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盗摄撤档玩抽象,2024进退维谷的华语电影|Talk甄选03

AI划重点 · 全文约5966字,阅读需17分钟

1.2024年华语院线市场票房表现强劲,创造动画电影票房神话的《哪吒2:魔童闹海》重磅回归,大制作的重工业大片《封神2》也备受关注。

2.然而,喜剧片在2024年面临竞争压力,票房排名前三的电影均为喜剧片,但观众对优质喜剧片的需求仍在增长。

3.女性电影在2024年取得突破,如《热辣滚烫》、《我的阿勒泰》等,引发观众对女性主义的关注和讨论。

4.恐怖片在2024年市场表现良好,如《周处除三害》票房破6.65亿,国产恐怖片《鸳鸯楼·惊魂》票房破1.29亿。

5.2025年华语电影市场期待《镖人》、《三个字》、《狂野时代》等优质影片,重振观众对影院观影的兴趣。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作者 / 西贝偏北
编辑 / 朱   婷
运营 / 狮子座
2025春节还有两周,春节档的电影蓄势待发,又是那句“影史最强春节档”,一些朴实无华的春节档商战也在上演。
图片

目前有希望在春节档率先拿下一城的影片有:创造动画电影票房神话的《哪吒2:魔童闹海》重磅回归;大制作的重工业大片《封神2》摁头输出,《封神1》甚至又双叒叕重映;金庸武侠怀旧、大导演大制作、老戏骨+年轻顶流坐镇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热搜不断;产品经理陈思诚花重金1比1复刻旧金山唐人街的《唐探1900》已经预定了观众的年夜饭后的合家欢时光……

观众也摩拳擦掌,《封神第二部》《射雕英雄传》在淘票票的想看纷纷破百万,累计破218万,达到近年新高。

春节档向来都是电影票房的必争之地,今年大奖又会花落谁家?kk再探再报!

院线铆足了劲准备在春节档上硬菜,因此这两周的院线电影处于摸鱼期,实在没什么好看的。既然如此,不如先来盘盘2024年华语院线市场都发生过哪些大事件,有哪些形成气候的趋势,会引领未来电影市场的风向。

此前,kk编辑部也从票房、口碑和讨论度为综合考量做了2024文娱 Talk 甄选电影篇,获奖名单如下: 

图片
图片

喜剧片:票房市场的半壁江山

回顾2024年的电影市场,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全年电影票房为425.02亿,低于2023年的549.15亿。票房分布比例仍呈金字塔型,8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均为国产片。

图片

(图片来源灯塔)

正所谓“流水的类型,铁打的喜剧”,虽然观众的审美趣味在新旧交替间发生了巨大转向,但对喜剧片的需求却一如往昔。2024年破了30亿大关的票房前三名电影分别是:《热辣滚烫》(34.60亿)、《飞驰人生2》(33.98亿)、《抓娃娃》(33.27亿),这些累积100亿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四分之一的塔尖电影均为年初春节档的喜剧片。愈发杂糅的“喜剧+”电影成为了票房的保证,后缀可以是体育、教育、青春,甚至是时装片。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提高,喜剧片包袱的设置创作者有了更高要求。需要摆脱低级三俗趣味,紧跟时代思潮和价值取向变化的喜剧,才有可能成为新的爆款。冯小刚的爱情贺岁喜剧《非诚勿扰3》(5.3分,1.02亿)与宁浩讽刺喜剧《红毯先生》(6.5分,0.93亿)《爆款好人》(5.3分,0.27亿)票房口碑双扑;麻花系粗制滥造的烂俗喜剧(《窗前明月,咣!》5.6分,0.3亿)也没能再继续圈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邵艺辉的《好东西》;票房破7亿的9.1分文艺片,虽然没有喜剧tag,但能让男女观众都在影院笑得酣畅淋漓。

图片

和综艺市场对于脱口秀、喜剧大赛的需求相似,观众对优秀喜剧片的需求与日俱增。生活太苦了,观众需要喜剧作为麻药来镇痛和自愈。希望2025年,能在院线看到更多妙趣横生又充满思考的喜剧片!

图片

女性元年:要上桌,还要吃饱吃好

今年的Herstory多到了文娱圈再无法忽视的地步。数量上全面井喷,质量上口碑、票房节节高,现象级爆款频出。

《热辣滚烫》开年就爆,也是2024票房巅峰;年中影圈空窗,但《我的阿勒泰》《山花烂漫时》在剧圈接棒而上;年尾《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在现实主义与浪漫诗意分别发力,打出了“女性主义+”的一套组合拳;而9.3分的《里斯本丸沉没》背后也有女导演范铭、龚莉的联合制作,她们一位是资深的调查记者,一位是年轻有为的青年纪录片导演。

图片

与之相呼应的文艺作品引发的文化思潮探讨。年初,《坠落的审判》引进,法国女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来华做客,在北大的映后上,主持人陈铭与嘉宾董强因与女导演争夺话语权而被骂上热搜,戴锦华无语的表情出圈,观众在台下怒喊“让导演说”;年末,《好东西》上映,在是否应被划为“小妞电影”引发争议,“老登电影”这一概念被提出,以反击“小妞电影”的概念。具体可回顾老登××,一种新的文化批评视角

图片

优秀的女性文艺作品与女性议题的探讨相映成趣,其后折射的问题既体现了女性长期在文化语境中的失权,也印证了女性在试图建立新的游戏规则时,必将经历曲折的探索之路。

图片

恐怖片蓝海:洋荤土荤,都要开!

不只是恐怖片,而是观众对于进影院观看有血腥场面大尺度电影的需求,从来都有增无减。它既为观众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出口,意料之外的“恐怖”也和现实遥相呼应。

年初的《周处除三害》笑纳6.65亿票房,其中内陆罕见的宗教仪式让观众直呼新鲜,《新造的人》更是成为洗脑神曲。雷公监制的《异形:夺命舰》本打算直接上流媒体,却因为成色太好搬上了大银幕,刚在暑期档登录内地院线时,因吓到小朋友而遭到家长投诉,反而形成了反向营销,促进了一大波反骨观众进入影院,以7.86成为票房黑马,拿下了《异形》系列在内地院线的最高票房,影片里“青少年延迟退休”的情节也与现实形成呼应而成为了年度名场面。

图片

十月末,国产恐怖片《鸳鸯楼·惊魂》上映,票房破1.29亿,成为了恐怖片闷声发大财的典型。也许是看到了市场倾向,2025年的开年第一部恐怖片《祭屋》也在近日发布了定档海报,以“初二看祭屋,霉运全清除”为slogan,挑战观众过年合家欢的传统理念,过往的恐怖片只敢在小档期或者淡季上映,这次敢杀进春节档也是有勇气,期待一波市场反响。

图片

港影进阶:扎根本土,向死而生

“港片已死”的论调今年仍不绝于耳,但您猜怎么着,今年港片又刷新自己的票房记录啦!《破·地狱》以冷门殡葬题材撬动1.5亿港币本土票房,再度刷新纪录,成为中国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冠军。

图片

近年来的港影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老一辈香港影人继承了港影黄金年代“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老传统类型片,以“动作+”为核心锚点,延展出了“+武侠”的《九龙城寨》、“+灾难”的《危机航线》《焚城》、“+律政”的《误判》。另一条则是新一代香港年轻人探索出的社会批判类的电影,前两年的《金都》关注香港初代移民和港女婚嫁问题;《浊水漂流》关乎社会底层的拾荒者的社会保障与人格尊严;今年的《年少日记》和《白日之下》则分别将目光对准了港式家庭教育和福利制度下的阴影。

图片

新旧交替之间,主流港影的式微或许为青年导演破出一条更具本土特色的新浪潮之路。具体可回顾半死不活的港影,如何“破地狱”?|Talk年度盘点

图片

重映老片:回锅肉,嘎嘎香

老片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2024共有36部电影在院线重映。对影院而言,老片填补了新片的产能空缺供应不足,不至于让影院无片可放;对观众而言,相比差强人意、水平参差的新作,已经过多次验证的影史佳作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既是经典怀旧,也是避免雷区,让观影时光更具价值;而对创作者而言,重映不仅能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甚至是一场翻身仗。

从票房成绩来说,重映电影票房依旧遵循“金字塔型分布”,赢者通吃。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暑期档时隔8年票房依然破亿;横跨了10-12月的《哈利·波特》系列重映也累积了近3亿的票房;《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上映两日票房已经冲破千万,累积票房1.04亿。而重映票房惨淡者则是大多数,《海上钢琴师》继2019年重映后再次重映,票房仅有800多万;《灌篮高手》去年笑纳6.6亿票房,时隔一年重映,收获300多万,被观众骂“吃相难看”;更有很多《功夫之王》《一个人的江湖》等电影无人问津。

从目的来说,老片重映的契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为“续集”或同导演的系列作品预热,比如《白蛇:缘起》的重映是为了《白蛇3:浮生》造势;《沙丘》的重映是为了《沙丘2》铺垫。

有的是周年庆作纪念,比如《人生大事》《还是觉得你最好》都是3周年重映,也是为其对应导演或主演的新作《出入平安》《破·地狱》造势。

还有的是技术提升后的重置,比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在首次上映两年后推出重新剪辑的《一代宗师(终极版)》,最终收获6300万票房,创下当时国产片重映票房纪录;《流浪地球2》以IMAX3D重制版格式重映,获得1400万的票房。

图片

无独有偶,“重映”是也是韩国院线的关键词。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韩国院线重映电影的数量从2023年的48部增加到2024年的84部,几乎翻了一倍。院线不仅将当年上映的大热门再次搬回院线,比如《恋恋笔记本》《余生那些年》《色戒》;也将在近期让《阿甘正传》《黑客帝国》《阿基拉》《攻壳机动队》等经典影片回流银幕,试图挽回流失的观众。

图片

屏摄元年:科普道阻且长

2024年2月中旬,薛之谦发博《飞驰人生2》观后感时用了不少屏摄照片,在被指出“屏摄”后拒绝道歉,后续事件发酵,在片方缄默、粉丝力挺、专家指出“法律上没有盗摄这一说法”后,掀起了一阵屏摄狂潮,由此开启中国影史屏摄元年。

图片

虽然影院票根上会印“观影期间禁止吵闹、拨打电话、盗摄”外,也有不少电影在宣发期间也在结合影片剧情和这种不文明行为对抗,比如《周处除三害》的宣传海报就在影院专除“剧透”“盗摄”“吵闹”,《好东西》点映时,邵艺辉专门发博提倡“拒绝屏摄、文明观影”,但这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甚至成为了电影院事故的一部分。

本质上,还是因为在内地院线“屏摄”“盗摄”等行为没有施行严格的法律惩处条例,而将其放置在道德规范里界定。在香港拍摄、录像,最高可被罚款港币5万元及监禁3个月;在台湾,最高可处5年有期徒刑,罚款2万新台币;在美国,超41个州禁止在影院内拍照录影,违法者最高面临3年监禁;在日本,最高可罚款1000万日元、判10年有期徒刑。

图片

禁止屏摄要想成为共识,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官方宣传要做到位,就像火灾安全逃生一样应在映前贴片里播放;同时也要“一人一杀”,在影院遇到了屏摄行为,不要指责指出问题的热心观众打扰了观影,应该共同谴责那个不道德者。2025年,愿我们都能享受没有闪光灯的电影院!

图片

撤档元年:打不过就跑

2024 年电影撤档现象贯穿全年,多部重磅影片因为各种原因纷纷撤档。

映后撤档再换挡的原因,基本为竞争不过同档期的对手,票房不达预期。春节档八部影片里,光撤档的就有四部。《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黄貔:天降财神猫》《八戒之天蓬下界》等四部撤档,创下该档期撤档数量之最。

但并非所有的换挡都有好结果,其中《我们一起摇太阳》换到3月底的清明档,加上春节档的8800票房票房总计2.74亿,是换挡里最成功的;而同期撤档的《红毯先生》最终票房不达1亿,其中5000万还是春节上映3天带来的保底票房。

五一档的《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也因票房不佳撤档,导演丁晟归因为“宣发有难度、观影有门槛”,一周后影片迅速上线流媒体平台;国庆档的《出入平安》也因票房不及预期撤档,上映档期待定,但其6.2的口碑限制,估计票房也很难再有起色。

不只有大热档期的电影会有撤档现象,淡季同样会有。11月底,黄晓明主演的《戴假发的人》上映9天房刚过400万,黄晓明在道歉发声不久后遂即上映流媒体。

图片

而在映前就撤档换挡的,则是对于同档期电影进行了预估,或因为一些不可抗力换档期,对于这种行为观众或许相对宽容。五一档,《特技狂人》《小倩》《怒海营救》在上映前也相继换挡;《野孩子》在暑期档上午宣布提档,晚上就因“进度问题”撤档,最终换到中秋档,斩获了2.41亿。

撤档操作虽然给了片方更多的调整时间,但也让前期的宣发打了水漂,让观众有种“打不过就跑”的坏印象,削弱了影片信誉。电影撤档现象如果持续出现,会给电影行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打击行业内的信心,从创作者到投资者,都会对电影市场的稳定产生怀疑,影响电影的创作质量和投资规模,进而影响电影行业的长期发展。

图片

抽象爆款:捧人不捧片

往年的电影在网播后,如果有二创或爆梗破圈,会对电影票房有一波实打实的助长。

比如《隐入尘烟》在上映一个半月后,由于在引爆了互联网,排片突然从0.1%翻至0.2%;到上映第55天,网播12天后,排片已倒挂至6.7%;最终《隐入尘烟》票房1.09亿,成为了疫情后靠短视频自来水走红首个文艺片爆款。《封神》网播后, 院线排片与票房不但没受多大冲击,相反上座率表现更好了,特效大片的优势在大银幕发挥无疑,因为流媒体观众吐槽最多的就是小屏的观影效果太差,“看不下去!”

2024年也有“抽象电影”在网播后也引起了热潮。票房仅250万的《门前宝地》上线流媒体后,向佐的“摸鼻梁”动作已成艺术,配合他“打自己巴掌其实是声控灯”的抽象操作,成为全网大热梗,二创的视频数不胜数;《美人鱼的夏天》里,美人鱼女主在被设计捕获前心中有不祥预感,只听她用诡异幽默的语调自言自语:“啊哈哈,自己吓自己~”随后就被推到河里,鬼畜视频的助推引发观影热潮,但并未实现票房的黑红,前者票房仍停留在250万;后者的票房突破了100万。

院线是真的惨,曾经的黑红出圈的电影还能骗一波观众去院线边看边骂,但现在观众连去电影院凑热闹都没兴趣了。

图片

不过,同样是玩抽象,《从21世纪安全撤离》就玩到了1.12亿的票房,导演李阳是真二次元+90年代怀旧派,那种剪辑风格和全员嗨起来的状态很适合班味儿很重的年轻人在影院放飞自我,又找了张若昀、钟楚曦等风格契合的年轻讨喜演员,虽然有点幼稚和男凝,但这种科幻+喜剧的路子在院线还是独树一帜的突破口,很有创意。

图片
图片

档期「失灵」:倒车进行时

2024的大档期失灵,部分小档期消失,中档期有进有退。

上半年档期整体表现乐观。2024春节档电影总票房80.49亿,破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记录,但这是在史上8天“最长春节档”的加持下完成的,日均票房10.02亿,仅排名第4;清明档总票房8.42亿,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最高纪录;五一档票房为15.28亿,为近三年最好。

但五一过后,下半年档期票房表现不容乐观。端午档总票房3.83亿,倒退回10年前水平;大档期暑期档总票房116.43亿,同比下降43.6%,倒退回10年前水平;国庆档总票房21.04亿,回到2018年水平,且在国庆档期后再无爆款大片,票房破7亿的《好东西》成为国庆档后票房最高的国产片。

图片

圣诞档更是惨不忍睹,和巅峰的2017年相比,票房缩水9成,这不仅是档期的“失灵”,更是“不过圣诞节”导致的“档期消失”,但有趣的是,这种“不过洋节”的风潮并没影响到2·14的情人节,2024年2·14情人节档期总票房11.38亿,是史上情人节总票房的第二位,不过这和该档期是春节档的第5天关系紧密,体现了大档期+小档期重合的优势。

图片

档期 “失灵” 背后,在于优质影片的匮乏。观众观影愈发趋于理性,他们怀揣着对精彩故事、精湛演技的期待走进影院,若面对的是内容空洞、制作粗糙的烂片,自然不愿为之掏腰包。要想重塑档期活力,电影创作者与制作方亟需潜心打磨作品,以高质量影片吸引观众,让档期真正成为佳作汇聚、票房火爆的黄金时段。

档期和仪式感也形成了紧密绑定。2024元旦档电影总票房4.74亿,其中以跨年当年拿下2.25亿的《一闪一闪亮星星》独占鳌头,电影里那句“张万森,下雪了!”和影院喷雪的活动形成互动,仪式感拉满。这也为2025的元旦档进行了示范,重映的《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樱花雨场占据了全天74%的票房;金晨、孙阳二搭的《“骗骗”喜欢你》的泡泡烟花场虽然占比不如前者,但也是场场爆满,场均人次达81人。

《小小的我》就在春节档前杀了出来,不血腥不大尺度,凭借口碑和演员表演的突破,上映半个月票房近7亿,成为了2024年末乃至2025年初影院的第一炮。

图片
图片

观众均龄30+:年轻人谁还看电影

我国的观影人口约4.3亿,基数庞大,2024 年平均观影2.34次,同比下降14%。低频观众(全年观看1次)的观众相比 2023、2019 年变化较小,但高频观众(全年观看5次以上)从5069 万减少至3308万人,贡献票房缩水78 亿,降幅明显。

图片

(图片来源灯塔)

更明显的是观众年龄的持续增加。

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2024年TOP前十观影城市观众的年龄都在30+。

观影群体从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转向中青年群体,既有电影票价昂贵的原因,也充分暴露了年轻人没有培养起观影习惯。作为“社交货币”的电影在更年轻一代里已经被短视频、游戏代替。

图片

在消费降级已成事实,观众被短视频分流的当下,依然坚守院线观影的无疑是最为珍贵的核心观影群体。不过,仅从前 10 名城市的票房总和尚不足网络购票总额的 30%。从这一数据来看,电影票房若想实现新突破,绝不能单纯依赖头部城市,而需挖掘更广泛地区的观影潜力。

最后聊聊kk甄选的2025年度期待的三部影片:《镖人》《三个字》《狂野时代》

图片

《镖人》:男人与马,快意恩仇。如果世界还需要老登电影,希望武侠片有一席之地!

《三个字》:娄烨+易烊千玺,懂电影的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

《狂野时代》:仿生人在时空漫游中复活,毕赣接棒《宇宙探索编辑部》,打开中国科幻的另一扇大门。

三部期待影片只是2025年华语电影的小小缩影,更多还是希望电影市场能够百花齐放,出现更多优质的、特别的影片,重振大众对于走近影院看电影的兴致。祝大家好运!

2025 年,kk也将会给大家带来更新鲜的电影观察,愿每一位影迷都能在新一年的银幕盛宴中,邂逅触动心灵的佳作,收获别样的视听震撼!

图源:文娱Talk、灯塔、微博、豆瓣,侵删。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