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AI硬件成为风口,互联网公司如字节跳动、百度、科大讯飞等纷纷推出自己的AI硬件产品。
2.然而,苹果、华为等传统硬件公司对此相对保守,主要原因是AI硬件目前尚未达到威胁到他们的程度。
3.互联网公司做AI硬件的出发点是挣钱,同时也在探索下一个时代的移动智能终端。
4.另一方面,硬件厂商如苹果、华为等也将加入战局,推出AI眼镜、AI教育硬件等产品。
5.AI硬件的成功将取决于能否挣到钱,以及能否成为下一个智能时代的入口。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在经历了生成式AI爆发的2023年后,2024年,AI硬件成为了另一个风口。而这一轮风口则颇为奇怪——推出新AI硬件的厂商大多是互联网公司,而非苹果、华为等传统硬件公司。
根据PConline的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字节跳动、百度、科大讯飞,以及Meta、Google等中美互联网大厂,均推出了自己的AI硬件产品。
但另一边,真正的硬件厂商,例如苹果、华为、小米等却对AI硬件相当保守,除了给智能手机和PC加上AI,硬件厂商并没有展现出太高的积极性。
反差之下,互联网公司争做AI硬件究竟是为哪般?
互联网公司的AI硬件,水花小
事实上,如果就“AI硬件”来说,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例如,苹果公司在2011年推出搭载Siri的iPhone 4S时,就将其称之为“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因此,“泛AI硬件”其实早已发展多年。
根据共研产业研究院的划分,AI硬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
萌芽期(2007-2013年)——智能硬件产品功能相对简单,但已经展现出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提升用户体验的趋势;
启动期(2014-2022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AI智能硬件行业呈现出高度的创新活力和发展的态势;
高速发展期(2023年至今)——随着生成式AI的不断进步,智能硬件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也得到了高度重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本轮AI硬件风潮也主要以生成式AI为主(如无特殊说明,下文“AI硬件”均指代生成式AI),推出AI硬件的互联网公司大多在生成式AI领域拥有较强实力,例如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等,均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用户群。
百度旗下的小度于2023年5月推出AI学习手机“青禾”,这是国内最早一批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硬件,一年后,又推出全新一代学习机产品Z30,成为全球首款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能力的学习机。
借助AI的力量,青禾学习机可实现AI老师辅导功能,包括AI讲题、AI批改作文、AI口语教学等。
同样,今年6月,科大讯飞发布首款星火智能批阅机。基于星火大模型V4.0的底座能力,对多学科、多题型作业进行智能批改,并即时生成多维学情报告,以便老师在作业讲评时进行分层辅导。此前,科大讯飞还曾推出AI耳机等产品,并加码AI办公。
AI硬件首先在教育、办公领域展开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毕竟,强大的数据搜索、语义分析、文本总结等都是生成式AI最擅长的领域,而这些刚好对应了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文职工作要求。
到了去年底,字节跳动一口气发布了AI水族管家、AI耳机、AI语音玩具等多款AI硬件,可谓量大管饱。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AI教育硬件,还是AI玩具,目前AI硬件还远未到爆发期,在某电商平台,小度青禾V20的销量最高的店铺也仅售出了1万台左右。而字节跳动推出的AI硬件则更像是小众玩具,而非面向全民的智能设备。
互联网巨头的心思在哪?
互联网公司做AI的硬件,出发点显然是挣钱。据浙商证券研报,2024年字节跳动在AI上的资本开支将达到800亿元。
在目前AI大模型投入极大,但却依然难以高度商业化的情况下,探索更多的变现方式无疑是“开源”必须考虑的事项。
广发证券分析指出,国内AI硬件正逐渐应对复杂的应用场景,变现方式涵盖了ToB和ToC,同时也有模型功能付费的可能性。
此外,如今AI硬件受众最广的品类是AI手机和AI PC,但这两个领域都有如苹果、联想、华为等强大的硬件厂商,哪怕字节、百度们能在AI大模型上胜出,但一旦结合硬件产品,也很难与传统巨头相抗衡。
因此,虽然AI学习机、AI耳机、AI玩具等看着都很边角料,但如果能跑通一条商业模式出来,无疑也是相对成功的。
另一方面,探索AI硬件也是互联网厂商对下一个时代的移动智能终端的追求。
互联网公司天生对流量充满追求,但与此同时,流量入口的源头却被硬件厂商牢牢掌握,例如智能手机市场的苹果公司。而互联网公司和硬件厂商的矛盾由来已久,互联网巨头都希望尽可能把流量入口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同样在AI大模型领域拥有强势地位的互联网大厂Meta。
早在2015年前后,Meta CEO扎克伯格在体验Oculus后,便坚信VR具有很高的潜力,能绕过智能手机,让Meta突破Google和苹果对智能手机的统治,成为一家真正具备底层话语权的企业。
另一个反面例子是Google,据统计数据显示,谷歌搜索引擎业务有超过一半的搜索流量源于苹果设备(iOS、PadOS及MacOS系统)。为了能够“独占”苹果设备上Safari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仅2022年,Google就给苹果交了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的“保护费”。
因此,在无法正面击败硬件厂商的现实下,互联网大厂要么像Google一样,选择用金钱换和平,要么就只能寄托于开发出下一个时代的新智能设备,弯道超车硬件厂商。
如今,生成式AI带来的巨大变革让互联网巨头又重新燃起了颠覆念头。
同样是Meta,去年MetaRay-Ban智能眼镜突然爆火,随后Meta便快速将AI大模型加入该产品中。扎克伯格兴奋地表示 ,“我们开始看到下一个计算平台的出现,这非常令人兴奋”。
这也是为何如今AI眼镜成为了当下最受追捧的新AI硬件的原因所在——它寄托着互联网公司想要抢占下一个时代的希望。
苹果、华为们不会坐以待毙
无论是AI教育,还是AI眼镜、AI玩具,苹果、华为、小米等硬件厂商反而缺席了,他们的保守从侧面体现出,如今的AI硬件还未到能够威胁到他们的程度。
另一方面,AI手机、AI PC本身就是AI硬件最大的应用领域,苹果、华为们推出的AI产品尚且难以令人满意,此时进入还处在探索期的AI硬件显然并不理智。
当然,硬件厂商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也已立项AR智能眼镜,内部代号“Atlas”,由产品系统质量团队领导,已在公司内部启动收集苹果员工对智能眼镜的反馈工作,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做出更多的焦点小组讨论,为进军智能眼镜市场做准备。
而在国内,华为、小米等同样即将加入战局。
据媒体报道,小米计划为一款高端入耳式真无线耳机引入AI技术,预计将在今年2月随小米15 Ultra一同发布。
关于新一代AI眼镜,小米同样有所涉足。据报道,小米正筹备发布新一代AI眼镜,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亮相,与Meta Ray-ban展开全面竞争,该眼镜将具备AI功能,并内置音频耳机模块和摄像头模块。
总而言之,AI硬件承载着互联网大厂,尤其是AI公司的希望,能否挣到钱很重要,但能不能成为下一个智能时代的入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