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绍兴市三市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山高路远,人烟稀少。
从宁波市宁海县黄坛镇榧坑村,走榧大线公路,途经杨染、张辽、逐步村,过银板坑桥后,进入天台县境内,道路变窄,仅能一车通行,会车困难,好在路远地偏,人少而风光美。
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天台县内终于看到了第一个村庄,银板坑,石梁镇中三村的一个自然村,是天台县最偏远的村落。
群山环抱的隐秘山岙之中,避世而远离。
银板坑村民以余姓为主,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遭受连坐清剿,侥幸逃脱的余姓将士从南京一路逃难而来,躲进深山僻岙里活命求生。
他们靠山吃山,以野果、野菜充饥生存,然后开荒种粮种菜,得以避世生存。
在避难隐居的岁月里,他们为了不暴露身份,学会了对新昌人说新昌话,对天台人说天台话,对宁海人说宁海话,只有在家里才说他们的家乡话。
银板坑村人,会说四种方言,这就是乱世造就的奇迹。
银板坑人与邻近的天台县原大同乡下庄、培山、大同等村庄,以及宁海县原双峰乡的逐步、张辽、里塘、杨染等村落,相互往来,相互联姻,来往密切,至今还有走亲习俗。
银板坑逐渐成村,俗名岩板坑,原属绍兴新昌县的飞地,1949年8月解放后划属台州天台县,原有35户人家一百多人。
漫长的隐居岁月里,银板坑村人只能步行出山进山,路远而难。
2011年,银板坑至天台县下庄村的公路修通,2012年横跨山金坑溪的银板坑桥修通,通往宁海方向的榧大线公路贯通,银板坑村的出行方式终于改变。
宁海方向的榧大线和天台方向的天培线相通,自驾旅行的风景线。
远离尘世的偏远之地,桃源仙境一般,避世隐居的天选宜居之地,他们在此得以世代生存。
战乱年代,只有城里人才会被饿死。
如今村中人去屋空,仅有少量老年人留守,冷清落寞。
倘若战端一开,山村或许又会重新热闹一番。
穿村而过的榧大线公路,从银板坑桥至经银板坑村直至下庄村,道路狭窄而曲折,路外就是几百米高的绝壁悬崖,谷底就是蜿蜒曲折的大同溪,开车都得小心翼翼,提心吊胆。
银板坑与大屋背村对望,尽管近在咫尺,呼喊即应,但是走过来却要花上大半天。
山谷中的大同溪,发源于天台山脉主峰华顶山北坡,流经原大同乡,在下庄村汇聚龙潭坑溪水,流至庙下坑与山金坑溪水相汇为清水溪,流至麻朱潭又与深坑溪水相汇,再与发源于华顶山南坡的浑水溪和发源于望海岗的大松溪相汇为白溪水库,奔流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