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从几幅画说起

刘大先

卡尔维诺谈到经典的时候,曾经说经典就是那些你第一次读的时候就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多年以后再读,依然能够从中获得新鲜体验与感受的东西。有一天,我想起外公家堂屋侧墙上挂的四幅画,忽然就对这个话有了直观的理解。

那四幅画,每幅都配了一首诗,年深日久,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还有一首是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推测,另外两幅画及配诗应该也是跟送别主题相关的,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之类。

外公曾是基层政工干部,中堂摆的是毛主席在延安的照片,床头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别无其他书籍。那个年代,外公并没有机会接受很多的文化教育,外婆更是大字不识,堂屋挂的这些诗配画,现在想起来,同整个家庭的氛围并不一致。我都怀疑外公是否真的理解这些唐诗的意蕴。不过,它们就挂在那里,成为家中文化的构成部分。

小时候,我家中也有类似摆设,中堂是一幅硕大的写意山水,山峰疏林间有三个行人,还有一只猛虎卧于溪涧之侧。那出自我父亲舅舅的手笔,但我父亲初中毕业就入伍了,对此画内涵应该一无所知,因为在我成长过程中从未听他讲过这幅画。直到有一次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观,看到著名的儒道释三家文化和谐共处的《虎溪三笑图》,我才恍然大悟——我家那张画描绘的就是这个故事啊!

我不知其他地方如何,记忆中吾乡农民家中多有如此陈设。我就见过邻居家中梅兰竹菊的条幅、“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字联。它们也许是某个乡间文人的作品,也许就是春节前从集市上买来的新年挂画,不过是主人家平凡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装点。对于生活其中的人们而言,那些诗词歌赋不见得有如何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或寓意,却在不经意间进行了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文化的传承之功、经典的涵泳之力,可能恰恰就藏在这些日用而不知的事物中。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背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只有当某个因缘际会的场合,那种文化记忆才会被激活、被唤起,从而让传统的血脉觉醒,意识到为什么经典会让我们似曾相识。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无法摆脱其影响——它们就在那里,已经成为我们精神和观念的有机组成分子。

古典诗词并不为少数人所独享,当它们被创造出来,就已经是整个人类共享的成果。任何一个普通人,在纷乱嘈杂,有时候可能充满喧哗扰攘乃至龃龉困顿的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在物质之外的美学和文化追求。诗心画意、玄妙的审美、超越性的遐思,不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而是普遍的日常,这才是文化传承的真意所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5日 20 版)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