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槟榔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种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另一种则是出现在小卖部货架上的零食。但这两者看似相同,实则差异巨大,一旦混淆,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中药槟榔
经过严格炮制加工的产物。专业人员首先会仔细地将槟榔中的杂质去除干净,随后将其浸泡在特定的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收水分,达到润透的状态。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让槟榔后续的切片过程更加顺利,且有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润透后的槟榔被切成均匀的薄片,再放置在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阴干。
整个炮制过程不仅能降低槟榔原本的毒性,还能缓和其药性,使其更适合在中医药领域发挥治疗作用。
在中医理论里,槟榔味辛、苦,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它堪称驱虫的“小能手”,对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都有显著的驱赶效果。当肠道内有虫积,导致腹部疼痛时,槟榔能发挥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痛苦。
此外,槟榔还能消积,对于饮食积滞、胃脘胀满等情况有改善作用;下气的功效则使其有助于缓解气滞导致的胸闷、腹胀等症状;行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等病症。例如,在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中,会将槟榔与其他药材合理配伍,如与木香、青皮、香附等配伍,用于治疗食积气滞;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可用于改善脚气肿痛。
不过,中药槟榔在使用时有着严格的剂量要求。由于槟榔含有槟榔碱、槟榔次碱等成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出现流涎、呕吐、腹痛、腹泻、利尿、昏睡及惊厥等症状。所以,必须在专业医生的精准指导下,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严格把控剂量,才能确保用药安全且有效。
小卖部里的槟榔
反观小卖部里的槟榔,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和实现商业售卖目的。为了让槟榔的口感更具吸引力,同时延长其保质期,商家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甜味剂是常见的添加物,像糖精钠、甜蜜素等,它们能赋予槟榔甜蜜的味道,迎合大众的口味偏好。香精香料的添加则让槟榔拥有了丰富多样的口味,比如清凉的薄荷味、诱人的水果味等,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而石灰粉(氢氧化钙)的添加,是为了营造一种碱性环境,不仅能让槟榔的口感更加劲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鲜的作用。
然而,这种美味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长期咀嚼小卖部售卖的槟榔,口腔黏膜会持续受到槟榔纤维的机械刺激以及槟榔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口腔黏膜反复受损。起初可能会频繁出现口腔溃疡,让人疼痛难忍,影响进食和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也会因为长期与槟榔摩擦而出现严重磨损,变得敏感脆弱。牙龈也会逐渐退缩,使牙齿看起来变长,增加牙齿松动的风险。
最为严重的是,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嚼食这种槟榔会使患口腔癌、食管癌的风险大幅上升。口腔癌患者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治疗过程不仅复杂,而且费用高昂,甚至会危及生命。
大家一定要清晰且准确地认识到这两种槟榔的本质区别。
中药槟榔是治病救人的良药,但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谨慎使用;小卖部的槟榔虽然口感诱人,却暗藏着诸多健康风险,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最好减少食用甚至避免食用。守护健康,就从正确认识槟榔开始。
作者:中山市阜沙医院 江康胜
查看原图 2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