨滇越铁路与寸轨个碧石铁路在碧色寨交会换装,使碧色寨车站成为云南两条铁路的转运站,每天有40余对列车在此经停,云南85%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都要在碧色寨集散中转。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在碧色寨各设站房,使碧色寨一个山村拥有两个火车站,既有滇越铁路的特等站,又有个碧石铁路的起点站,米轨、寸轨的站房都是红瓦黄墙的法式建筑,成为世界铁路史上一大奇观。
碧色寨奇迹般地成为东西方冒险家们的乐园,这里汇聚了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和各种行当的人群,国内外商号、公司应运而生,著名的就有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云锡公司转运站、大通公司、三达公司、亚细亚公司、美孚水火油公司、德士古水火油公司、哥胪士酒店等。碧色寨一分为二,一边是中国式的商号、民居建筑,另一边是法国式的火车站、公司建筑,东西方文化在方圆4平方千米的小山村碰撞,吃面包、喝咖啡、品红酒、养奶牛,甚至打网球都在这里兴起。那时在国内大城市见不到的西洋生活,在滇南碧色寨小镇却习以为常。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飞虎队在碧色寨设立物资中转站,至抗战结束才撤离。如今,昔日辉煌的米轨时光早已远去,碧色寨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百年滇越铁路的活态博物馆,多维呈现着小火车的传奇故事。
新安所古镇一隅
查尼皮 红色文化最壮美的马灯故事
滇南的崇山峻岭中掩藏着一个红色小山村,它是云南早期党组织的重要根据地,是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这个小山村就是蒙自市查尼皮村。
1928年10月13日至14日,在蒙自查尼皮村李氏家族的茅草房里,秘密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期2天。出席大会的有全省各地各界代表共17人。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包括《云南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组织任务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农民运动决议案》4个文件。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共云南临时省委。
新安所 明清版图最南端的卫所古镇
明代修筑的新安守御千户所城,依地势坐南朝北,平地方形。城墙高丈余,周长220丈,城垛400口。城楼两座,立两门,南门曰“御远”,北门曰“永安”。所城布局街道10条,即城内街、大后街、小后街、城隍庙街、龙王庙街、扎下街、南屯街、务本街、东城街、新街。每条街道有垂直的巷道相连,再沿街巷布局店铺、民居和庙宇建筑。城内街的四合院民居较为宽大,以大户和上层军官居住为主。扎下街、南屯街以军队驻扎为主,民居以“一条枪式”建筑居多。居民以城内街为中心,以大姓家族集中择向居住,慢慢在新安所城形成“南高、北邓、东沈、西冯”的四大家族庭院格局,居中则以王姓家族宅院为大。城中桥、井较多,有“七家九眼井,三步两孔桥”之美誉。除城内及城外周边建筑设施外,还在城西北设校场,城西设将台,城南设哨。城外各条街外出口处设栅子。这就是大明王朝西南地区一个完整的守御千户所城。
从明正德三年(1508)设编,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新安所归蒙自县,西南军屯新安守御千户所共经历了两个朝代179年时间。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汉族军士屯田戍守,平定战乱,在西南边疆扎下根来。本是军屯的新安所,裁所归县后变为民屯,此后少有驻军。古镇居民从此晴耕雨读,男耕女织,过起市井人家的日子。自始祖迁来,多已繁衍20余代新安所人。新安所是明清卫所制度的一个活化石,也是红河州目前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新安所建筑群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新安所辖区内,还有蒙自过桥米线小镇和蒙自石榴公园,展现着文旅的魅力,穿越着古代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