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月14日电 广东是全国就业大省和农民工大省,拥有超过7000万的就业人员和超过4300万的农民工。其中,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代表的零工群体规模庞大,约达2000万。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零工市场建设工作,以推动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圈为目标,将就业驿站和零工市场建设任务纳入了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中。
自2024年以来,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进就业驿站和零工市场的建设。截至目前,已成功建立1050个各类就业驿站,以及约400个零工市场和零工服务站点。值得一提的是,该省5家省级标准化的零工市场已投入运营。同时,各地的就业驿站也积极提供零工服务,为广大零工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据了解,为确保就业服务的便捷性,超过70%的就业驿站设置在商圈、车站和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同时,约90%的零工市场则建在工业园区周边或交通便利的地方,这些区域通常是流动人员和工厂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从而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民众。
在广州市,政府特别打造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设立342个就业驿站、101个院校就业创业e站和29个零工市场,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服务。
荔湾区新型零工市场便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它集自助服务区、信息发布区、“妈妈岗”实训基地、“荔技能”实训课堂、“荔好岗”直播间、劳动关系调处等多功能于一体。该市场紧密围绕荔湾区重点发展的现代都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精心开设了适合小成本、易操作的创业技能培训项目,培育创业火种。目前已经开展了55期培训,包括无人机操控、AI应用、直播带货、咖啡调制等,共培训了1697人。据了解,“妈妈岗”实训基地的儿童辅食制作这个项目,有10位学员在培训后选择了独立创业。
林贝妮,一位90后的宝妈,正是通过这个市场走上了创业之路。她计划开设一家宝宝辅食的私房菜馆,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在参加了市场的免费儿童辅食制作培训后,她详细了解到了市场分析、新媒体营销、实际运营等相关知识,“这个培训课程会结合我们宝妈的身份进行针对性指导,从提供资源到实操落地,对我后面创业大有帮助,也让我更有信心”。除了现场技能培训外,林贝妮还将享受到零工市场培训老师跟踪指导、就业创业政策法规指导。
同样受益于这个市场的还有1997年出生的林慧玲。原本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她,因为对医药领域的浓厚兴趣,毅然选择了跨行业发展。毕业后她加入广州一家医药公司,从基层客服岗位开始,通过处理大量订单,逐步积累起医药行业相关知识。然而,她并未止步于此,在公司的推荐下,林慧玲参加了荔湾区新型零工市场举办的2024年中医药调剂员提高班培训。她表示:“虽然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药基础,但我希望能够跟随专业的老师进一步提升自己,并考取调剂员资格证,以便在中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如今,林惠琳已经成功转型为该医药公司的一名中医药调剂员,正式开启了她在中医药领域的专业之旅。
在荔湾区的另一个角落,逢源街道耀华社区就业驿站也在为居民提供着贴心的就业服务。这个驿站2024年接待了1645名求职者,并开展了90场就业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在这里,不仅年轻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大龄失业人员也能找到重新就业的机会。
徐丽燕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今年48岁,自2023年起,便面临着失业的困境。如今,她每周需陪同母亲前往医院就诊,同时还要照顾仍在求学的孩子,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灵活安排时间且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徐丽燕来到了就业驿站。在参加了三场培训后,驿站的工作人员观察到徐丽燕手工精致、美丽,并有创作能力,可以自己研发扭扭花作品,希望培养其成为手工扭扭花培训课程教学教师,实现灵活就业。
徐丽燕充满期待地表示:“我一直都很喜欢手工,现在正处于深入学习的阶段。如果未来能够做得好,我不仅可以通过培训他人来传授技艺,还可以将我的扭扭棒手工作品进行售卖,这些都可以帮助我减轻经济压力。”
这个就业驿站还特别关注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在手工活动区旁,工作人员叶婷婷正耐心地为一位视障来访者详细阐释创业的可能性。“我接待过肢体障碍、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以及聋哑等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她解释道:“我们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的具体情况,先深入了解他们的特点、能力和兴趣,然后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职业建议。”对于那些已掌握特定技能的残障人士,驿站会提供相应的技能进阶培训,内容涵盖茶饮制作、咖啡调制、奶茶研发,主播技巧,以及各类手工艺品制作等。
陈莹雅就是一位在就业驿站帮助下成功就业的视障人士。虽然视力受损,拥有丰富的咖啡师工作经验的她,于2023年3月加入了逢源街道就业实践基地,负责管理咖啡店。在实践基地,她不仅协助咖啡导师为视障人士提供咖啡制作培训,更独立肩负起咖啡店的管理与运营,同时引领并教导视障咖啡实习生。如今,她已受邀前往上海希尔顿酒店工作,开始了新的职业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