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孟祖平
寒冬时节,新年伊始,收到一本好友子川新出版的诗集《月亮与烟火》,格外欣喜。中午时分,在阳台上打开诗集,发现诗集中诗句如行云流水,内容丰富,顿时让我细读起来。此时,窗外阳光下,腊梅花开飘香,心头仿佛有一股暖流渐渐涌上。
子川本名崔砺金,我与他相识于二十年前,当时我在省内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子川是新华社驻浙江的知名记者,我常向他约稿,每次收到他的稿件,他的文章文字流畅,观点鲜明,有些打假文章,笔力犀利。每次收到他的稿件,几乎不用做大的编辑,为此,我们交往频繁,彼此成为了好友。
很多年以后,他在省内一家报社做了总编,很少看到他的文章,直到他到省消保委做了领导,此时,我在省内一家杂志社担任主编,工作上有多次接触。有一天,我看到文学期刊上有他以子川为笔名诗歌作品发表,之后,子川的诗歌一发不可收,我为他的文字以诗歌形式出现,感到惊讶之余,更多了一份欣喜。
子川为人善良、正直,在他诗集诗句中,时常流露这种善良、正直的情怀,时时打动人心。出生上世纪70年代初的子川,亲身经历过时代的变迁,在他的诗歌里,既有天上月亮般的浪漫的情怀,也有人间烟火的时代气息和故乡人间亲情,正如他所说“身怀人间烟火,仰望月圆月缺”。子川祖籍四川,在诗集《月亮与烟火》中,他为故乡山水抒情,写父母,情真意切,写历史人物、生灵、时光、世相,犹如一幅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展现了独特的美感。
子川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古典美学感悟,他与古代诗人对话,娓娓道来,在古典美学的月色下纵横驰骋,充分释放了自己的才华,让人耳目一新,正如中国先锋派代表诗人梁晓明所言,他已是一位继承前辈的现代诗歌的写者。
子川,作为诗坛新归来者,有一段的自述,他认为,诗歌是月亮,更是烟火。他从17岁上大学开始就离开老家四川,一路求学、工作、调动、挂职,走过了中国不少城市,最后落脚杭州,职业职务经过多番调整。在他看来,除去一些浮名之外,这些宝贵的阅历,是文学创作源源不竭的养料。由于杂务相对繁忙,他利用上下班开车的间隙,放空自我、放飞想象,或者临睡前灵感来袭,通过手机语音留言,再转化成文字,空下来时再做整理,文字留下的是真感触、真心性。
诗歌,对于子川而言,更多是一种解脱。作为人到中年的他,该经历的苦辣酸甜都已经历;该看懂的世态百相,大体也已经了然。通过诗歌创作,他感觉精神层面的东西又立了起来,再次校正了人生的路标。世事坎坷,亲近诗歌,何尝不是一件人生幸事!他曾跟家人笑言:写诗让我自觉远离酒局、饭局,自觉远离无效社交,用心感悟晨昏、当下,何乐而不为!
子川把诗歌比喻为人间的一剂中药,当季节转换衣裳,当你不服水土,当无数朵乌云向中年的头顶砸过来,大雁从雪地上仓惶飞过,那就慢慢熬一剂诗歌的药,服下吧。至于剂量的多寡,要看外面的雨雪天气而定。当药力散尽,不妨择一小块僻静竹林,把你的残躯连同药的残渣,留一点清香,统统交与路过的清风。
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认为“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某种意义上而言,诗歌是以自我的灵性表现,诗人对世界的深切感受,折射出个体的品格与情感。在子川的诗歌里,诗心诗情皆化成笔底的一场修行,是人格的净化,是自我修养的提升。在子川新作《月亮与烟火》中,他把之前深藏在心底、郁结于心的东西,没办法在庸常日子里袒露的情绪,用艺术化的语言,用一个个意象去表达,照见他对万事万物的悲悯,不断在净化灵魂,完成对自我的一种救赎。他一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诗歌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新诗诞生仅有百年,任何大胆且有益的艺术尝试,无疑都值得鼓励。
前几天,子川见我在报刊发表了许多文章,谦虚地要我为他写一点文字,让我盛情难却,因为文字已经无法表达透彻,但作为相处二十多年的好友,在他的新书发布会之前,我还是小心地写了一篇小文,聊表祝贺,恭祝他诗歌创作佳作不断!
——————————————————————
周三福利来啦!春风好书盲盒,内含三本春风好书,有作家签名版,也有全新的未拆封版,来试试手气,看看自己是不是幸运读者吧!
抽奖链接:点这里
抽到盲盒的幸运读者,阅读完盲盒里的书籍,也欢迎写一点读后感来我们的晚潮栏目投稿,期待您的佳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