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1月13日与1月14日,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相继拉开帷幕,本周浙江省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楼卓怡报到 受访者供图
在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文旅发展部讲解员楼卓怡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她将目光聚焦于如何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并长久保持。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基因的前沿公共文化阵地,在维系民族精神纽带、延续文化脉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楼卓怡出席会议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已达6833家。2024年,文物工作各领域取得新进展,全国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博物馆通过“跨界破圈”,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流量,还成功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面对这一热潮,如何有效承接流量?如何抓住文博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力量”,助力宁波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的典范?这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楼卓怡说,当前“博物馆热”中存在冷热不均的突出现象。大型博物馆常常人满为患,观众排队等候的队伍蜿蜒曲折,甚至催生了“黄牛”代排队取号的不良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观众在大馆的观展体验,也背离了博物馆举办展览的初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小型博物馆则门可罗雀,鲜有人问津。这种局面显然并非我们所期望的全域博物馆热和全民文化自信的体现。
“国内博物馆资源互通共享的力度有待加强。”楼卓怡表示,以文物资源为例,受气候、地理和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我国文物的保存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如“北久南新”的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而江南地区的博物馆则以唐宋瓷器及后期的丝织品居多。这些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资源流通的“壁垒”。
“同时,各博物馆在展览策划和对外宣传时,往往局限于自身的馆藏特色,业务范围受限,公众观赏文物的权益也因此受到影响。”楼卓怡认为,传统遗址类博物馆较少举办当代画展,在新媒体传播方面的应用也相对滞后,这些都制约了博物馆的发展。
针对博物馆“冷热不均”现象以及资源互通共享的“壁垒”问题,楼卓怡建议,省级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馆际交流的支持力度,鼓励各馆之间出借特色文物,联合举办临时展览。通过将展览带到学校、工地、农村等基层场所,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文物,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全民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博物馆冷热不均的现象。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积累至关重要。工作经验如同文化传承一样,需要连贯性,一旦中断,很难恢复。
楼卓怡在履职调研中发现,目前许多博物馆面临着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导致专业人才短缺、经验不足,进而影响了文化的有效传播。研究型人才的频繁流动,更是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挖掘和保护造成了严重冲击。
针对此问题,楼卓怡建议,省级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博物馆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性问题。一方面,为文博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完善晋升机制,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的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稳定人才队伍。
“希望省级层面加强对小型博物馆的扶持,给予小型博物馆,尤其是乡村博物馆更多的支持。”楼卓怡表示,比如通过“文化特派员”的形式,为乡村博物馆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涵盖展陈设计、学术研究等方面。此外,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在社会教育、讲解导览、展览策划、文创开发等领域,引入市场主体和资源,推进博物馆多元化管理,既缓解博物馆运营压力又可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