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她是西北大学首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80年代,她率先开设数据结构课程;90年代,她将信息技术与颅面复原相结合,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颅面数据库;进入新世纪,她投身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与应用研究,引领文物扫描和修复的技术革命……
如今,69岁的耿国华依旧带着她那“拼命三郎”的作风,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下一步,我和团队老师们要继续研发推进文遗数字化保护的建模、管理、修复、复原、智媒五大创新技术应用,并用这些成果‘反哺’教学,为国家培养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耿国华说。
站在教学一线,“战”在科技前沿,是她始终保持好状态的“独家秘诀”。
结缘计算机学科
1959年,4岁的耿国华随父母“支援大西北”,从北京来到陕西。1975年,耿国华考入西北大学数学系,她成为数学系第一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伴随着“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耿国华留校任教。
二十多岁当上大学老师,耿国华一边学习,一边授课。“80年代,正值计算机教育发展开启的普及阶段,我从给化学系开设ALGOL60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开始,先后讲授ALGOL、BASIC、DBASE、汇编语言等多门课程,在教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同时打下了扎实专业基础。”1982年,耿国华受西北大学公派,到清华大学跟随唐泽圣、严蔚敏等教授研学,一年后,她便在西大主讲数据结构课程,西大也成为了国内早期开设该课程的学校之一。坚守四十年,她主持的《数据结构》课程继2006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之后,获得四个首批国字号课程,先后于2012年获国家首批精品资源共享课、2017年获国家首批优质在线开放课、2020年获国家首批混合式一流课,2022年主持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
早在1984年,微机版DBASE数据库的应用,耿国华便开始学习和教学数据库原理技术。1987年,在张文凯老师的指导下,耿国华在数据管理方面完成了“中国专利查询系统”,这是集成了中国法律数据库、律师选择问答的检索系统,是国内最早的法律咨询、案例检索、律师学习的法律数字化系统。
1989年在卞雷老师的带领下,耿国华基于微机FAXbase,率先开发了国内中小型城市机动车驾驶员档案管理系统,在交通信息管理上开拓创新,并作为第二完成人荣获1995年省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她主编出版了个人第一本著作《FAXbase程序设计技术、方法、案例》,藉此获得了1997年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奖。
自此,耿国华沉淀凝练、着眼应用,带领着西北大学信息技术研究走向智能信息处理方向。
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先行者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图形界面技术初步发展。耿国华敏锐地将信息技术与颅面复原相结合,率先进入这一“冷门”。1995年,耿国华和丈夫周明全教授与公安部合作,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基于CT获取现代人颅面软组织数据,探索用计算机辅助颅骨面貌复原的技术。
20余年来,该技术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被长期使用,在公安部门68例无身源颅骨面貌复原得以成功应用。
1997年,耿国华及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文物数字化和文物虚拟修复相关技术研究。为了更好解决瓷器等文物高反光问题,团队在1996年研制第一代点状激光扫描仪的基础上,升级研制了第二代复曝光真彩扫描仪。为适应博物馆文物原真建模的迫切需求,研发的第三代自动化智能扫描设备,将采集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实现了智能扫描、协同工作、高精度和数据安全,该设备已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应用,为文物快速建模提供了重要利器。设备的每一步突破性创新,都结合了特定的需求,解决了现实中技术难题。
针对遗址遗存大场景建模需求,团队研究采用倾斜摄影和激光扫描双模式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进行了大场景高精度三维建模,通过设备的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数据应用范围,获取高精度图像建立了数字化资源,通过勘测遗址空间完成秦陵保护区56平方公里三维建模,再现了秦陵地面历史场景。实现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数字化建模、兵马俑K9901坑考古发掘数字化建模。
针对非遗数字化与共享瓶颈,耿国华带领团队研发利用全息影像、碗幕技术,突破穿戴设备对体验分享的限制,研发了“智媒融合全息舞台”新技术,实现裸眼看3D,共享立体视觉体验,适应了公众文化沉浸式大众展示的需求。团队还通过移动剧场等形式在贫困山区进行文化推广,建立了云平台、5G云剧场、全息剧场、全视野展示、AR展示、手机终端等多种展示途径,这些新成果引领了非遗传播传承的新途径。
2020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奖典礼上,耿国华获得杰出教育奖。颁奖词这样评价,“耿国华教授在推动我国文科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对新理念的推广与落实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在推进西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突出,影响广泛。”耿国华成为CCF杰出教育奖自2012年设立以来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耿国华简介:
西北大学首批二级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CCF杰出教育奖、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现任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指委委员、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
深耕计算机领域教育科研45年,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研究,成果突出。主持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带领国家教学团队,主持国家一流课程、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教改成果进课堂,辐射带动作用强。主持完成973前期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20余项,带领团队科技文化融合,结合国博、秦陵、秦腔实践,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奖及省部级科技奖18项。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