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孩子嘴里长疱可能有一百种原因,但不包括上火

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宝贝的嘴里长了几个“疱”,或者口角烂了,疼得龇牙咧嘴,不爱喝奶吃饭,这几乎是每位家长都会经历的情况。这时候总会有好心人来提醒你:宝贝“上火”了,需要来点“去火”的。


作为儿科医生,我也很希望这些五花八门的症状能归结到一个万能的解释,只要“去火”就行,那多省心啊?很可惜,“上火”是个伪概念,孩子嘴里长疱有很多种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护理方法。


图片



图片

小婴儿长鹅口疮

和吃奶“上火”无关

鹅口疮是通俗的说法,医学专业名词叫口咽假丝酵母菌病,是由于假丝酵母菌感染所导致的口腔黏膜病变,口腔内可见片状白膜样或者白斑样的改变。
假丝酵母菌是人体正常的菌群,定植于人的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当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假丝酵母菌的机会性致病感染。所以,婴儿长口疮不是喝奶“上火”引起。

鹅口疮多见于小婴儿,一般无症状,少部分会因疼痛而拒绝进食和吞咽。年龄大的儿童可能无症状,或诉口腔内有起毛的感染以及味觉的丧失,口腔或吞咽疼痛的较少见。总之,长了鹅口疮并不会太难受。

新生儿和幼儿感染假丝酵母菌,除了容易引起鹅口疮,还易出现尿布性皮炎。


  • 鹅口疮应该怎么治?

常规治疗方法:用制霉素混悬液容易涂抹口腔黏膜的患病处,一般使用5-14天不等。这个药物安全,不会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全身。不同年龄的儿童应在医生的医嘱下,使用不同浓度的制霉素混悬液予以处理和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儿童,应注意去除诱因:彻底消毒儿童的奶瓶、奶嘴,和儿童易放入口中的物品(玩具、牙胶、安抚巾等),孩子使用的毛巾和衣物也要注意消毒清洁。


母乳喂养的宝贝,应注意母亲乳头是否存在与喂奶不相符的乳房疼痛,排除乳房假丝酵母菌的感染可能。如有,应及时治疗以去除病因。


经规范治疗后,鹅口疮仍反复发作,特征性白斑面积较大的儿童,应评估儿童有否有免疫缺陷,以及其他的易感因素。

 


图片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是肠道病毒感染不是“上火”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可引起嘴里长疱,先来看看图片:


手足口病相关口腔疱,双手、双足、四肢、臀部也可出现类似皮疹 图源:UpToDate

疱疹性咽峡炎相关口腔疱 图源:UpToDate
 
两者在临床症状、病程、病毒学以及流行病学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可见下图:

病种名称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病毒
柯萨奇病毒 A2、A4 至 A10、A16、B2、B3、B5,埃可病毒 1、4、7、19,肠道病毒A71。
柯萨奇病毒A1至 A6、A7、A8、A9、A10、A16、A22、B1 至 B5,埃可病毒 6、9、16、19,肠道病毒A7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粪便,口腔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而传播流行。
体温
中低热为主,一般低于38.3℃。
高热38.9℃-40℃,偶可高达40.6℃。
口腔“疱”的特点
最常见于舌和颊黏膜。
常见于咽峡部和扁桃体。偶可见舌或颊黏膜。
皮疹
有(75%)或无(10-15%)。
皮疹一般无瘙痒及疼痛。
/
皮疹的部位
双手、双足、臀部、腿部、手臂。面部、躯干少见。
/
其他症状
可表现为口腔或咽喉的疼痛,幼儿可能表现为拒食。烦躁、呕吐、腹痛和腹泻。
发热可能伴有抽搐。幼儿常见厌食、呕吐和/或烦躁。较大的儿童可能诉不适、头痛、吞咽困难和腹痛。
诊断
依据口腔黏膜疹和特征性皮疹的部位做临床诊断,只有少数重症病例需要依靠病毒学的检测。
依据口腔疱疹的典型表现和部位可予临床诊断。只有少数重症病例需要进行病毒学的检测。
治疗
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退热、止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因发热、拒食,容易导致脱水,应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水电解质的紊乱;
出现并发症是住院的指征。
预后
很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肠道病毒A71所致手足口病除外。
是一种良性的疾病。重症极少见,有并发症的病例常见于肠道病毒A71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可以肯定和“上火”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肠道病毒有多种血清型(如表格)。两者的病毒血清型不完全相同,却有交叉。这解释了:第一,它们俩为何相似却不同;第二,为何得了一次还会得第二次。

病毒感染可引起皮肤或口腔黏膜的病变,导致被感染的细胞出现炎症的渗出及坏死,也就是家长所见到的嘴里长疱、身上长疱。这些“疱”可以理解为“战争”后“战亡的士兵”,最终会被清除被新的士兵所取代。以上这个过程,就是“自愈”的过程。所以,喝或不喝“下火”的东西它都能好。

  • 对付病毒,我们应该怎么做?

1.日常注意手卫生


两者都具有接触性传播的特点。简单理解,密切接触就有传播的风险,比如接触患病儿童污染的尿片、水杯、衣服、毛巾等等。所以,仅佩戴口罩并不能阻止肠道病毒的传播。


对于这类病毒,手卫生很重要:用皂液进行“六步洗手法”后,再进行流水冲洗。


大部分肠道病毒对于酒精不敏感,试图用酒精或者含酒精的一次性手消液杀灭它,就真的不靠谱。


2.按时接种疫苗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并不会让儿童不得手足口病,但可以降低重症和并发症的风险,如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等。按时接种自费的手足口病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3.排毒期有点长,别放松了警惕


排毒期较长也是两种疾病的易于流行的原因。儿童不发热,皮疹消退了不代表就不具有传染性;临床症状消失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病毒排出,平均可持续约4周或更长。




图片

疱疹性龈口炎感染容易复发

不是反复“上火”


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导致,特征为牙龈和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性病变。因常伴发口周的水疱。所以,家长们常常把它和手足口病、水痘相混淆。且它易于复发的特点,轻而易举背上了“上火”的锅。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后可无症状,也可有多种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口腔、皮肤、生殖器、眼部以及全身性的表现。龈口炎是儿童初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疱疹性龈口炎 图源UpToDate
 
  • lHSV-1感染容易复发,并不是反复“上火”。

“HSV-1的感染会持续终身”,这句话听着很可怕,但事实确实是真的如此。这个病毒非常狡猾,经过2周左右的时间,龈口炎的症状逐渐消退后,它已偷偷地潜入人的神经节或者神经元中,逃避掉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监测和根除,并在此潜伏着等待重新被激活的机会。一旦有机会被激活,它就会卷土重来,让你以为自己又“上火”了。

  • lHSV-1病毒很狡猾,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获得感染。

其中有部分的初次感染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但却可以不动声色地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儿童感染常见的传播方式:口-口传播,接触了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破损的皮肤受到了感染者口腔分泌物的污染;以及日托儿童会受到感染者口腔分泌物暴露而感染。新生儿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和阴道分娩而获得。

  • 感染了HSV-1,应该怎么办?

儿童受到HSV-1感染后,经历1周左右的潜伏期后开始出现症状,如发热、厌食、烦躁不安、不适、头痛或失眠等。家长经常把这种症状归结为“上火、积食、出牙”。

儿童紧接着会出现口咽部的水疱和溃疡面,有部分累及唇周和口周皮肤,也会因此被家长坐实了“上火”。症状较轻的儿童1周左右会自行缓解,症状较重的需要2-3周的时间。

症状消失不代表痊愈,HSV-1已侵入三叉神经节等待机会再次激活。在发病时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1.保证足量水分的摄入。

2.口腔疼痛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疼痛,从而增加水分的摄入。

3.使用凡士林防止儿童因口唇皮肤的病变而引起唇部的粘连。

4.对于疼痛剧烈既往健康的儿童,起病早期3天内口服阿昔洛韦可有效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



 


图片

口腔溃疡也不是“上火”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就是常说的“口腔溃疡”。很遗憾地说,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基于现有的研究表明,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比如家族性发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精神压力、药物诱发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和“上火”无关。

口腔溃疡处可见典型的外观,头2日口腔溃疡的面积通常较小,随着时间推移,溃疡面会逐渐增大至稳定,最后愈合。这个过程不适感明显,有剧烈疼痛,影响进食、饮水和说话。一般在10-14天内缓解,溃疡面也会完全愈合。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图源UpToDate
 
阿弗他口炎不会引起发热以及全身症状,如儿童出现发热,可排除该疾病;同时应该结合血常规或其他必要的检查、伴随症状,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 得了阿弗他口炎,该怎么办?

还是很遗憾,目前阿弗他口炎尚无有效的高循证依据的治疗方法。对于仅有口疮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包括做好口腔卫生、避免加重因素以及减轻疼痛。

1.口腔卫生:选用软毛牙刷对口腔和牙齿进行清洁。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予以漱口,减少口腔微生物的繁殖。

2.避免加重因素:包括带牙套,咬颊黏膜和嘴唇,避免食用让口疮加重的食物。确实有些食物会加重口疮,比如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以及较硬的食物,会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

3.减轻疼痛:包括局部使用麻醉剂,可缓解局部的疼痛。局部使用可作用于黏膜的激素药膏,使溃疡面的愈合率更高。

4.补充维生素似乎有点用:有部分研究显示,口服维生素B12可能对阿弗他口炎的患者有益。

 


图片

说在最后

今天我们聊到关于儿童嘴里长“疱”的常见5种情形:鹅口疮、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龈口炎、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口腔溃疡)。导致这些症状的病原体或生理原因可能有几十上百种,但可以肯定,任一种可能都与“上火”无关。
每种“疱”都有其相对应的特征及治疗方法,家长应科学地看待孩子嘴里长“疱”这件事,不必清淡流食或者自行吃些“下火”的饮品或食物。还是那句话,没有依据的事不如不做。

图片

end
图片

 本文作者:白青青  

 知贝儿内科、儿童保健科医生


参考文献:

[1]Uptodate: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1]Uptodate:幼儿疱疹性龈口炎。

[3]Uptodate: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

[4]Uptodate;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5]Uptodate:儿童假丝酵母菌感染。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2年9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包图网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6
别以为这传奇充钱就一定能变强!这里不是土豪说的算!
广告吸血打金高爆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