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茌平博览馆导览】第十期:古县春秋——茌山在哪里之三

茌平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十期

古县春秋之

茌山在哪里之三





图片

编者按:

茌平博览馆(茌平区党员教育基地)现设有17个展馆和1个报告厅。2024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已成为集历史与当代、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旅游全景式、多功能茌平优秀文化荟萃融合新高地,以及茌平人民最富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精神文化家园。为进一步发挥茌平博览馆特有的综合性宣传功能,扩大其社会影响,特推出茌平博览馆导览系列图文展。
今日推出第十期:古县春秋之茌山在哪里之三


茌山在哪里之三

接上期,继续探讨茌山在哪里。按上期,既然今日乐平铺镇教场铺村西北百米处的大土丘不是茌山,而且明末清初的顾祖禹所言“茌平城在县西二十里茌山下”也不成立,那究竟又在哪里呢?
其实回头看府县旧志,早就有关于茌山的相关记载。
据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修《东昌府志》卷二《地理志·山川》载:“茌山,在茌平县内,土赤,横亘五百余步,相传金元间凿土筑城山平。”这一说法当属今日所见旧志中相对较早的记载了。

图片


再据清康熙二年(1663)王画一修、张翕纂《茌平县志》,以及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王世臣修、孙克绪纂《茌平县志》,在其卷一《地理·山川》均载有相同内容:“茌山,在城内之东北,形高,土赤,横亘五百余步,相传金元间凿土筑城而山夷,正德间复筑而山渊矣。”

图片


清宣统三年修、民国元年(1912)刊刻、民国八年附编《列女》卷、民国十五年(1926)又合编铅印的《茬平县志》卷二《地理·沿革》载:“茬,山名,县在茬山之平地,故曰茬平(应劭《汉书注》)。亦名重邱。”该卷《地理·山川》继载:“茬山(《说文》作‘茌’,《汉书》作‘茬’,许后于班固,依《汉书》作‘茬’),在城内东北。旧志云:‘形高,土赤,横亘五百余步,相传金元间凿土筑城而山夷,正德间城复筑而山渊矣。’国朝康熙五十九年,茬平县丞张曰昱于茬渊北岸筑土为山,周围十余步,置碣其上,刻茬山二字,今之茬山是也。”该志印作《茬平县志》,是沿用《汉书》“茌平”写作“茬平”之故,“茬”俗字为“茌”。

图片


图片


按此三志所述“金元”和“正德”取土之事,证明当时的“城内”即指今城之内,因金元之后茌平治所已在今城。“城内之东北”也就是指今“中心花园”二期华府小区所在地,因为明清时的古县城,是指护城河环绕并城墙高筑的旧城,而“正德间城复筑而山渊矣”,是指“茌山”经过两次取土下凿形成坑洼之地,其实“中心花园”二期华府小区就是建在一片坑洼之地的,当然如今已看不到2005年前后未动工时的原貌了,但熟悉那个地方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地势之前就是一片大坑。

图片


如此说来,老县城东北那座早已被挖掉的小山就是“茌山”(或“茬山”)了。但这些记载里却有个不攻自破的纰漏,因为志中所言“茬,山名,县在茬山之平地,故曰茬平”,本是东汉著名学者应劭对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汉书》(即《前汉书》)“茬平”的注解,也就是说,《汉书》载录“茬山”时,其茌平的治所并不在今县城位置,而在今东昌府区韩集镇高垣墙村(时名碻磝城)。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横亘五百余步”的小山,怎么可能成为远去四五十里地之外的一处古县取名的依据呢?秦初置县取名时远在陕西咸阳的秦王朝大臣又怎会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呢?况且并无任何史料记载秦汉之时这座小山既已存在。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应劭所言的“茬山”,看来并非就是指这座早已被挖成大坑的所谓“茌山”。
看来旧志中的史料也未必全都正确,的确需要批判地接受。至于茌山究竟在哪里还需继续分解,且看下期。

图片


图片


在茌平博览馆二楼辉煌茌平成就展中,详细讲述了茌山在哪里的具体来历,欢迎您来茌平博览馆现场参观了解茌平悠久的历史文化。

图片


来源: 聊城市茌平区党员教育基地

编 辑:李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终于种得起了!种植牙大降价!价格表公开(免费)
广告麦芽口腔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