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环编了一个有趣的灯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这个“爱在房上蹲”的“二哥”其实是龙生九子中的鸱吻。
《唐会要》中记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顶上以厌火祥。”传说中,鸱吻好望,常被放在屋顶上,用来防范火灾。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多是易燃的木质结构,防火显得十分重要,鸱吻也因此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鸱吻衔接了殿顶正脊与垂脊之间的位置,所以,它的实际作用一是加固屋顶,二是防止漏雨。
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朝代又分别赋予其避雷、预兆、巫术以及权力、宗教方面的多重意义。《旧唐书》里记载,“六月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都城门等及寺观鸱吻落者殆半。上以旱、暴风雨,命中外群官上封事,指言时政得失,无有所隐”,将鸱吻掉落与时政得失联系在一起。更有甚者,“秋七月甲戌雷震兴教门楼两鸱吻,栏槛及柱灾。礼部尚书苏颋卒”,又把人的生死预兆托付给鸱吻。
汉代以前宫殿正脊两端高高翘起,其形状像凤鸟翅膀,后来演变成鱼尾状,被称为“鸱尾”。在南北朝至隋唐的石窟壁画中,受到印度“摩羯”形象的影响,鸱尾造型呈月牙形。
唐代以后,鸱尾造型逐渐出现张口的兽头,张开大嘴吞住屋脊。大概是吻的张合很有力度,从此,人们把“吻”当作这一构件的特征。金元时期,鸱吻又有变化,这回改变的是它的尾巴。之前鸱吻向屋脊中央卷起的尾巴,开始向后向外翻卷。到了明、清两朝,鸱吻的尾巴完全向后卷曲了。
此外,龙形的鸱吻在这一时期已经相当普遍,且在正上方有一个凸出来的部件,很像一把剑的剑柄,那么剑身呢?剑身在这条正吻的身体内。据说,晋代的时候有一位道士叫许逊,“四大天师”之一,为了防止鸱吻逃跑,它就把这把宝剑插在了鸱吻的背上;还有个传说,说妖魔鬼怪最怕许逊的这把扇形剑,放在鸱吻身上可以辟邪保平安。
当然这只是传说,从建筑构造来讲,由于龙嘴张得太大,插上这把“宝剑”有助于固定鸱吻,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明清两代,这把剑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明代的宝剑上做五朵祥云,向内,即龙首方向微微倾斜弯曲;而清朝的宝剑则没有这些特征,仅是鱼鳞装饰。
鸱吻的材质在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在南北朝时期,鸱吻不上釉,材质以裸陶为主。晚唐以后,逐渐演变成兽头形的鸱吻,材质也从裸陶变为釉陶。唐代的鸱吻多为出土文物,如唐华清宫遗址出土的三彩鸱吻,其为红陶质,釉色以绿、褐为主。宋代及辽金时期,鸱吻的大小因建筑物体量而异,较大的鸱吻需要多块拼接。例如,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的辽金时期鸱吻,由八块琉璃拼接组成。到了明清时代,鸱吻多为坚固的琉璃材质。
中国目前最大的“大吻”位于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明清时代宫殿龙饰物“正吻”的典型作品。它由13块中空黄琉璃瓦件拼搭而成,故而也被人们称为“十三拼”。
屋顶正脊使用吻兽在很早以前便有了明确的规定,如成书于唐代的《陈书萧摩诃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旧制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此处吻兽成为一种特殊的恩宠赏赐,以显示建筑等级,彰显社会地位。宋代以后的鸱吻形式多样,有鱼尾、龙吻、鳌鱼、兽头等,帝胄用龙吻,百姓只可用鸱尾。发展到后世,晋商、徽商建筑多采用鳌头形鸱尾,暗含“独占鳌头”之意。吻兽在民间,随着主人的身份的差异,赋予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同是山西富商的住宅,正脊上的吻兽有闭口,也有张口的。而当地的传说则分别有闭口招财进宝,张口出仕为官两种。
鸱吻不单在建筑上所处的位置高,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也很高。正脊安装鸱吻在古代是一件大事,有隆重的祭迎仪式。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遣官一人,祭吻于琉璃窑;并遣官四人,于正阳门、太清门、午门、太和门祭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各坛庙等工迎吻。”
今天,当我们仰望那些矗立于天地之间的古建筑时,鸱吻那矫健的身姿总能吸引人的目光。它不仅是古代建筑师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文/本报记者陈品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