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回顾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可以发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电系统”即电机、电池和电驱的技术突破,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从0到1的突破,但该阶段下的新能源车,更多面向的是B端市场;
第二阶段,智能座舱系统的上车,让新能源车从代步工具,变为可以移动的智能终端,新能源车迸发出了强劲的增长趋势,C端用户逐渐成为新能源车的购买主力;
第三阶段,市场参与者竞相技术升级,带动整体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能源车市占率突破35%关口,开启第二次高速增长,也是如今市占率超50%的关键因素。
可以看到的是,在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环境下,是否具备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成为“新能源车下半场”的胜负手。
此外,数据显示,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26885辆,同比增长182.84%,其中问界M9发布12个月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而在1月8日累计交付也突破了15万辆。一系列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问界的“有口皆碑”。
而问界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用户净推荐值NPS,离不开其拥有行业T0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
“车位到车位”,大不相同
“车位到车位”做得好不好,主要看两个核心:一是体验连贯性,即在启动这个功能前,是否需要多次学习,学习完成后能否立即开启使用;二是产品完整性,即对于一些复杂起步场景,是否能做到全程无断点。
目前,国内多数玩家的车位到车位功能,实现的前提是需要先“跑图”。
也就是,要么需要提前把地库所有路线全部跑一遍,相当于给地库建一次全面、清晰的地图后,才能使用“车位到车位”;要么,就是要求用户按照系统要求,完成起点、目的地的车位驶入进口、驶出出口的路线学习(类似于行车记忆功能),即可启动该功能。
当然,无论以上哪种“跑图”模式,系统都会结合用户常驾驶路线数据,通过静默学习,自动生成通勤路线的“车位到车位”。
可以看到的是,这种“车位到车位”功能,非常繁琐且费时费力,从体验上来说,也对用户非常不友好。那么,有没有那种无需“跑图”即可实现“车位到车位”功能的高阶智驾系统呢?
ADS 3.0的“车位到车位”功能,能够完全适用于初次行驶场景,即用户在陌生路段不建图,也能全程使用智驾(包括问界ADS 3.0中新增的VPD代客泊车功能也是如此)。
此外,对于“车位到车位”的具体解题思路也不一致:
一种是国内多数玩家选择的“VPA+NOA+VPA”技术路径,即在停车场路段,驱动系统行驶的是记忆泊车/代客泊车模式,而驶入公开道路后,才会转变为智驾领航(NOA)模式,抵达目的地停车场时,再次转为记忆泊车/代客泊车模式。
另一种就是问界ADS 3.0和特斯拉FSD这种,用一套模式打通全场景。即无论是在园区封闭路段、地下停车场区域还是在公开路段,SR界面一直保持智驾NOA/NCA画面,不会随场景变化切换软件系统。
这两种解题思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备“全场景贯通”能力,全程体验无断点。
除了前面提到的,部分玩家的车位到车位功能,需要切换智驾模式外,还有一些场景会出现“体验断点”的情况。
譬如,遇到某些路段,因交通事故或封路,导致预定路线无法通行;停车场中固定车位被占用时,系统束手无策……这时,第一种技术路径的玩家,要么系统会直接退出,要么提示驾驶者接管。
虽然这种“断点体验”,不存在安全隐患,但会极大影响用户的体验。
以问界M9上的ADS 3.0为例,在我们测试时,从始发地车位上就能直接开通车位到车位功能,即便是在通过收费闸机、环岛、复杂路段,乃至我们临时变更目的地车位,它都能方便、快捷、准确地处理和应对,期间不会出现系统退出、降级、切换、提示接管等情况,做到了真正的“全场景贯通”能力,保证了体验的一致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车位到车位”与“VPD代客泊车”两大功能结合时,问界ADS 3.0的“全场景贯通”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加强。我们测试时发现,即便是目的地设定的车位被占用了,问界M9也能自动漫游,寻找空车位停车,整个过程就跟人类司机一样。
“车位到车位”比拼的是“硬”实力
不过,同样是端到端,为何不同玩家之间,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
那是因为,端到端智驾,重要的不是算法的端到端,而是体验的“端到端”。
前文提到了,虽然国内不少玩家都能实现“车位到车位”,但在体验上却大不相同,而这背后就是各家的“硬”实力存在差异。问界搭载的ADS 3.0之所以会有更好的体验,就是因为在架构(软件)、硬件和云端算力(学习能力)三大“硬”实力上实现了领先。
架构/软件
端到端大模型,最理想的是传感器数据和车辆状态信息,在输入单一大模型后,直接输出车辆控制指令。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黑盒”,其具备的安全性、可解释性与鲁棒性等问题,目前仍无令人信服的根本解决方法。这也是为何“端到端”会有“上限很高,下限很低”的说法。
因此,业内玩家通常选用多段式端到端的架构方案,进而规避一段式端到端带来的“黑盒”特性,比如小鹏的端到端就采用了XNet+XBrain+XPlanner的三网融合端到端大模型。
在这套架构中,负责感知的GOD(通用障碍物识别)网络,已经从简单“识别障碍物”到深度“理解驾驶场景”的跨越式进步,从而全面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与驾乘体验;负责预测决策规控的PDP网络,实现预决策和规划一张网,从而实现类人化的决策和规划,行驶轨迹更类人,通行效率更高,复杂路口通过率>96%。
此外,ADS 3.0还特别地引入了本能安全网络,这是问界的智驾系统区别于其它玩家最大的不同。
所谓本能安全网络,类似于人类的手碰到火苗会本能地收回来,ADS 3.0的端到端网络基于安全优先,在处理更复杂的路况的时候,安全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极为迅速和及时,守住安全的下限。
就比如,很多车库上下地面的通道都比较狭窄,如果在转弯处,对向正好有车辆也在转弯,甚至可能还压线行驶。人类驾驶员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情况会采取停车观察、等待、通过一系列操作。但问界M9不同,只要右侧空间允许,便会自动向右靠,绕过对向车辆。
这就是问界ADS 3.0智驾系统端到端架构的优势,即在类人驾驶的同时,又超越人类驾驶。
硬件
如果说架构是高阶智驾的灵魂,那么,硬件就是基础。硬件的性能、稳定性、兼容性等都直接影响到智能驾驶的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等。
激光雷达实现三维重建和精准测距,在恶劣条件下仍能准确捕捉物体信息;高分辨率摄像头获取视觉信息;毫米波雷达在极端天气下强化对移动物体探测;超声波雷达辅助近距离障碍物检测。
此外,问界ADS 3.0所用的各项传感器,在技术和性能上,也要超过其它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玩家,就比如其它玩家普遍用的是126线或150线的激光雷达,而问界M9则使用了192线激光雷达(线程数量越多,能够探测到的环境细节就越丰富)。
如今业内很多玩家的端到端采用的是无激光雷达的视觉方案。这种方案虽然有成本优势,但在智驾能力和对智驾安全的保障上却存在隐患。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复杂的夜间城市环境中,问界能够通过激光雷达与高清摄像头配合识别小目标,即便是雨雾天也能稳定工作确保安全行驶,还能在密集车流中精准操作。但“纯视觉”方案,由于缺乏激光雷达捕捉物体信息,无法准确应对复杂路况和恶劣环境。
现在业内的共识是激光雷达是在极小范围的Corner Case中体现类似安全气囊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而问界ADS 3.0的多传感器融合硬件方案,能有效提升安全冗余,并为算法提供多维度信息,确保高阶智驾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
云端算力
从技术来说,“端到端大模型”有三种路线:
一种是通过大量规则小模型堆叠的“大模型”,其需要大量的优秀规则工程师;
第二种是“车端大模型”,即直接将端到端模型部署于车辆上,虽然见效快,但受限于车端算力,且随着后期训练数据量的增加,容易陷入瓶颈;
最后一种便是云端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其参数量是车端模型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这是单纯的车端大模型所不可企及的。
而在云端算力领域,2024年8月问界搭载的ADS 3.0已经从3.5EFLOPS,更新到了5EFLOPS,而短短两个月之后的10月就已达到了7.5 EFLOPS(按照余承东的说法,3.5E算力当时已经是中国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总和),今年更是将扩容至10 EFLOPS以上。
云端算力的高低,直接会影响用户“车位到车位”的智驾体验。
一方面,云端算力更高,那么对于道路上遇到突发情况的处理,将会更快速、更准确、更安全,譬如前面提到的诸多“断点体验”,很大程度源于云端算力不够高。
另一方面,与规控算法不同,端到端智驾的核心就是对于AI大模型训练,而想要训练AI大模型,就比如投喂巨量数据,云端算力更高就意味着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和速度更强,从而拥有更为快速的系统迭代能力,在用户体验上则表现为对突发情况的预处理能力更强。
另外,由于ADS 3.0的云端算力平台,使用的是自主可控的算力芯片,因此相比其它玩家主要从国外芯片公司,如英伟达处购买不同,问界的高阶智驾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地缘政治、芯片制裁的影响,拥有更强的进化能力。
依托行业领先高阶智驾系统,问界汽车通过持续迭代的技术、功能和不断扩大的应用场景,确保为用户提供不断升级的智能、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而这,或许就是为何问界汽车,能够在以“智能驾驶技术”为主导的新能源车下半场中,占据领先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看原图 86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