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不在“一蓑烟雨”中爱上苏东坡。
这个人身上的毛病是真多:他长得并不英俊,高颧骨、长阔脸,形貌奇古;整天喜欢戴一顶乌纱材质、筒高檐短的“东坡帽”,拄着拐杖到处溜达;他也有七分耿介、三分憨气,与世周旋之际,常有一腔“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孤直。
说到生活日常,他颇有口腹之欲,哪怕家贫如洗时也不忘做出一道香喷喷、鲜亮亮的“东坡肉”;他不怎么会打理家事,被贬谪后衣食堪忧、负债累累,只能厚着脸皮写信向兄弟借钱——苏辙是大宋第一“扶兄魔”,自是乐在其中,弟媳恐怕就对这位大伯子没什么好印象了。
但世俗视角里颠沛狼狈的苏东坡,幸而还有才华傍身,诗词文画都属一流。哪怕晚年从被贬的海南归来,这个风发意气已然尽洗的老头子,仍然收获了声势惊人的夹道欢迎:“坐船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
苏东坡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玉帝不好说,皇帝是真夸他。宋仁宗见了苏家兄弟的策文大为欢喜:“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庚溪诗话》记载宋神宗问身边大臣对苏轼的评价,一名大臣答道:“唐李白文采颇同。”李白的江湖地位有目共睹,但宋神宗仍不满足:“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许多人对苏东坡的第一印象来自那首写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山色朦胧、影逐波光,这淡雅中又带几分清艳的景致,不免让人也将苏轼想象成了文采风流、俊逸清赏的江南士子。然而,遍观他的一生才会发现:苏东坡确有一股天然风流,但全然不是想象的那么回事。
苏东坡的为人如同幕士对他词作的点评:如铜琵琶,似铁绰板,敲一敲余音铿然。他未必适合当官,但百姓无疑期待他当官,毕竟他悲天悯人,是林语堂所谓“心肠慈悲的法官”。他也无须用年少登第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横溢,篇篇锦绣文章就放在那里,信手翻开一页便值得后来人学上一辈子。苏东坡不愧是中国文人苦苦寻觅的精神绿洲,从为文到为官到为人,再到那股从容洒脱的气韵——文人心中理想的自己,就在苏东坡那里得到了完美的映射。
可惜,东坡的一生,始终“下着雨”。
他被夹在生死祸福的罅隙中,欲入世而不得志,欲出世而不得去。黄州、惠州、儋州的一路贬谪,使他一度心灰意冷、精气大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沉重而孤绝的叹息,逸出一缕干嚼龙井的清苦,让人陡然惊觉:这个乐呵呵的老好人,心头也有沉甸甸的往事啊。换作柳子厚,不免自比为荒天雪地中的“孤舟蓑笠翁”;换作秦少游,纵笔一挥就是“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凄厉……苏东坡呢?这个少年成名、声振文坛的天才,他也会在似乎没有尽头的濛濛烟雨中,被苦难逼出眼泪吗?
不,他在清光四溢的月夜,兴致勃勃地敲响了好友的房门:“走啊,怀民,散步去!”这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总是随着人生际遇的转变而调整应对的心态,无论什么风雨,他都能活泼泼一片灵机、笑嘻嘻欣然自足。这与苏东坡的生命价值观有着密切联系:对待千变万化的外物,苏东坡并不疏离,相反还能持着亲近可喜的态度;他也能在接受与顺应的过程中,明快旷达、举重若轻地完成生命境界的超越。
他虽然调侃“人生如寄”,可活得并不枯寂。苏东坡的一生从未真正“摆烂”,他对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赤子般的热忱。在西湖漫溯、在涌金门泛舟,无事便饮村酒,与百姓交流开垦荒地的经验……至于“利尔锄耜,好尔邻偶”的劝告,让他简直热心得犹如居委会主任。
苏东坡将一蓑烟雨尽情抖落,就算外界总笼着潇潇之雨,他的心中也从来是雨过天青、觳纹自平。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附属永安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15日第16版
作者:邹 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