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新书发布会纪要

2025年1月4日上午,“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会议室召开。

此次新书发布会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复旦大学全球史研究院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丛书主编、作者,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出版方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图片

“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董少新先生主编。丛书大致有五条遴选标准:第一,主题与全球史、东西方交流或东亚海域内部交流史相关;第二,运用全球史或区域史研究方法;第三,运用多语种史料;第四,目标读者群体为国际历史学界,以与国际学界交流和对话为目的;第五,应为高质量的优秀学术著作,尤其是在理论、方法上有创见的著作。

丛书首批三种包括《首位华人主教罗文炤研究》《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18、19世纪药材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一部从中国出发的自然知识史》,在202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

发布会上半场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邓菲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历史系黄洋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吕健社长、上海师范大学陈恒副校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天纲教授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张西平教授分别致辞。


图片

黄洋教授

黄洋教授介绍了复旦全球史研究院的情况,并高度评价了董少新先生及其团队的学术贡献。在前辈学者的不断努力下,复旦全球史研究院于2023年成立,致力于弥补国内全球史研究的短板,打破国内中国史、世界史研究分隔的旧框架。研究院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希望未来能将其打造成面向国内外学者的开放平台,形成一个全球史领域学者的共同体,促进交流合作。董少新先生领衔的东亚海域史研究创新团队,以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支持研究院的建设。以朴素的为学术之心,为学界做出了真正的贡献。


图片

吕健社长

吕健社长从出版的角度对丛书进行了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植本土与传统,面向全国及海外。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基础文献和学术论著的出版上,素有积累”。可以说,本丛书的出版是古籍社既往传统的延续。“丛书首批三种的成功出版,离不开主编董少新先生的精心策划与大力支持。董先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多年,如今又以极高的学术热情推动丛书的出版,提携后进,为中国学界的全球史研究培植元气。”其次,“首批三种的作者不仅学有专长,而且认真负责”。出版社也“十分重视本丛书”,投入了充足的人手,保障丛书的出版。“正是因为各方通力合作,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图片

陈恒副校长

陈恒副校长做了线上发言。他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的历史话语权是如何丢失的。第二,中国史学界现状究竟如何。第三,在AI时代如何突破西方中心主义。回顾历史,近代以来,世界的学术中心基本都在西方世界内部,中国原本所拥有的历史话语权逐渐丢失。今天,中国史学界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且各史学学科间缺乏交流。AI时代,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近些年,全球又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某些保守与固步自封的思想。而“东西之间丛书”,正是应对这些危机的可贵尝试。


图片

李天纲教授

李天纲教授回顾了四十年来,复旦学者从中西交通史,到中西文化交流史,再到今天的全球史研究的学术演进。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不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正大有可为。他认为可以继续推进交流式的研究,将中国史研究与世界史研究打通联系起来。李老师充分肯定了董少新先生在该研究领域的贡献,继而指出,从基础出发,从资料文献的整理入手,踏踏实实地培养学者,是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的。


图片

张西平教授

张西平教授做了线上发言。在他看来,单一语言的中国史书写已经过时了,中国史不仅是由中国人用中文写的。做好传教士中文著作的整理,并系统地梳理西文中有关中国的史料,将之纳入中国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年轻一代的中国学者,也应该阅读西方的文献,利用西文在欧洲史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中国学者的身份,进入欧洲史的研究,表达中国学者的全球史观点。


图片

董少新研究员

主编董少新先生感谢了各方为丛书出版所付出的努力,并介绍了丛书的策划理念以及后续规划。“复旦全球史书系·东西之间丛书”从2019年开始策划,至今已有五年。主编丛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优秀的博士论文转化为学术著作提供机会。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于对中国历史学界现状的一种应对。他认为中国历史学界起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理论薄弱。时下一些重要的历史学概念、理论,没有一个是中国学界提出的。第二,与国际学界的深度对话还不够。引入外国成果本是好事,但目前仅仅停留在引入与跟风,缺少有质量的交流与批判。第三,大多数的中国历史学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国内历史学界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第四,重专题研究而轻通史。二十多年来,国内学界少有中国通史著作,更是几乎没有世界通史的著作。第五,史料的重复整理与出版现象严重,且历史论文、著作常常沦为史料的堆砌,可读性极差。第六,重论文而轻著作。著作具有论文无法取代的价值,但现今的史学著作却越来越像论文集,这与考核体制以及学界浮躁的学风有关。董少新先生希望以这套丛书激发年轻一代学者谋求改变历史学研究现状的动力。


图片

保罗老师

《首位华人主教罗文炤研究》的作者保罗·罗伯特·莫雷诺老师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该书以时间为主轴,先后讲述罗文炤从入教到担任宗座代牧直至去世的一生,又专辟一章探讨罗文炤署名的《论中国祭祖祭孔礼仪》,深入分析罗文炤在礼仪之争中的态度和立场。罗文炤的生命中存在诸多疑团,如罗文炤是由方济各会士洗礼入教的,但为何成为了多明我会的修士?巴黎外方传教会为什么要极力推荐罗文炤担任主教?为什么最终罗文炤是由方济各会士伊大任在广州祝圣的?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深入挖掘相关的中西文史料。在保罗之前,多明我会士袁若瑟的《罗文炤传》仅整理出四十多封署名罗文炤的信件。而保罗则找到了一百二十余封,甚至发现了几封前所未见的罗文炤亲笔信。通过查阅多语种的原始文献,他逐步描摹罗文炤生命中的种种具体细节,勾勒出他在中西网络中的角色,立体地还原欧洲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早期关系。


图片

刘耿研究员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的作者刘耿研究员首先感谢了周振鹤、董少新和张西平三位给过自己重要帮助的学者,然后介绍了自己著作的内容。周振鹤先生给了他进入史学研究领域的机会;董少新先生教会了他解读葡语手稿的技艺,并具体地指导了他的博士论文;张西平先生为他在学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和便利。他尤其感佩张先生不仅能做学问,而且有领导力与企业家精神,这在学界十分难能可贵。他的著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年信的通讯、管理制度等方面。第二部分则研究年信的内容。他介绍了年信的特点与意义,认为它尤其适合用来做长时段的研究,对中国教会史,以及中西交流史的研究多有助益。最后,他表达了自己继续从事年信翻译的愿望。


图片

安洙英副教授

《18、19世纪药材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一部从中国出发的自然知识史》的作者安洙英副教授在线上发言中提到,虽然副标题是“一部从中国出发的自然知识史”,但本书的关注点恰恰不在中国,而是中国的知识在离开本土后所发生的变化。她一直在思考“中心与边缘”的议题,并尝试“去中心化的历史叙述”。本书便是她在科学史领域进行这类探索的成果。书中比较了英国、韩国和日本处理中国药材知识的不同方式。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她认为所谓的“现代科学”也只是人类研究自然的众多模式之一。因此,她强调历史学家需要用“自然知识”这一概念代替“自然科学”,以便看清过去世界各地固有的知识活动及其独特价值。最后,安老师感谢了给予她帮助的各位老师,并希望与中国的研究者继续交流合作,使自己的研究更为完整。


图片

郑永君研究员

丛书中的《比利时来华圣母圣心会及其荷语汉学家闵宣化(1886—1976)研究》也即将出版。作者郑永君研究员在线上发言中介绍了自己写作本书的思路,强调了圣母圣心会对该会汉学家学术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在中比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他呼吁更多的学界同仁加入到中比交流史、比利时汉学史和汉语教育史的研究队伍中来。大量关于中国文化及汉学研究的荷语传教士文献有待发掘。只要善加利用,这些史料必将推进早期中比学术、文化交流的研究。


发布会下半场由董少新先生主持,与会学者、嘉宾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肯定“东西之间丛书”的学术价值,并从自己的专业与体会出发,各抒己见。康昊副教授提到,全球史研究关注度很高,但是实际的成果不多。因而非常期待有影响力的全球史著作,也希望能看到并非从西方视角出发的研究。段志强研究员认为,国内全球史的基础性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计算机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全球史史料学有望得到发展。王鑫磊副研究员认为丛书彰显了复旦文史研究院创立以来的宗旨,即不仅是一个学术科研机构,也为不同背景、身份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徐锦华副主任在线上发言,提及学者可以关注那些只在海外出版发行的中文报纸,从中可以看到当地华人的视角。这部分资料如果得到更广泛的开发,可能对全球史的研究能有所帮助。陈妤姝副教授在线上提到,对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也许比对某种文化本体的研究更为重要。因此,“东西之间丛书”的切入角度是十分好的。陈拓助理研究员认为,现在正处于中西交流领域的史料大爆发时代,学者不仅要利用珍惜史料做出原创性的成果,还应该考虑如何确保学科的长久发展。此外,也应该多思考如何推广学术著作,扩大其影响力。刘朝晖教授介绍了自己目前正在开展的东亚陶瓷史研究,认为物质文化史与全球史关系密切。高晞教授回忆了自己参与东亚海域读书班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参与到全球史的研究中去,并特别回应了陈恒副校长的问题,指出学术话语权是在学术对话中自然产生的。邓菲教授提出可以有从物质研究出发的全球史书写,同时学者要注重学术写作,尤其是面向公众的书写。此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两位编辑徐卓聪与赵曈介绍了丛书出版的相关情况。

最后,发布会在到场学者、嘉宾、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9
老三国“刘备”时隔31年再出山,再现定军山奇谋!
广告三国志战略版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