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记者发现,不论是在个人提案、集体提案,还是在“委员通道”上,今年多位省政协委员关注到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的十五运会,建言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
而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和委员驻地,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等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惊喜亮相,向今年省两会与会代表委员展示“全运风采”。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吉祥物的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也列席了本次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他透露会场搭建了十五运会快闪店,这两天正在抓紧生产十五运会吉祥物。
十五运会吉祥物亮相会场,向代表委员展示全运风采
“作为省政协文史专员,很高兴能第二次列席会议,希望接下来与代表委员共同探讨如何助力办好全运会,建设大湾区。”开幕会后,列席本次会议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表示。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吉祥物的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
刘平云提到,在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报告中还专门提到,为更好服务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运会,省政协以场馆建设、市场开发、特许产品生产、志愿服务、人文交流等为切入口开展调研视察。“这个正好跟我的工作非常吻合,因为这次我负责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目前也在做更多的视觉设计工作,因此想以文史专员的身份为政协、为大湾区做出自己的努力,把全运会的视觉设计做好,传播大湾区文化和全运会的精气神。”他说。
刘平云向记者透露,会场搭建了十五运会快闪店,这两天正在抓紧生产十五运会吉祥物。“第一批特许商品主要是以毛绒公仔和徽章为主,未来会开发更多产品。这次赶在省两会前上市相关产品,也是希望向代表委员、向民众汇报我们的工作。”
“同声同气”合作办会,加速湾区体育“软”“硬”联通
粤港澳应如何加强合作办好全运会?多位委员表示,要做好体育产业的“软”“硬”联通,实现“同声同气”共同办好十五运。
第一场“委员通道”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体育委员会委员、潮汕总商会会长许乐敏认为,粤港澳三地既有经济“硬实力”,又有文化“软实力”;既有基础设施“硬联通”,也有规则机制“软联通”,这为举办十五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统筹加强赛事场馆、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赛事资金、信息、数据、版权等方面的联通机制,便利粤港澳三地人员物资通关往来,切实汇集大湾区优势,提升办赛效能。
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体育委员会委员、潮汕总商会会长许乐敏
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场馆跨域使用。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场馆,各城市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场馆建设种类。经济基础雄厚的城市应关注体育场馆的土地利用率,建设集约、高容积率的体育场馆;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城市应注重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优先建设体育公园、社区体育中心等。推动体育场馆跨域使用,鼓励港澳资金投资内地场馆建设,利用特色场地提供多样化体育服务。
省政协委员、民建华南师范大学支部主委周永卫则建议,积极推进常态化开放大学体育场馆,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提升体育赛事品质、推动全民健身。在他看来,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依赖于专业体育场馆与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多元资源的深度整合。
“大学校园拥有先进完备的体育设施、专业的体育人才以及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从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到各类球类场地,再到游泳馆、健身房等,这些多样化的场地能够满足十五运会不同项目赛事的需求,无论是竞技比赛、运动员训练,还是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能找到适宜的空间。高校广泛分布的体育场馆可在地域上形成更广泛的覆盖网络,有效缓解赛事场地压力,确保十五运各项活动顺利推进。”周永卫表示,另一方面,常态化开放大学体育场馆可以为周边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运动场所,降低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从而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培养更多潜在的体育人才,形成体育赛事与全民健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既要“硬”联通,也要有“软”衔接。省政协委员林至颖提出,应善用现有资源,促进三地体育资源要素流通,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合作。广东省体育局可与香港文体旅局及澳门体育局合作,在赛事组织、体育版权和运动员管理等方面争取共识,拟定“大湾区体育合作框架”,为全运会前夕的热身赛与日后的跨境赛事形成长效机制,推动运动员与设备跨境流动。
在体育技术标准与基础建设的差异方面,林至颖认为有关部门可先拟定表格,详细罗列其差异,在国际已有知名体育赛事种类(如篮球、足球和空手道等)尽量贴近国际标准,在国内独特的体育项目类型(如武术表演和舞龙舞狮等)则着眼于国际观赏性和感染力,协商相应标准。
以同源文化为纽带,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深度交流合作也有望打开新局面。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出,深挖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特质,支持醒狮、武术、龙舟等具有岭南特色的体育文化交流;创建粤港澳青年体育联谊交流平台,融体育交流、文化展示、教育引导为一体,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深度交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圈建设,加强粤港澳三地以及国际体育交流合作,传播体育正能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为体育强国建设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将“体育流量”转为“发展增量”,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关注,且呈现参与性好、社交性强、有益身心健康、消费拉动强、可反复等特点。我国体育消费潜在市场规模大,体育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一起来感受!”此次广东省两会上,来自香港的广东省政协委员林至颖也提出利用第十五届全运会机遇推动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文体旅经济发展。他认为全运会不仅能让全国各地的人民感受到大湾区的活力,还能展示中国运动健儿的精神,并为推广国际旅游、吸引国际游客提供了机会。
广东省政协委员林至颖
林至颖建议广东省政府以全运会合作为契机,与港澳合作,善用现有资源,强化大湾区体育赛事品牌;借用市场力量,促进三地体育资源要素流通,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合作。
具体来说,广东省政府可联同港澳两地政府,以聚集国际知名的大湾区运动员作为赛事亮点,并且在国际媒体上加以宣传,进而加强内地与港澳居民乃至国际友人对全运会的关注度和兴趣,进而带动跨境旅游和消费,形成双向奔赴。
民建广东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提出,建议抓住举办十五运会的有利契机,以将广东省打造为全国体育旅游最佳目的地之一为目标,不断激发体育+文旅消费新活力。其中,鼓励各地市申请举办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等大众竞技赛事,通过赛事加强城市推广,将体育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让城市在“燃烧卡路里”中“活”起来。
具体来说,该提案建议政府发挥引导统筹作用,扩大品牌号召力,尽快出台体旅融合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同时创新体文旅融合场景,丰富产品供给力;通盘考虑环南昆山-罗浮山自然景观、酒店商圈、交通设施等,大力发展攀岩、登山、骑行、露营、滑翔伞、定向越野、滑索、漂流等山地户外运动组群,以及广东省滨海地区大力发展帆船、冲浪、桨板、皮划艇、摩托艇、垂钓等水上运动组群。借鉴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举办“村超”经验,该提案还建议借助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用好目标城市体育达人、旅游大咖的媒体资源,吸引更广泛关注。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也在集体提案中建议,以十五运会为契机,突出体育消费引领功能,构建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借鉴北方“冰雪经济”发展经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GDP贡献度;深挖体育消费潜力,围绕竞技体育产业,构建体育表演业、培训业、制造业、旅游业等产业集群,形成示范和引领作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群做大做强,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文化节等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吸引更多体育爱好者和消费者前来体验。同时,增加体育科研投入,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与体育科研,提高体育科研知识成果产出,形成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IP引领擦亮赛事品牌,加快打造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十五运会,这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赛事的里程碑,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体育品牌赛事,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该提案建议,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对粤港澳竞技体育系列赛事进行统筹规划,提升综合影响力。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的体育赛事IP(如香港的赛马、澳门的赛车、广州的足球等),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体育赛事协同共建格局,优化提升现有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水平,同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和优越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和举办国际高端体育赛事,培育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体育明星。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粤港澳三地举行,为广东加快推动数字体育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数字体育产业发展高地提供了良好机遇。”民盟广东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特别关注到数字体育新业态的培育,指出广东目前在产业能级、政务服务体系、高等级赛事和品牌IP、示范应用场景牵引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完善的空间。
该提案建议,广东应以举办十五运会为契机,加快打造数字体育产业发展高地。具体而言,可借助全运会的广泛影响力,培育数字体育产业生态;以全运会赛事组织管理为契机,提升数字体育治理水平;用好全运会东道主优势,打造数字体育高端品牌IP;发挥全运会长尾效应,搭建数字体育应用场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高凯珅 实习生 范浩弘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