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9

评论

7

18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人形机器人要办运动会了,但市场还没到回报期

图片

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跨越长城,在戈壁滩上跑马拉松,正成为中国科技创新腾飞的写照。

1月14日,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20个未来产业,今年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近期,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持续大涨。截至1月14日收盘,人形机器人概念上涨超过8%,超100只个股上涨,其中骏创科技30%涨停,汉威科技、埃夫特等20%涨停。

上海也在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生态的发展,该行业已经跑出多家独角兽。1月7日,上海人形机器人公司傅利叶宣布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数十亿元;另一家上海人形机器人独家兽企业智元机器人也已于2024年12月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

图片

全球人形机器人爆发前夜

在2025年CES展会上,当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与他身后的十几个人形机器人共同出现在舞台上时,整个会场沸腾了。黄仁勋说道:“通用机器人技术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为加速人形机器人进一步认识世界的过程,英伟达最新发布了首个世界基础大模型Cosmos,让每个开发人员都能接触到通用机器人技术。包括英伟达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AI以及中国的小鹏汽车等,都是Cosmos的首批用户。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副总裁塔拉(DeepuTalla)近期表示,两项技术突破将驱动机器人市场的转变:生成式AI模型的爆炸性增长,以及在这些模型上使用模拟环境训练机器人的能力,后者有助于解决“机器人模拟和现实表现之间的差距”,而这一差距在过去的12个月中逐渐缩小。

2024年11月,机器人公司Apptronik与谷歌Deepmind宣布达成合作关系,Apptronik使用了英伟达的机器人技术,将与Deepmind共同研发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针对动态现实环境的复杂作业挑战。

黄仁勋早在2023年就提出“具身AI”的概念,将具有“超级智能”的大脑装进机器人的身体,他认为这将成为推动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新型人工智能。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最知名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擎天柱”,这款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像人类一样走路,可以实现自然转弯等能力。马斯克在2024年10月的一场沙特投资会议上曾表示,到2025年,特斯拉将有几千台人形机器人投入工作,正式商业化量产将于2026年开启,人形机器人最终将成为特斯拉“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

马斯克还预测,未来20年内,世界上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人形机器人将支撑特斯拉成为一家价值25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到2040年,世界上将有至少100亿个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软银CEO孙正义也预测,到2035年,将出现比人脑聪明1万倍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进入2025年以来,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宣布人形机器人领域最新进展。就在上周,OpenAI发布招聘信息显示,其正在重新组建机器人部门,该部门将自主研发机器人及定制传感器套件。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的机器人,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BCC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价值约为78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将达到1650亿美元。高盛也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上调了对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预期,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是此前预测的60亿美元的6倍多。

图片

“中国造”机器人成为资本流量密码

在这一轮人形机器人的竞赛中,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机器人制造的能力也正在领先全球。在今年的CES展会上,黄仁勋被曝参观了某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展台。英伟达还将多款中国人形机器人带到CES的云展台上,包括星动纪元的Star1、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2、傅利叶的GR-2、宇树科技的H1-2、小鹏的Iron等。

据花旗最新预测,未来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约等于英国两年的GDP。中航证券分析认为,2025年,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具身智能将继续发展,并逐步从本体扩展到具身脑。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到200万台,而当前正处于“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中金公司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35万台,市场空间有望至581亿元人民币。

在政策的鼓励以及资本的加持下,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为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多地政府积极抢抓战略机遇,竞相进行产业布局。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上海也已于2024年成立了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组。

在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创新技术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褚君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我国需要进一步对哪些新技术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探索。

褚君浩认为,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个新兴领域产业体系都将迎来重构。“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将成为未来工业制造的重要发展趋势,这也是人工智能结合新场景应用的典型范例。”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还表示,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也将在医疗健康、服务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2023年以来,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热潮持续。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2024年1月至10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共发生69起融资事件,总金额折合人民币超100亿元,其中56起发生在中国,金额超50亿元。涌现出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及傅利叶等一批新晋独角兽企业。

市场成熟了吗?

不过到目前为止,机器人技术仍是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尚未产生巨额回报。该领域的许多初创公司都在努力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和提高机器人产品的精准性。

即便是积极押注人形机器人的英伟达也尚未公布机器人产品的销售额,目前机器人在该公司的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财报显示,包括AI芯片在内的数据中心收入占英伟达第三季度351亿美元总销售额的88%左右。

一位科技产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自主性和灵敏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相比于非人形机器人市场,人形机器人市场还没有成熟。”

上述分析师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加速,软件算法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人形机器人发展也有望迎来突破,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对于中国市场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协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与算力资源短缺之间的关系。”他表示。

另据智源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5十大AI技术趋势,从行业格局来看,国内近百家具身机器人初创企业或将迎来洗牌,一方面整合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在商业变现上,将看到更多工业场景下的具身智能应用,部分人形机器人将迎来量产。

尽管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赛道尚处初级阶段,但因其市场前景广阔,仍将在未来吸引科技界、资本界的目光。“我们认为,在政策和资本的支持下,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也将迎来持续创新突破,产业协同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同时对政策法规的完善也将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戴璞(DenisDepoux)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终于种得起了!种植牙大降价!价格表公开(免费)
广告麦芽口腔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