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朱熹《论语集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乐,音洛。好,去声。谄,卑屈也。骄,矜肆也。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凡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也。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贡货殖,盖先贫后富,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磋,七多反。与,平声。诗卫风淇澳之篇,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往者,其所已言者。来者,其所未言者。
愚按: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辨说而明矣。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注释】
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语见于《诗经·卫风·淇奥篇》。
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在这里用法同“之”一样。“往”,过去的事,这里譬为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这里譬为未知的事。译文用意译法。孔子赞美子贡能运用《诗经》作譬,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
钱穆《论语新解》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无谄:谄者谄媚,卑屈于人。无骄:骄者矜肆,傲慢于人。贫多求,故易谄。富有恃,故易骄。
可也: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一本“乐”下有“道”字。贫能无谄,富能不骄,此皆知所自守矣,然犹未忘乎贫富。乐道则忘其贫矣。好礼则安于处善,乐于循理,其心亦忘于己之富矣。故尤可贵。
诗云:《卫风〈淇澳〉》之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诗》语有两释。一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谓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则四者皆不能成器,盖言学问之功。又一释,治牙骨者,切了还得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还得磨,使益细腻。此言精益求精。求之古训,前说为当。
其斯之谓与:此句从前释,子贡闻孔子言,知无谄无骄,可由生质之美;而乐道好礼,则必经学问之功。从后释,子贡闻孔子言无谄无骄之不如乐道好礼,而知道义无穷,进而益深,如《诗》所云。子贡所悟,盖悟于义理之无穷。惟其义理无穷,故不可废学问。
告诸往而知来者:往,所已言。来,所未言。从前释,无谄无骄不如乐道好礼,孔子所已言。而此《诗》之言学问之功,则孔子所未言,子贡悟及于此,故孔子嘉许其可与言《诗》。从后释,孔子仅言无谄无骄不如乐道好礼,而子贡悟及此《诗》,知一切事皆如此,不可安于小成而不自勉于益求精进。前释平易,后释曲折,今采前释。
【白话试译】子贡说:“贫人能不谄,富人能不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那就更好了。”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意思吗?”先生说:“赐呀!像这样,就可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
李泽厚《论语今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而不逢迎谄媚,富裕而不骄矜傲慢,怎么样?”孔子说:“好。但不如虽贫穷但快乐,虽富裕却爱好礼制。”
子贡说:“《诗经》说:‘切割,锉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这样才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你便能用在未来上。”
【注】《朱注》: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
【记】古本“乐”后有“道”字(见皇侃《论语义疏补》),意更明确。此非以贫为乐,乃虽贫仍乐也。子贡提这问题时大概已经发了大财了?所以才有“诗云”的讨论。这种解诗,当然不符原意。但中国实用理性的一个特征是不重逻辑推论,而重类比联想。由类比而得启发,范围宽广,直觉性强,便于由感受而引发创造。这可以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可以“类比思维”名之。这种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能及其在中国文化上的功能表现、优缺点,值得研究。《诗经》在古代不只是抒情的诗篇,而且更是类比的推论、联想的思维,用在公(如外交辞令)私(如上述的对谈)生活中。前章孔子引《诗经》教导子贡即一例。一般逻辑中有类比思维,但在中国此附庸蔚为大国,成了主流。
《毓老师说论语》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没说好)。未若(不及,比不上)贫而乐(乐天之道),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述何》:董子曰:“安处善,乐循礼,然后谓之君子。”颜子居陋巷而乐道……贫富不同,其揆一也。
《论语说义一》: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富”,有钱;“贵”,有地位。“贫”,没有钱;穷,没有职业,穷途末路。
“贫而无谄”,穷酸,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戒之!
《说文》:“马高六尺为骄。”野马,不受控制,纵恣。“富而无骄”,乃基本修养。
“贫而乐”,是乐天之道,法天。“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尧则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君子法天的行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此为医贫的不二法门。
“富而无骄,易”(《宪问》),不过是基本的修养而已;“富而好礼”,进而“立于礼”,因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述何》:《诗》止乎礼者也,自修之功,进而无已,故曰“来者”。子贡好学,亚于颜氏矣。
《大学》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朋友之间应该彼此切磋琢磨,以成宝器。
切、磋、琢、磨,是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后用以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玉不琢,不成器”,因玉硬度高,无法用刀刻,要用硬度较高的玉石锉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可以攻错,可以攻玉。磨,用的工具是石,磨光。谏友,有毛病则告之。“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章》)。
“赐也,闻一以知二”(《公治长》)。“告诸往,而知来者”,即“闻一以知二”的功夫。
《春秋繁露·精华》:古之人有言曰:“不知来,视诸往。”今《春秋》之为学也,道往而明来者。
求学,必得如子贡,要有“闻一以知二”的智慧,老师才可以跟你说道。
子贡何以能“闻一以知二”?
何士明《论语解读辞典》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于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而,连接语意相反成分。谄,谄媚,巴结奉承,这里指向富者谄媚。骄,骄傲,这里指瞧不起穷人。何如,疑问词提前,如何,像这样怎么样。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可,合宜,好。未若,不如,不及,比不上。者也,助词连用,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判断或肯定“未若……好礼”这种情况)。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即《诗经》(儒家列为经典之一),亦称“诗三百”(三百零五篇),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致是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中的诗句:“有匪(‘斐’的误字,即斐斐,文采,比喻才华)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才华的君子,必须经过像治金石玉器那样切、磋、琢、磨)。全句意思:做学问、培养品德,必须经过不断锻炼、精益求精的过程。
其斯之谓与:其,犹“殆”(大概),表示揣测。《易·系辞下》:“《易》之兴矣,其于中古乎?”斯之谓,即谓斯(之,作宾语提前的标志)。谓,说。斯,指示代词,这种情况(“贫而乐,富而好礼”赛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与,同“欤”,疑问词。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赐,子贡的名。与言,中间省去“之”(第二人称“你”)。言,动词,谈论、讨论的意思。已矣,助词连用,表示肯定语气(已,一定;矣,了)。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犹“之”(代词,你)。告诸往,告诉(你)过去(的事)。而,连接相因成分(因,告诸往;果,知来者)。来,未来(的事)。这里“过去”“未来”是比喻,意谓“举一反三”。者,作语助,表示肯定语气。
[译文]子贡问:“贫穷但不奉承(巴结富人),富有但不骄傲(瞧不起穷人),像这样(为人)怎么样?”孔子回答:“好的,(但)不如贫穷却安乐,富有却喜好礼义这种情况。”
子贡说:“《诗经》上说:像(治金石玉器那样)切、磋、琢、磨。大概说的(就是老师说的)那种道德境界提升情况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往的事,(你能)推知未来的事。”
[提示](1)子贡从孔子所说的“贫而乐,富而好礼”赛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话中得到启发,想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的提高,就像《诗经》上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样,必须经过不断锻炼、精益求精的过程。因此孔子说可以和他讨论《诗经》了,并称赞他“告诸往而知来者”。
(2)注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解释和比喻意义,难句“其斯之谓与”的解释和翻译。
【读书感悟】 贫而乐,富而好礼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贫和富既是一对绝对概念,更是一对相对概念。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哪怕绝对贫困消失了,仍然会有贫富差距的问题,而且这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时代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子贡是商人出身,即使师从孔子期间也没有中断其商业活动,他也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多亏有子贡的接济,才得以渡过难关。子贡不仅资助老师,也经常利用自己的财富为民服务,《孔子家语》卷二就记载了子贡为鲁国赎人的史事。子贡在孔子的教导下,自觉做到了“富无骄”,但孔子更希望他成为“富而好礼”者。
“贫而乐”则是孔子对颜渊的称赞,也是对所有贫者的期许。在《论语•雍也》第11章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虽穷,但心中有道,穷且益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毕竟贫与富都不直接和乐与好礼一一相对应,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贫而谄”“贫而怨”甚至“贫而盗”“贫而抢”的情况;与之相对的“富而骄”“富而奢”“富而吝”甚至“富而贪”等极端情况也不绝于世。
如果所有穷人都能像颜回一样“贫而乐”,富人都能像子贡一样“富而好礼”,便可以实现社会和谐,人们幸福。退而求其次,即使能实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在相应社会制度的规范下,社会各界无论贫或富也都能做到各安其位,安定无事的文明社会也自然会出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三次分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文明方向。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特别是基金会如何乘势而上,发挥好重要作用,可以从此章中得到启示。从社会角色来看,当社会组织开展募捐活动时,算是贫者,要学会讲好故事而不是卖惨或无原则地接受附加条件;而开展公益活动时,又算是富者,要自觉做到依法诚信,不能让人有嗟来之食的感觉。从公益效果看,要能够通过本组织的公益活动,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的变化,让贫者在感受社会温暖的同时,培育起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拥有感恩之心;让富者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组织要在整个链条中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可慈善”的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