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明天会下雨吗?股票会涨还是跌?一场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大?
概率正是我们用来描述不确定性的关键工具。
可问题是:概率究竟是什么?是一枚硬币在无限次抛掷中正面朝上的频率?还是我们对“硬币下一次会正面朝上”的信念?
是世界的固有本质,还是仅仅反映了我们的主观信念?
事实上,针对概率的解释,一直存在着两种主流思维方式 ——频率派(Frequentist) 和 贝叶斯派(Bayesian),这两个学派之间有着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争论。
两种概率哲学:
贝叶斯主义 vs 频率主义
频率主义认为概率是客观存在的,是长期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比例;贝叶斯主义则认为概率是主观信念的反映,根据新证据不断调整更新。这种对概率本质理解的差异,也会体现在两者在生活中的思维和决策方式。
比如在外出旅游时,频率主义者更倾向于通过已有数据做决策。他们会花时间搜集热门景点的攻略,把评分最高、评价最多的地方列为首选。在他们看来,这些景点经过大量游客的“实验验证”,是更安全可靠的选择。那些评价较少或鲜有人提及的小众景点,缺乏数据支持不值得冒险。贝叶斯主义者则更倾向以主观感受为起点。他们会根据当前认知(比如对目的地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兴趣等)先挑选首站地点,随后通过实际体验更新认知。他们更注重动态体验的过程,而非决策的确定性;
又比如决定约会心动对象前,频率主义者会更倾向用数据验证感受,像是通过查看对方的社交媒体动态、朋友评价等评估对方是否靠谱,而贝叶斯主义者则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即使对方背景信息模糊,也愿意先基于初步好感展开尝试,然后通过互动逐步调整对对方的认知。
可以发现,在决策上,频率主义者更像一个崇尚安全感的保守派,冷静和严谨,强调利用大量数据提炼客观规律以降低风险。然而,他们对不确定性保持极度克制,面对新情景时缺乏灵活性;贝叶斯主义者则更像一位崇尚直觉的探索者,凭借先验知识和新证据构建动态认知,乐于尝试不确定性较高的选择。他们信念灵活,行动果断,但也偶尔可能因过度依赖主观判断而显得不够客观。
生活中的这两种思维方式,恰恰体现了统计学中频率主义与贝叶斯主义在概率理解上的差异:频率主义注重客观规律的提炼,而贝叶斯主义强调主观认知的调整与更新。这种差异不仅塑造了两种决策风格,也构成了它们在统计推断中的核心哲学。
两个学派的核心区别在于对概率本质的理解。
频率统计 vs 贝叶斯统计原理
贝叶斯主义:先有信念,再用数据动态更新信念
“概率是主观信念的度量”
贝叶斯统计的核心思想是,概率并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规律,而是对某件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主观度量。
比如,当你早晨看天气预报,得知今天下雨的概率是30%。这就是你的初始信念,也就是先验概率。到了中午,你抬头发现乌云密布,风也变大了。这些新的线索显著增加了下雨的可能性,你重新评估认为下雨概率提高到了70%。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贝叶斯更新:从已有知识(30%)出发,通过观察新数据(乌云和大风),重新评估世界的可能状态。
贝叶斯主义的核心工具是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描述了一种更新信念的过程,用动态调整抵消先验的局限。
公式中:
P(A|B) :后验概率 —— 也就是我们最终更新后的信念
P(B|A) :在A假设成立下观察到数据B的概率
P(A) :先验概率(初始信念, 是我们在没有新证据之前我们对参数的初始信念。它来源于已有知识、经验或猜测,可能带有偏见,但并不要求准确无误)
P(B) :边际概率(数据的总体可能性)
贝叶斯公式就像一种怀疑精神的完美体现:承认我们对真实参数一开始可能一无所知,或者只有一些模糊的判断(先验信念),然后将已有的信念(先验分布)与新线索结合,生成一个更准确的新信念(后验分布)。贝叶斯定理的后验更新机制提醒我们,我们的决策仅是我们当下认知的产物,而不是最终的真相。
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与实际应用
频率统计的思路非常严谨,特别适合处理稳定、大规模数据的环境。
比如工厂生产需要严格监控产品质量,频率统计在这里可以确保生产结果的一致性:比如通过统计过程控制图监控产品的关键指标,利用假设检验(如t检验)评估生产过程是否异常等;汽车制造商定期抽样检测发动机零部件,确保尺寸偏差在设计规范;在医疗与公共卫生决策中,医疗领域频繁使用大规模临床试验和群体数据来制定治疗方案。医生的治疗决策和患者的服药选择,都间接依赖这种集体智慧。
而贝叶斯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结合先验知识和实时数据,动态调整判断,非常适合小样本和高度不确定的环境。
比如在商业分析中,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实时市场反馈,贝叶斯模型能不断更新对新产品成功率的预测;天气预报中,贝叶斯模型将历史气象数据与实时观测整合在一起,使天气预报更加精准。例如,飓风轨迹预测会根据新一轮卫星数据不断调整模型的后验概率;视频网站的推荐系统中通过动态更新用户的行为数据,实时推荐最可能感兴趣的影片。贝叶斯方法也是动态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工具,比如无人车综合历史传感器数据更新环境模型,动态预测车辆状态和道路情况。
但这两种方法也各有局限性。
比如,频率主义讲究样本足够多才能下结论,擅长那些可以一遍遍重复的事情。比如工厂里每天生产的几万件螺丝钉,但无法应对“只发生一次”的事,比如要预估一颗小行星撞地球会带来多大影响,它就犯难了——因为没有过去的“实验记录”。频率主义没办法回答具体概率问题,因为它只和零假设较劲,而不关心假设本身的真伪。另一个槽点就是p值的迷之阈值。p值是频率主义的标配工具,用来衡量实验结果和假设是否显著不同。问题在于它过分依赖人为设定的标准(比如p<0.05就算显著)。这也可能带来一些荒谬情况:p=0.049的实验就成功,p=0.051就不显著,得出完全相悖的实验结论,但这里面很可能只是随机波动。
贝叶斯方法可以说是频率主义的对立面,它能够很灵活地结合已有知识和新数据动态调整,及时调整后验给出决策,但也一样存在硬伤。其局限性主要在于主观偏见导致的错误放大效应。
首先,贝叶斯的方法的起点是“先验”。也就是你要提前假设一个初步概率,这个先验可以基于主观经验,但如果一开始就猜错了,后续结论就可能一直跑偏。比如你主观认定某投资项目的成功率是90%(先验),但实际上它只有30%。即便后面有新数据纠正,结论可能依然偏乐观。更糟糕的是,贝叶斯更新过程中,错误的先验会被一步步强化,最后整个判断离真相越来越远。这就有点像下棋,每一步都要基于上一轮的结果。如果某一步棋下错了后面的局势可能全盘崩坏。同理,这也会加强信息茧房,比如推荐系统根据你的观看记录推荐电影,如果系统一开始认定你爱看喜剧片(哪怕只是你无意中看了几部),后续更新可能一直强化这个偏见,最后会一直给你主推喜剧,需要后续大量的「主动纠偏」行为来刷新系统对你的印象。
在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局限:频率统计适用于大样本和明确实验设计的场景,如临床试验、A/B 测试,强调客观和严谨,但缺乏灵活性。贝叶斯统计擅长处理小样本或结合历史经验的复杂问题,如疫情建模、罕见病研究,灵活但易受主观影响。
两种方法没有优劣,真正的智慧在于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用频率统计把握规律,用贝叶斯统计应对不确定性。
哲学迷思:
概率、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频率主义的世界观中,概率是一种客观的、可以逼近的真理;贝叶斯主义则认为概率是我们对世界不确定性的主观表达。
那么,概率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描述的是一个决定的世界,还是一个随机的世界?统计学中关于概率的争论,实际上让我们触及了一个更宏大的哲学问题:
我们是真的能摆脱主观性,追求真正的“客观”吗?
想想即便是极度追求「客观」的频率主义,它的实验设计也依赖隐含的假设——比如世界是可重复和稳定的。这本身也是一种“隐性先验”。 无论是频率主义还是贝叶斯主义,统计学从未真正摆脱人类思维的主观性框架。我们的认知方式受限于经验和假设,可能永远无法触及“真实的本质”。
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决定与随机之间的平衡
贝叶斯主义的哲学意蕴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它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主张通过新数据不断更新信念。这种动态调整的方式也许无法完全摆脱“主观”,但它提醒我们:我们并非注定被完全束缚在因果锁链中,而是可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突破的可能。
你今天的选择,究竟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还是因果关系的必然结果?
你所定义的“命运”,是随机性的结果,还是剧本里早已写好的结局?
我们追求的“客观”,是世界的真实,还是我们认知能力所构造的假象?
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重要。在决定与随机之间,正是我们有限的自由,赋予了人生以意义。 我们的选择可能是规则与偶然之间的微妙平衡—— 一种有限的自由,却足以让我们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触及世界的本质真相,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自己的选择赋予价值,为自己的故事书写意义。
参考资料:
来源:DataCafe
编辑:潇潇雨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