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7

3

1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分久必合?湖南这两个顶流“网红”有什么奇妙缘分

AI划重点 · 全文约4466字,阅读需13分钟

1.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推进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工作。

2.根据工作计划,拟于今年2月完成“馆园融合”施工设计方案,5月1日前拆除博雅楼以南公园现状围墙120米。

3.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的融合,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整体空间及全国第一家融合发展的博物馆文化公园。

4.自1951年起,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同时规划建设,见证了湖南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5.未来,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的融合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助力长沙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1月14日上午,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长沙开幕,省长毛伟明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

1月13日,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来自文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湖南博物院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舒丽丽在主题为《推进“馆园融合” 打造湖南文化新地标》的发言中表示,推动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工作计划,拟于今年2月完成“馆园融合”施工设计方案,拟于今年2月完成“馆园融合”施工设计方案,5月1日前拆除博雅楼以南公园现状围墙120米。

图片

△2007年9月1日,第二代湖南省博物馆落成

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的消息,让我们再次回忆起一段历史。我们发现,作为中国城市进入现代化的标志,它们都曾引领时代。

今天的人们,似乎很少把博物馆和公园联系起来,而在上个世纪,博物馆和公园都是“现代”的代名词。这是两个全新的事物。在此之前的漫长古代社会里,中国只有皇家或私人收藏,没有公共意义上的博物馆。同样,也没有公园,有的只是皇家园苑与私人园苑。因此,博物馆史与公园史,共同构成了近现代中国城市文明史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3年,湖南省政协文艺界别递交联名提案,建议打破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之间的阻隔,开辟通道,实现“院园”共融共建,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整体空间及全国第一家融合发展的博物馆文化公园。

图片

△湖南博物院与烈士公园航拍图

2024年11月19日上午,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来到湖南博物院,调研博物院运营情况,研究推进“馆园融合”工作。

当年同领时代风潮的博物馆与公园,或将借融合之势,成就新的文旅巨浪。

100年前湖南的博物馆与公园同时诞生

湖南的第一家博物馆并没有诞生在省会长沙,而是成立于南部城市郴州。1897年,郴州学会博物院成立,这标示着湖南省博物馆事业的开端。可惜这座博物馆开办不到一年,因戊戌变法失败,学会被清政府取缔,博物馆随之夭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湖南博物馆史,是一段模糊的记忆。文化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徐坚在其著作《名山:作为思想史的中国早期博物馆史》中称之为“既单薄又模糊,甚至连名称都模棱两可”,它有时被写作“省立博物馆”,有时候又被写作“教育会博物馆”。但它终究是一个开端。

还好残存的教育档案为人们复原了部分史实。那时的湖南省立博物馆很可能附庸于省立图书馆,也就是1923年由定王台迁往教育会后坪右侧的那座图书馆。设立博物馆的目的是“社会教育”。最初的博物馆,以社会教育为己任。“以无智识之民处生存竞争之世,危乎悲哉,不可说也”,在救亡图存的巨大民族危机下,博物馆担负起了开启民智的历史责任。

1924年,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后改称湖南省立博物馆)建成开馆。可惜时运不济,与省立图书馆同属一处建筑的教育博物馆,也与图书馆一起毁于战火。然而更令人惋惜的是,图书馆的恢复工作仅用了一年时间,博物馆的恢复则因为收藏品损失殆尽,终成泡影。

那时的湖南省立博物馆,也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据资料显示,其中藏有各种“仪器、古物、动植物、矿生物标本模型”,用现在的观点看,似乎是一座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的集合。

有幸寻找到的一些私人记忆资料,让我们得以在今天去想象当年省立博物馆的陈列场景。有人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些“虎豹熊猴及飞禽等生物”,有人则对“第二陈列室的生理卫生模型”、“第三、四室陈列剥制及酒浸标本”、“第五六陈列室由地质调查所赊来的部分岩石矿物标本及在南岳黄岑镇收集之腊叶标本”难以忘怀,除此之外,大众的记忆里还有古钱币、名人墨迹,甚至是古代的盔甲兵器。据说展陈总数在2000件以上。其中提到“最有价值者为麓山十彝器”。这让我们马上就联想到了今天长沙岳麓书院内一栋名为“十彝器堂”的建筑。这些彝器,是古代对于青铜礼器的称呼。书院里的十彝器,是文庙祭祀所用。今天的十彝器堂里,已无当年的青铜礼器,而它们竟然曾是当年省立博物馆的显赫展品。

未能恢复的省立博物馆最终并流到了省立民众教育馆中,并在抗战时期流散到沅陵、永顺、邵阳、衡阳等地。其间,它们甚至在湘西永顺的一个小院里举办了一次农工产品展览。展期长达7天,日均人数超3000,在偏远的永顺县城,造成极为轰动的影响。

就在湖南省教育会博物馆建成的同一年,湖南省的第一座公园天心公园也在原天心阁城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长沙市指南》中对市民游园的场景有过这样的描述:“每值夏季,夕阳西下之时,红男绿女,络绎不绝”。相比于当时诞生已经300年的现代博物馆,湖南的公园建设仅比世界慢了八十多年。

图片

△1956年建成的湖南省博物馆

“越新越好”的博物馆,与“越老越美”的公园

中国早期的近现代化路程走得极为艰辛,初生的博物馆和公园在战火中都曾受到过重创或毁灭。这种状况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到彻底改变。一个新时代来临了,对于博物馆和公园而言,1951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51年3月,湖南省文教厅在长沙市留芳岭设立湖南省博物馆筹备处。而在此前的五个月前,湖南省政府设立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着手湖南文物的抢救、保护和管理工作。就在同一年,为纪念近百年来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湖南省政府决定在杜家山、阎家湖(今年嘉湖)地域内,兴建湖南烈士公园。1924年,湖南省立博物馆和湖南第一座公园同步建成;而在1951年,湖南最重要的博物馆和公园又被同时规划建设。只是由于建设难度的不同,烈士公园于1953年即初步建成开放,而湖南博物馆于1956年2月正式建成开馆,成为湖南第一座综合性新型博物馆。

从规划建设角度看,它们仍然保持了同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初期的博物馆建设中最为艰难的工作是收集文物。文物有的是从各单位收集而来,有的是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得到,许多文物来源和背景都不十分明晰。文物商店成为寻找文物的一个重要线索,当时的博物馆有一本收藏册,专门用来登记这些“淘宝”得来的文物。

修建烈士公园则是当时湖南的头号项目,1952年是公园建设最繁忙的一年,工程量大,还需搬迁3600户居民。这一年,公园植树13.7万棵,铺草皮2万平方米,购进名贵花木11100株,荒山变绿;修建了纪念广场和长廊,西、南大门和园内6000余米道路也建成,烈士公园已初具规模。

烈士公园和湖南博物院在建成后,都迎来过人们的高热度追捧。但就初期而言,显然公园对市民的吸引力更大。

1956年2月,湖南烈士公园西北角,湖南省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首批新建的地志博物馆之一。1957年,博物馆与省市科协联合举办的“湖南省科学普及展览”,市民反响热烈。程鹤轩记录了当时的盛况:“飞机和雷达在我馆外坪展出,在当时人们很少见到的情况下,特别受群众欢迎,来馆参观者络绎不绝,当年观众人数达38万人次。”

图片

△1956年开放的湖南省博物馆

1953年5月,工程未完的湖南烈士公园开园了。据记载,开园之日,长沙城一片欢腾,近万人涌入尚未全部完工的烈士公园,奔走相告:“长沙有了一座属于市民的大公园”。从此烈士公园成了本地市民周末必去的休闲地,太多人在那里留下了亲情、友情和爱的回忆。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轻人喜欢到烈士公园游园

建成后的烈士公园少有变动,植物在其间安然成长,时间让它们变得越来越美,而湖南省博物馆则历经展陈设施升级的蝶变,终成今日颇具现代气质的“湖南博物院”。

图片

△建成初期的烈士公园

1999年,由国家和省财政共同投入1.2亿元新建的新陈列大楼竣工。2010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经过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原址上实施改扩建工程。2017年11月29日,湖南博物院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于是今天的长沙拥有了一个“越新越好”的博物馆,与一个“越老越美”的公园。

在博物馆和公园里,寻找“身心融合”

今天来长沙旅行的人,湖南博物院和秋天的烈士公园几乎是必去的打卡点。在旅行者眼中,它们就是同一个地方。寒暑假湖南博物院人多的时候,队伍经常会沿着东风路排到烈士公园西门。逛完博物馆的人,也通常会再去烈士公园的自然世界里放松一下看展后信息量过载的身心。

图片

△烈士公园的拱桥是典型的中国风园林建筑

湖南博物院的红火,与上世纪70年代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密不可分。

从1972年至1974年,马王堆汉墓三座墓葬的发掘,不仅是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也对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马王堆汉墓发掘后的初次展出即引起轰动。

根据已故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熊传薪的回忆,当年他们把墓主人辛追的尸体移到湖南省博物馆之后,由于好奇,不约而同来到博物馆看女尸的人简直是不计其数。为了满足参观者的要求,考古队员将几件保存较好而又不易损坏的文物与女尸同时展出。在向社会开放几天后,由于到博物馆来参观的人实在太多,展出了几天,展览就停止了。

数千件精美的文物和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的发现与出土,使湖南博物院(原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得到政府空前的重视和社会广泛的支持与关注,湖南博物院的藏品与展览档次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提升。2022年7月30日,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之际,湖南省博物馆正式更名为湖南博物院。目前,湖南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成为湖南旅游必去的网红打卡点。

烈士公园的热度,则来自人们对秋色叶植物的追捧。在烈士公园通往秋岛的路上,生长着长达近一公里的水杉林。从每年10月开始,它们就开始逐渐变色,从浅绿变为黄绿相间,再到红黄相间,直至12月变为壮丽的焦糖色。秋天的水杉路,成了游人络绎不绝的摄影大道。

图片

△烈士公园的水杉林

其实烈士公园的秋叶景观远不止水杉林。乌桕、枫香、梧桐、皂荚、鸡爪槭、黄连木都在这个季节呈现出极为炫美的色彩。对于很多人来说,烈士公园就是一个“城市自然博物馆”。它几乎拥有长沙本土和外来的所有树种,如朴树、榔榆、泡桐、楝树、枫香、柿树、柳树、梧桐、香樟、国槐、法桐、木樨、杜鹃、水杉等等。这里还有一些少见的植物,如白杜、大花溲疏、海滨木槿……

除了植物之外,作为“城市自然博物馆”的烈士公园还是观鸟的胜地。观鸟者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持有一挺“长焦大炮”。发现新品种的鸟类,是他们最值得炫耀的乐事。甚至有人从外地特意跑来这里观鸟。这里除了常见的灰喜鹊、白头鹎、鸊鷉、八哥、乌鸫、鹊鸲、黑尾蜡嘴雀之外,还能见到一些少见品种,如棕腹大仙鹟、宝兴歌鸫、斑头鸺鹠……

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把博物馆称作“城市之肺”,认为博物馆能确凿地为民众提供精神上的清新和净化。公园又何尝不是如此?它净化的是城市的空气。人的身体与心灵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然而高度的城市化却让我们身体疲惫叠加心灵焦虑。博物馆和公园的融合,恰好为我们同时提供了一种“身心融合”的城市生活之道。

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的消息,让我们再次回忆起一段历史。我们发现,作为中国城市进入现代化的标志,它们都曾引领时代。

今天的人们,似乎很少把博物馆和公园联系起来,而在上个世纪,博物馆和公园都是“现代”的代名词。这是两个全新的事物。在此之前的漫长古代社会里,中国只有皇家或私人收藏,没有公共意义上的博物馆。同样,也没有公园,有的只是皇家园苑与私人园苑。因此,博物馆史与公园史,共同构成了近现代中国城市文明史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3年,湖南省政协文艺界别递交联名提案,建议打破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烈士公园之间的阻隔,开辟通道,实现“院园”共融共建,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整体空间及全国第一家融合发展的博物馆文化公园。

2024年11月19日上午,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来到湖南博物院,调研博物院运营情况,研究推进“馆园融合”工作。

当年同领时代风潮的博物馆与公园,或将借融合之势,成就新的文旅巨浪。

图片

△湖南博物院与烈士公园航拍图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常立军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终于种得起了!种植牙大降价!价格表公开(免费)
广告麦芽口腔
了解详情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