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
2024年,你是不是也有很多计划一拖再拖,没有实施?新年伊始,展望未来,怎样避免让拖延症打败我们对生活的热望?近日,《科学美国人》刊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素·法齐奥(Russell Fazio)的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拖延的原因,并给出了对策。
原文 :《科学美国人》: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编译 | 李彦文
图片 | 网络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的定义是,尽管意识到相关的负面后果,但仍推迟去做某事。这是许多人的常见经历,但拖延症往往会带来麻烦。例如,急于完成一项任务时可能会导致工作质量变差。而且,拖延本身会带来压力,这种压力也会造成身体损伤。据报告称,慢性拖延症患者往往疾病症状更多、就医次数更多、整体幸福感更低 、财务困境更严重。既然拖延症的代价如此之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经常拖延?多年来,各种研究已经提供了一份相当全面的、与拖延症有关的心理因素清单。但目前还不清楚“决定开始”或“推迟任务”背后的心理过程是什么。当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人们如何决定开始做某一家务或启动某一项目?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对任务延迟(task delay)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任务延迟是拖延症的行为组成部分,指人们在缺乏任何客观战略理由的情况下推迟完成某件事。我们发现,具有消极偏见的人往往会更多地推迟任务,尤其是当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时。驱动人们进行工作的核心思想是,当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时,环境会促使他们做出对某项行为的具体评估。例如,纳税人通常在申报截止日期之前可能会问自己:“我现在想做这件事吗?”这个问题应该会让人想到一些积极的结果。例如,完成一项日常琐事的满足感,并可能更快地收到退税。同时,也可能会想到一些消极的结果,例如报税任务的烦琐。那些倾向于看到消极方面而不是积极方面的人更有可能拖延任务。当然,最终他们必须权衡利弊。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权衡利弊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心理学家称这种特征为“情感权重偏差”(valence weighting bias)。有些人倾向于更看重积极结果,而另一些人则更看重消极结果,而那些负面权重偏差更重的人往往更容易拖延。
在证实了负面权重偏差可以预示任务延迟后,我们采取了新的研究方法。针对147 名参加心理学入门课程的学生,我们询问了他们参加研究体验的计划。在计划中,完成预定数量的实验小时数可获得额外学分。利用这些数据,我们重点关注他们的平均参与日期。广义上讲,参与日期越晚,任务延迟就越严重。就像报税一样,推迟加入研究的时间最终会导致更大压力,因为这加剧了“学期末的压力”。研究发现,当人们不怎么想进行深入思考、仅仅停留在最初的冲动反应,或者没有认知资源和时间去这样做时,情绪权重偏见对决策的影响更大。
我们能否打破这种权重偏差与任务延迟之间的联系?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探索了这种可能性。我们没有从普通学生中招募实验对象,而是专门寻找那些普遍报告有拖延症的学生。我们推断,这些参与者可能存在负面权重偏差。我们通过一个训练程序让他们进行无数次试验,然后告诉他们其决定是否客观正确。这种反馈有效地训练了参与者,让他们能更好地权衡利弊,使他们的观点更加平衡。在对照组,我们没有试图塑造学生的积极或消极倾向,也没有提供额外的信息。经过这次干预后,学生们又像往常一样回到了日常学习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周后我们对他们进行跟踪时,实验组学生的拖延迹象变少了,也就是说,他们更多地参与了研究。更重要的是,这种我们称之为重新校准的过程做了现实世界中很少能做到的事情:提供了客观正确的反馈,说明了要如何适当地对正负信号进行权衡,并通过重复将情感权衡趋势变得更平衡。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导致拖延的过程。当面临最后期限时,人们会问自己要不要开始行动,这促使他们权衡利弊,然后他们的偏见开始发挥作用。虽然还需要进行额外的严格测试,但研究中使用的训练程序有望成为一种帮助拖延症患者的途径。基于这种方法的认知训练,例如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那些拖延任务的人更快进入工作。研究表明,情感权重对缺乏动力和认知资源的人影响最大,他们无法在最初的快速评估之外停下来深思熟虑是否要完成一项任务。换句话说,在行动之前多想想,可能会帮助你产生更多积极的理由来开始行动,并确保你不会把今天最应该做的事情推迟到明天。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35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