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职业教育大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763所,高等职业学校70所,在校生190余万人。
2.代表委员们认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应同频共振,紧贴产业需求,促进供需有效衔接。
3.为此,建议推进“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平台建设,支持职业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
4.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
5.此外,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参与谋篇布局。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原标题:
聚焦2025河北两会·民生热议丨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河北是职业教育大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763所,高等职业学校70所,在校生190余万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培养拔尖人才,也要培养大国工匠、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出席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谈了他们的想法。
紧贴产业需求,促进供需有效衔接
作为全国28所公办本科职业大学之一,近3年,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已向省内外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5万余名,就业去向落实率98%以上。在省人大代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张建军看来,关注就业、对接产业,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然要求。
“要瞄准产业需求精准培养人才,让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张建军代表建议,大力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合作平台建设,支持职业学校与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促、协同育人,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省政协委员、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旭介绍,2024年10月,创力科技联合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共同打造企业实践中心、科创综合体,装备制造等专业学生可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训,了解行业动态,积累实操经验。
李旭委员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有助于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信息共享机制,让院校准确了解企业所需,及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中做出优化调整,为行业输送稳定、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李旭委员说。
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提升教学水平,练好内功,让学生掌握真技能、拥有真本领。”如何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产教融合打好基础,也是张建军代表一直以来关注、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职业学校需要紧密围绕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强化师资建设,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打造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张建军代表建议,引进工匠人才进课堂,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采访中,代表委员们认为,职业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职业学校办的教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面参与谋篇布局。
在沧州,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产业立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重要抓手。省人大代表、沧州市副市长王晓玲介绍,为带动全市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促进更多高技能人才集聚成长,该市谋划建设了沧州市职教园区。去年9月,一期工程正式投用,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沧州工贸学校、沧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1.5万名师生已进驻园区,二期项目预计今年投用,华北工业学校、沧州技师学院即将入驻。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推进产教高效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王晓玲代表建议,围绕产业发展新态势,培育与区域主导产业深度契合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通过统筹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规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