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34

评论

437

129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天冷了,脑梗和脑出血真的会悄悄靠近?做好5点,让中风远离你

AI划重点 · 全文约3558字,阅读需11分钟

1.天冷时中风发病率增高,尤其是缺血性中风,可能与血管收缩、高血压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2.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60岁以上、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等。

3.为预防中风,建议35岁以上无中风或小中风病史的人进行首次中风发病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策略。

4.日常生活中预防中风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营养、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不吸烟和限制酒精摄入等。

5.对于有中风家族史的人群,应密切关注疾病信号,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你有没有发现,不管在新闻里还是日常生活中,每到秋冬季节,突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的人都会更多。


中风的学名是“脑卒中”,分为两种:

  • 缺血性中风:也叫“脑梗”或“脑梗死”,由于血管阻塞导致(通俗说就是“血管堵了”)是中风的主要类型(在中国约占所有中风的70%)

  • 出血性中风也叫脑出血或“脑溢血”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导致。

的确,天冷了更容易发生中风,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既往研究表明,在日平均气温<12.79 ℃的秋冬季,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在冬季日平均气温的基础上,气温每下降1℃,中风发病率就会增加3.9%


不仅如此,天冷时中风入院的患者病情也更严重、治疗结局(预后)可能会更差。2023年一项在中国展开的研究显示,与非低温组(入院前14天的平均气温≥13 ℃)相比,低温组(入院前14天的平均气温<13 ℃)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更高、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明显更高、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更严重,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也更高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虽然低温与缺血性中风之间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由于寒冷引发了血管收缩、更容易升高血压,以及长期高血压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溶解减少,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进而引发缺血性中风。

不过要知道,血压并不是中风的唯一影响因素男性、年龄60岁以上、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心房颤动、吸烟史和卒中/冠心病家族史都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饮食不健康、其他心脏疾病、抑郁或其他精神压力等同样可能导致中风的发生。

2023年发布的《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3章 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以下简称“指南”)建议,对于35岁以上无中风或“小中风”(一过性缺血性脑病,TIA病史的人:

  • 如果无危险因素: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即可;

  • 如果1个及以上的上述中风主要危险因素建议选择1种推荐的量表或工具进行首次中风发病风险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策略:

  • 经评估是低危人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3~5年后再次进行中风发病风险评估
  • 经评估是中危人群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12年后再次进行中风发病风险评估;
  • 经评估是高危人群强烈建议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建议定期前往脑血管病专科诊治;每年进行1次中风发病风险评估。

此前在22个国家进行的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研究也显示,90%的中风发病风险都归因于10个常见的危险因素;而健康的生活方式(低风险的饮食、不吸烟、适量运动、正常体重、适度饮酒)能够减少70%的中风发病风险。

这些预防中风的建议,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健康榨知机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1. 体检筛查以及基础疾病的管理


每年定期体检,一般都可以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

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就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生活干预或长期规律用药,预防中风的发生。

对于部分人群,颈动脉筛查也很重要。指南指出,对于男性、年龄60岁以上、且合并上述其它2个或以上中风主要危险因素的人,一般来说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进行颈动脉筛查(如颈动脉彩超等)。但指南并不推荐在普通人群中常规开展颈动脉筛查。

如果查出中度以上(狭窄≥50%)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10年发病风险,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

如果是重度(狭窄≥70%)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在预期寿命大于5年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2. 日常生活中预防中风


(1)饮食营养的调整

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要合理:

  • 采用包括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应<总热量的30%,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 g
  • 每天摄入新鲜蔬菜400500 g、水果200400 g;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平均摄入总量120200 g;各种奶制品相当于液态奶300 g
  • 烹调植物油<25 g;控制添加糖(或称游离糖,即食物中添加的单体糖,如白糖、冰糖等)摄入,每日<50 g,最好<25 g
  • 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从而降低中风风险。推荐一个人的食盐摄入量≤5 g/d

(2)增加身体活动

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降低卒中风险。建议老年人、中风高危人群应在进行最大运动负荷检测后,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再进行锻炼。

健康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

推荐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每静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几分钟,包括那些每周规律运动、已达到推荐运动量的人,也要注意这一点。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3)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应积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身体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中风风险。

(3)不吸烟

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

(4)不喝酒或尽量少喝酒

饮酒者应减少酒精摄入量或戒酒;饮酒的量要适度,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减半。

3. 有中风家族史的人群的预防

对于有以下3类家族史的人群,医生可能会考虑CT动脉造影(CTA)或磁共振动脉造影(MRA)等非侵袭性方法筛查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再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 一级亲属中有≥2例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动脉瘤的患者;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1名亲属罹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患者;
  • 纤维肌发育不良的患者。

对于 有 罕 见 的 卒 中 遗 传 病 因( 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CADASIL],Fabry病、COL4A1基因相关的脑出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关节松弛皮肤脆弱综合征Ⅳ型等)的患者,则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4. 留意中风的预警信号

对于中风危险人群,需提高对疾病信号的警觉度。

当发现身体异常(包括身体一侧突然无力或瘫痪或感觉突然丧失;突然说话困难;突然视物模糊、失明,尤其是某一侧眼睛;突然眩晕或失去平衡而跌倒),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5. 曾经有中风病史的人群,也要避免复发

由于中风的复发率高,曾经中风过的人群在冬天应更加注意,尽量做到:

  • 建议遵循地中海式饮食,并补充纯橄榄油或坚果。
  • 如果同时患有高血压,且目前饮食中没有限制钠摄入量,则每日应至少减少1 g钠(2.5 g盐)的摄入。

  • 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可以每周至少进行4次、每次至少1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2次、每次至少2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中风后运动和平衡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可在医务人员或保健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运动。

  • 戒烟戒酒。

  • 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降低至130/80 mmHg以下。

  • 糖尿病患者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水平。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至<70 mg/dL.

  • 高脂血症患者,应适时监测生活习性的改变,以及降低LDL-C的效果。

  • 保持健康体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另外,你可能还想知道:
吃什么、喝什么能降低中风风险?
中风后,该怎样预防复发?
中风后,做什么能降低死亡风险?
……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  中风 
获取更多与中风相关的信息

参考资料

[1] Wang, W, et al.,(2023), Assessment of mortality risks due to astrong cold spell in 2022 in China. Front Public Health. Front Public Health. DOI:10.3389/fpubh.2023.1322019

[3] Dawn O. Kleindorfer, et al.,(2021). 2021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Ischemic Attack. Stroke, DOI: 10.1161/STR.0000000000000375.

[4]王伊龙, 陈玮琪, 刘欣如, 王文志, 王永刚, & 王婷婷等.(2023).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 (节选)——第3章 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18(8).

[5]O'DonnellMJ, Xavier D, Liu L, et al. Risk factors for ischaemic and intracerebral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 (the INTERSTROKE study):a case-controlstudy[J]. Lancet, 2010, 376:112-123.

[6]LarssonSC, Akesson A, Wolk A.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by a healthy lifestyle in ahigh-risk group[J]. Neurology, 2015, 84:2224-2228.

[8]王朝霞, 袁云.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 54(7) : 705-711. DOI:10.3760/cma.j.cn113694-20210413-00260.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健康榨知机 丨药明康德团队打造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终于种得起了!种植牙大降价!价格表公开(免费)
广告麦芽口腔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