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中村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传统乡村样貌得以保留,形成了一个相对封建的社会结构。
2.社区委员会的构成中,富人书记、普通干部和后备干部三类角色并存,体现了家族观念和地缘关系的影响。
3.由于城中村的农民就近务工,彼此高度熟悉,形成了一个高度熟悉的生活共同体。
4.然而,随着年轻一代的流动,城中村的社会结构将面临挑战,可能从“封建传统”转向“现代个体化”。
5.深入研究城中村的传统乡村和进城农民家庭的县域生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县域社会现象。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一个“封建”的城中村
城中村的由来本就是县城地理边界的外扩和对土地的占用,没有开发拆掉的村庄。现代化转型与市场化进村的角度来说,当边远山区的乡村人口流出、社会结构瓦解的时候,坐落于县城内部的城中村,无论如何都应该成为转型最为彻底的地方,看不到传统乡村样貌才是。城中村位于县城内部,农民较早离土进市、洗脚上楼,应该成为准市民的。现实情况却是个悖论。
一
黄村十多年前从原赵村分出来,原因是黄村的四个大队占据原赵村人口的三分之二,却一直没有人能够当选村干部。没有人当干部,就意味着在城市扩张征地过程中,黄庄四个小队的地可能以低价的方式被村干部卖掉,围绕征地的利益博弈带来了黄村的反抗,最终村民集体信访后成功分出来,成立了自己的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距离城市核心区一公里左右,从城边的村变成了城中的村。现在下辖四个生产队,23个商品房小区。户籍人口即村民三千多人,常住人口超过80%。服务商品房住户约15000多人。
社区委员会的构成是自治的产物,当然因为处于核心城区,街道会对人选有干预,社区委员会成员构成为三类干部。一是富人书记,社区的书记一般不需要坐班,本就是兼职干部,和村干部领取一样的补贴2000元/月。书记主要负责对外,自己还经营有资产上亿的房地产、食品厂等。二是负担不重的普通干部,这些人年纪为五十多岁,在家里没有什么负担(上老下小都不是问题),到社区来做服务性工作。因为本身有时间,又长期在村庄生活,熟悉地方社会,是重要的做群众工作的人。三是精通文字、材料、表格的年轻干部,这些人是社区的后备干部,也是年轻人,因为城中村有很多的机会,年轻人没有买房结婚的诉求,就没有过高的生活压力,有一部分年轻人就愿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二
为什么说社区本是城市的产物,应该代表现代化,确实最为传统和“封建”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是社区治理中的门户、家族力量。代表家族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家族人有面子,这是过去传统乡村农民愿意当干部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进入城市,村庄社会成为留守人员的生活场所。受到现代化、个体化思潮影响,农民对于家族、门子的观念减弱了。因为当干部不代表什么,过去社会分层中政治权威是追求对象,是受人尊重的。现在当干部,没有钱是不得行的,但是随着合规化建设和下乡资源的减少,当村干部工资不高、事务不少、利益不多,就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了。但是在城中村,这样的问题很好应对了,因为当干部不影响自己兼业发展,反而可能通过当干部获取很多的信息和政治资本,就有机会把关系转化为经济和利益。所以城中村的社会结构完整下,农民的家族观念可以维持,怕分配利益时家族没人在村庄当话事人,就会吃亏。所以,当村干部仍然是有门子和家族观念的。小姓、小家族的人是出不来人当干部的。只有两种人可以当干部,一种是绝对的富人,在本地关系资本、经济资本对于其他村民是碾压的,如现任书记资产上亿。还有一种是兄弟多的,和现任书记竞争的原副主任,兄弟八人,就是很庞大的势力。他没当上书记,也不愿意当普通干部,最后街道聘他去做临时工,给个补助。否则他就有可能组织力量对现任书记进行软抵抗和不合作,村庄政治就会打破生态平衡。
二是市场参与中的血缘、地缘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城边的村子坐落于国道和县城交接地带,有很多的做生意的机会,这个村的人也成为很早离开土地经商的群体,他们就占据了很多的市场机会。市场经营本质上是技术和信息的垄断,所以,就可以发生代际的传承,如店铺的两代人经验或者销售的两代人共同参与等。这种情况下,参与市场在县城竞争也好、外出竞争也罢,避免个人势单力薄和信息不充分,就会抱团外出,这也是同乡同业的逻辑。所以,血缘和地缘就会因为最熟悉的关系而被利用和激活。如兄弟、堂兄弟、邻居等一起从事某一行业。尤其是对于该村来说,一个村的人都在经营制作粉条原料、粉条加工、粉条销售等,到现在很多人从事销售、装卸工等。他们不仅垄断了组织机会,也垄断了劳动力提供,都是本村的人积极参与。最终,血缘和地缘关系因为市场经济机会的共同分享和捕获而联结起来,抱团的家族、村子就此会形成。不像边远乡镇的村庄,人们外出务工,血缘意识越来越淡薄,地缘关系也如此。因为大家外出从事的行业是不同的。而城中村的人从事行业类似,信息高度分享,日常生活高频度互动,关系只会强化不会弱化。
三是村庄社会中的熟人关系维系。两个事件很有代表性,一是去年全县组织村委、社区拍全家福,即号召村里人在一起拍一张照片。不少村都是拍了五六十人,调研的社区号召了五六百人拍照。二是访谈对象说截至目前,村里过年还是有长辈带着小辈过年拜年、走访的活动,家族的聚会、亲戚朋友的会见都还热络维持着。这就代表了社区的熟人社会的底蕴保持得很好。为什么这么讲,第一,很多乡村中青年群体常年外出务工,大家过年回村,很多人也不熟悉了,村“两委”就很难动员大家一起举行一些公共活动。第二,随着年轻人外出安家,很多人是在逐渐断亲的,因为农村亲戚朋友关系的维系对于常年在城市生活的人来说是负担。二者共同的原因是农村中青年群体的生活目标是城市,是要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但是社区不一样,社区农村的人本身就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居住在城里,自己家宅基地盖房,室内面积更大更宽敞,不会觉得住在楼房的人比自己优越,所以他们不需要买房。故而,城中村的农民因为就近务工、在村里居住,彼此之间是高度熟悉的,是活在彼此世界中的。所以,家族的关系、邻里的关系就有维持的必要。这种高度生活共同体的体验带来了彼此之间的熟悉,是那种传统的熟悉。如清楚对方的家庭结构,了解其他人的生产生活等。
四是家庭生活中的“婆婆当家”。尽管我们了解到随着现代化影响,农民也意识到年轻人不喜欢权威性的家长,也不喜欢家庭中父系支配,婆婆不能再继续做恶婆婆了。做恶婆婆就意味着要儿子家庭矛盾增加,又因为两三代人居住在一起,就有可能爆发代际冲突,家庭容易破碎。所以,普遍的农村现象是儿媳当家。但是在城中村,还仍然表现出婆婆当家的一面,这倒不是说婆婆保持着恶的角色,要“翻身儿媳把婆当”,把自己过去遭受的不公对待给了自己的儿媳。而是说现在家庭民主化,说离就离的婚姻也整顿了婆婆一代,改变了其思想观念,家庭去政治化了,表现出了生活的一面。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父代掌握家庭资源的分配还是普遍现象,如我们访谈的妇女主任四十多岁,婆婆六十多岁经营小饭馆,全家的劳动力投入其间,婆婆就是家庭劳动力的统筹者,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支配者。不仅是经济经营方面,父代处于市场中心有很多经验和能力,而且社会交往、人情往来中,父代更具有厚重的地方性知识,就会代表家里去将外面的事务打理好、处理更为周到。所以,不愿意操心的儿媳和退不出社会的婆婆就成为社区独有的家庭结构。这在客观上带来的结果是婆婆代表的父辈以资源作为支撑具有家庭中的话语权。但是家庭也确实现代化了,两代人居住在一起会通过生活边界的设置和情感互动的加强来维护代际关系的和谐,这样的结果就是家庭保留有父代支配的特征,但又相对民主化。
三
所以,从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家庭代际关系等维度来看,一个处于县域现代化中心的城中村却表现出了更为传统、封建的一面。怎么理解这样的现象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集体所有制的管理制度一直沿用下来。
过去城市扩张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除等,这就会涉及利益补偿。因为既有的集体所有制会唤醒大家对土地共有的意识,村民就更容易团结起来。所以,征收土地、房屋拆除都面临一个难题是村民要求整村更新。但是对于政府来说,成建制地拆掉村庄,成本是巨大的。故而,在满足土地利用的情况下,倾向于将其保留下来,让其成为城市中的内在的一部分。对其的管理也仅是将其从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委员会,即村改居。村民因此就不会打乱居住,也仍然拥有对村的认同。在这种政治管理体制的影响下,村民在生活上、经济上也会发生高频度的互动,也就必然会维持一种高度熟悉的生活感。相互之间的形塑带来的村庄社会的传统被保留下来。
因为在城市空间内部,周围有大量的务工经商的机会,年轻人就可以不外出务工,即便收入不高,但是全家劳动力总动员,收入就还不错,没有买房压力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就是很高的,幸福感就会比较高。关键是中青年群体没有外出务工,大家在日常打工、生活中就是有交集的,所以年轻一代也是彼此熟悉的,这种熟人社会的结构就能再生产下来。而因为长辈经济资源的持续积累能力,其在家庭的话语权影响下,长老权威在村庄还能发挥作用,年轻人就能够习得性养成,传统的文化、社会习俗就能够延续下来。
值得担忧的是,边远乡村社会的80后一代有长期务工的经历,这一群体就会发生一批人彻底离土离农的现象,就是进了城了。一批人则因为能力不足无法进城,最终返回乡村。但是总体上乡村因为长时期的年轻人缺乏而在80后一代面临了社会结构瓦解的问题。对于城中村来说,80后则普遍在本地市场务工,彼此高度熟悉,村庄社会结构就是完整的。
对于90后一代来说,城中村的年轻人很多也因为学业外出进入更大的城市,逃离小县城的生活成为很多人的目标。当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成家立业后返回县城选择安逸生活。但是90后的生活发展目标多元、生活世界不相通,城中村的90后们也变得原子化了。未来的城中村也会从“封建传统”转向“现代个体化”。
所以,进入城中村理解传统乡村,以此关照进城农民家庭的县域生活,也是当前切入县域社会研究的重要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