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公募基金超8成实现正收益,但仍有基民感觉投资不挣钱。
2.亏损的基民中,部分购买了权益类基金,如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导致亏损。
3.然而,部分公募机构也存在频繁交易、追热点现象,影响基民收益。
4.监管已关注基金短线交易和追热点问题,通过多项举措强化公募行业专业化能力建设。
5.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已成为公募基金行业重要的改革方向。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4年,公募基金一改前两年连续亏损颓势,超1.2万只基金中近83%(成立时间在统计区间之前,下同)实现正收益。然而,去年有基民反馈基金投资不挣钱。
在社交媒体上,多位基民“晒”出了年度投资成绩单。据记者观察,其中数位亏损的基民购买了权益类基金(股票+混合类基金,下同),“追涨杀跌”“频繁交易”“听人推荐”等成了亏损诱因。此外,不少基民去年实现了盈利,但部分依旧未能填补前两年留下的亏损缺口。
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追涨”“频繁交易”致使亏损等现象同样出现在部分公募机构身上。
近83%公募基金去年实现正收益
股票型基金年度平均收益超9%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市场存续12360只公募基金,净值规模合计31.9万亿元。从数量看,权益型基金7302只,占比59.1%,数量最多,其中包括2656只股票型基金、4646只混合型基金。
从净值规模看,货币型基金370只,合计规模达13万亿元,占总规模40.8%,排名第一;债券型基金3767只,合计规模10.4万亿元,占总规模32.6%,排名第二;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1万亿元、3.3万亿元,分别占比12.7%、11%。
2024年末分类基金规模(数据来源:wind)
据wind数据,2022年、2023年,存续公募基金共亏损1.35万亿元、4273.4亿元,连续两年负收益。2024年,市场一扫阴霾,虽各基金年报未出炉,但从净值回报看,有近万只实现正回报,占比达82.8%,平均收益为5.4%。
2024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最高,达9.2%;在债券牛市下,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为4.6%,排名第二;混合型、货币型基金平均收益分别为3.9%、1.6%。
其中,“大摩数字经济A”全年收益率达69.2%,收益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末,规模达17.4亿元。此外,“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A”“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A”“工银新兴制造A”“银华数字经济A”去年收益均超50%,但各自规模并不大,均在7亿元以下。2024年末规模超50亿元基金中,“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去年收益44.4%,收益最高;规模超100亿元基金中,“银河创新成长A”去年收益最高,为40%。
跌幅榜中,“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去年下跌36.4%,跌幅排名第一;去年跌幅前10的基金中,华商基金旗下基金占据了4只,包括“华商智能生活A”“华商新兴活力”“华商核心成长一年持有A”“华商卓越成长一年持有A”,跌幅超过或接近30%。
有基民感觉不挣钱?
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致亏损
2024年,一万多只公募基金普遍“飘红”收官,但在社交平台上,依旧有基民表示基金投资不挣钱。记者观察发现,亏损的基民中,数位购买了权益类基金,其中“追涨杀跌”是部分基民投资亏损要因。
有基民晒出的买卖记录被网友调侃为“太经典”,从网帖看,该基民几乎在某基金近5年净值最高点买入,此后该基金净值大幅回撤,该基民在去年接近最低点卖出。虽然该基金近5年累计收益为98.2%,但该基民却无奈表示:“跟着他们买基金,最高点买,然后一直亏,本想赶紧卖了保障一下,今天一看又回本了。”
频繁交易、缺乏持有信心和投资方向等也是不少基民反馈的投资痛点。有基民表示,买了某基金20多天,一直跌,不知道持仓还有没有希望,正考虑是否要转到其他基金;有基民说,当天割掉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下午三点已过就后悔,第一次碰到深套很无措;还有基民称其“开超市”,网友评论的板块其均持有相应的基金,但大部分亏损超15%,想割肉又迷茫不知道保留什么板块比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基民均提到,去年收益主要来自9月份的一波“暴力”拉升。从A股情况来看,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24日后,6个交易日从2700点涨至3600点,完成了全年主要涨幅。这意味着,若基民购买的是以股票为主要投向的权益类基金,因频繁交易而缺席这6个交易日的上涨,去年投资权益类基金要实现盈利可能较为困难。
实际上,从网帖数据来看,不少基民表示去年投资实现了正收益,但其中部分人去年的盈利依旧未能覆盖前两年的亏损。有基民反映,自己的基金持仓时间已经有三年甚至超过了三年,结果依旧亏损,“价值投资”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记者发现,其中多位基民持有了医药、新能源、消费、白酒等主题基金。
有市场人士指出,前些年医药、白酒等是市场热点,当时的股价上涨更多是资金抱团造成的估值抬升,而不是基本面和业绩的大幅增长。任何脱离基本面只依靠抬升估值带来的上涨最终都会以估值回归理性收场。在市场亢奋时追涨,被套后“躺平”,是伪价值投资。
部分机构存频繁交易、追热点现象
政策强调“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
记者注意到,频繁交易、追热点致使亏损等现象同样出现在部分机构身上,这也是导致有基民不挣钱的原因。
以去年亏损幅度最大的“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为例,该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属于金元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据wind数据,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周博洋,自2018年1月开始管理该基金。
截至2024年9月末,“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持有的股票资产占比69.2%。据基金招募书,该基金对股票组合中的股票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直至股票的价格达到或超过其合理价值。同时,将根据股票质地和估值状况的发展变化定期调整股票组合。
wind数据显示,去年中报和三季报,“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前十大重仓股均较上季度末全部换新,去年中报股票换手率达605%;2022年至2023年,该基金股票换手率分别为704%、622%、1111%,相当于一年内股票持仓更换多次。虽然该基金去年二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在报告期股价表现并不差,但最终该基金全年却大亏超36%。
“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去年二三季度重仓股(数据来源:wind)
此外,“华泰柏瑞远见智选A”“前海开源公共卫生主题精选A”“中银证券内需增长A”“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广发兴诚A”等多只基金成立于2021年,彼时正是新能源、白酒和医药等行业股价鼎盛时期,这些基金均曾分别重仓了这些行业。Wind数据显示,2022-2024年,这些基金均累计亏损超25%;截至去年9月末,其中部分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已经少见上述行业的身影。
近年,监管已经注意到基金短线交易和追热点等问题,通过多项举措全面强化公募行业专业化能力建设。2022年,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
2024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提及,督促行业机构规范自身交易行为,注重把握长期大势,强化逆周期布局,强化投资行为稳定性,更好发挥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主力军作用。
此外,“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公募基金行业重要的改革方向。《意见》提出,聚焦投资者长期回报,健全基金投资管理与销售考核及评价机制。强化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经理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机制,做好投资者服务和陪伴。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刘兰兰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