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利用易地技改厂区设计布局优势,多式联运、协同管理、数据融通,多管齐下梳理顺畅物流运输线,打造出一个烟叶原料快速调运的“十分钟物流圈”。
“十分钟物流圈”即从烟叶工商交接货场到分选作业区,再到复烤车间,距离不超过2公里、运输时间不超过10分钟,并通过扎实的精细化管理,极大减少了烟叶运输损耗,也有力保障了烟叶品质稳定。
多式联运,打造流畅运输线
“十分钟物流圈”得益于楚雄卷烟厂易地技改搬迁的厂区布局设计。2012年,楚雄卷烟厂成为烟草行业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从烟叶工商交接直至成品出库全过程都在同一厂区范围的卷烟工厂,这被工厂内部称之为“同一平面”物流线。
工厂物流全景图
走进楚雄卷烟厂厂区,一辆辆满载2024年新收烟叶的货车,缓缓驶向厂区大门。在进入厂区前,安全管理科采用“约时定点”的方式安排货车出入。货车顺利进入厂区后,依据路网系统清晰的规划标识和既定运输路线,径直驶向工厂作业平面的关键区域——原料工商交接货场。
工商交接货场
站在货场,整个厂区的风貌尽收眼底。这片货场因其占地面积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300亩”,共设有1142个工商交接货堆,设计储能达60万担。
原料工商交接完成后,内部物流采取16辆电瓶牵引车和60辆平板车进行运输。由于厂区内部用电方便,加上运途里程短、路途平稳,技改之初早早地采用电瓶牵引车代替货车。这些车辆根据分选、复烤生产的实际需求灵活调配,一旦接到工作指令,平均在5分钟内,就能及时准确地到达指定位置。当平板车装卸货物时,电瓶牵引车迅速脱钩,转而牵引其他平板车——既能实现人员与车辆之间的高效协同作业,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电瓶车正在运输烟包
作为原料供应端联系最紧密的一环,工厂不断推动管理向货场延伸,对整个现场进行了分区、分类定置管理,真正做到了现场管理无遗漏、无死角,也有力地推动烟叶原料从交货到复烤朝着“距离2公里、运输时间10分钟”的目标迈进。
协同管理,共筑品质坚实基石
楚雄卷烟厂厂区“同一平面”上,要实现快速运输的同时,还能做到优质高效管理,离不开工厂各职能部门如同紧密咬合齿轮般地协同合作。
“我们做烟叶质检的有一句玩笑话,要保证自己的指纹印在每一片烟叶上,才能算工作到位了。”烟叶生产质检科副科长李春燕笑着说道。在工商交接环节,烟叶生产质检科要逐一对各等级烟叶进行检查。在这一步,他们要仔细比对其外观质量是否与等级相符,查看有无霉变,水分是否恰到好处。
检验合格后,仓储管理科开始分类堆码工作。每年夏末,骄阳似火,货堆仿佛被热浪包裹的战场。只见仓管员个个头戴草帽,勉强遮挡住些许刺目的光线,但豆大的汗珠依旧止不住地颗颗坠落。在堆码期间,他们还要定期巡查货堆,并采取严格的防潮、防虫等措施,杜绝烟叶发生霉变。
进入分选阶段,烟叶生产质检科要再次对分选后烟叶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合格烟叶按照等级、产地、烟碱等要素出库。分选后,工艺质量科将各等级烟叶分别取样,经一系列专业严谨地分析后,下达复烤组模配方单,供复烤车间组配。
到复烤环节,车间要先组织试运行生产,再根据现场的各项数据和实际情况,反复调试工艺通知单各项参数,才正式投料生产。
数据融通,开启信息高速路
仅地理层面处于“同一平面”还不够,工厂的目标全力朝着数据集成于“同一平面”的方向迈进。
烟叶生产质检科统计员李维俊表示,刚搬迁时的工商交接方式相对落后,还处于“手工模式”,过磅、质检依靠手工填写单据,工作效率较低。在一次工作碰头会上,仓管员和质检员向工厂信息科的同事们反映了这个棘手难题。信息科针对需求,迅速成立专项小组,加班加点完成初烟过磅系统的开发。
该小程序上线后,仓管员和质检员不再需要来回奔波于货场和办公室之间,只见他们人手一个小平板,轻轻一点屏幕,就能快速实现信息录入,数据在系统后台自动完成验证、计算和整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质检员在录入系统
然而,初烟过磅系统在初期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界面不够简洁直观,安全性存在隐患,计算精度有时不够精准,业务界面数据集成不够全面等问题。
“趁着这次第三方来做智慧烟田科技项目,我们得请信息科的同事们再努把力,完善这个系统。”李维俊说道。
于是,在信息科与第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初烟过磅系统——“楚烟烟叶生产”系统2.0版本应运而生。该系统集成在云南中烟统一信息化平台,既能解决安全性问题,又贴合了业务人员的操作习惯;另外,在系统中配置原烟各等级邻近等级,为计算“等级纯度”提供依据;增强各业务环节数据查询功能,在入库确认环节将过磅及质检信息集成显示。
信息科还贴心地为相关业务人员送上工商交接操作小册子,方便他们随身携带,随时查阅操作规范和流程要点。
“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着,才能体现出我们信息时代的优势啊!”信息科科长顾云海如是说。
通过打造原料调运“十分钟物流圈”这一高效便捷的烟叶内部调运体系,工厂的原料工作在物流运输、质量管理和数据整合等多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步履坚实。
(图片由云南中烟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 铁钰 万钟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