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发病率持续上升,抑郁、焦虑、自伤等问题频发,并且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调查发现,目前学校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同学校采用的测评量表不同,有的由第三方心理机构开发,有的用本校心理教师“设计”的量表。再如,部分人对心理疾病还是谈之色变,容易给有心理隐患的学生贴上“怪物”标签,觉得他们可能会“整事儿”。
农工党上海市委在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建立完整的送医入校筛查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联合卫健委统一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将其作为学生体检一部分;开展送医入校,类似学校牙科、眼科例行检查;作为综合素质课其中一环,共同推进心理健康筛查工作。
提案建议,在心理评估之前,与其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各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信息要高度保密,以免影响学生在学校的适应性。要杜绝污名化并做好后续保障。如今,担心“被休学”是很多儿童青少年主动隐藏自己的病情、拒绝检测和就医的原因,需要给有心理异常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更为包容和接纳的环境。
查看原图 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