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方根 孙夫振「中国建设银行财务会计部,刘方根系总经理」
文章|《中国金融》2025年第1期
自1987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球主流社会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横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及确立“双碳”目标均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务实举措。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如何承担起支持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在更加关注绿色转型和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今天,金融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金融向善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助力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生态可持续和气候改善。金融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有助于环境改善和节能减排的领域,同时限制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融资支持。二是通过普惠金融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金融的价值不是狭隘的资本获利,正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所倡导的“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金融要有更强的利他主义,更普惠地下沉到小微企业、乡村等融资薄弱领域。三是发挥中介作用和价格发现功能支持碳交易市场建设。碳交易市场作为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其发展壮大和合理定价离不开碳金融的大力创新和活跃交易。四是通过碳足迹管理和可持续报告披露,发挥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大型金融机构服务网络更是遍布全国、投资者分布广泛、业务关系连接各行各业、服务对象覆盖亿万客户,金融机构主动开展碳足迹管理并加强信息披露,可以引领更多市场主体、个人关注绿色转型、社会责任和减少碳排放。
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二是全力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金融机构秉持负责任的投融资理念,将环保、低碳、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循环经济产业作为服务重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35万亿元,是2019年末的3.5倍。根据中央结算公司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绿色债券余额为2.1万亿元,2016年以来发行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0%。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绿色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近2300亿元,累计提供保险保障金额超过700万亿元,保障范围覆盖气象巨灾、生态种植、新能源等69个细分领域。在具体做法上,建设银行探索在客户准入、信贷政策中应用ESG评级要素,建立了绿色信贷白名单机制,针对能源、绿色建筑和碳金融等领域创新信贷产品58项,通过债券、保险、租赁等提供非信贷绿色金融服务95项;中国人寿积极布局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气候等领域责任险,为森林、湿地、土壤等具有固碳作用的标的提供保障。
三是做优做大普惠金融。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数字普惠等模式,打破“二八定律”,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6万亿元,是2019年末的2.8倍;2024年前三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较2019年下降230个基点。近年来,普惠金融又进一步向乡村、农户等领域延伸,有力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截至2024年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作用持续增强,比如,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余额接近1.5万亿元,是市场上最大的线上农户类信贷产品;建设银行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裕农通”服务品牌,将丰富的金融产品和非金融服务输送到田间地头、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企业、农村服务站。在开展普惠金融的同时,金融机构注重践行“助他、开放、共享”的公益文化,积极承担“大普惠”企业社会责任。比如,招商银行持续推动“小积分 微公益”平台建设,2023年约25万名持卡人客户捐赠超过2100万积分;建设银行利用1.4万多个网点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广大户外工作者提供“劳动者港湾”便民服务;中国人保搭建“消费帮扶平台”,2023年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乡村农产品6448万元。
四是加强碳足迹管理。金融机构围绕绿色运营、绿色出行、绿色采购和循环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碳排放核算、盘点,制定主动管控目标;综合分析金融场景和非金融场景,创新推出个人“碳账本”服务,引导低碳生活。比如,建设银行制定减排、节能、减废和节水共13个绿色运营环境目标,积极推动办公无纸化和营业网点低碳改造;倡导绿色出行,明确乘用车更新中的新能源车占比不低于50%;推动绿色采购,在选型测试、候选商资格审查、采购执行环节等方面明确绿色资质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准入具备绿色资质的供应商;持续开展废旧产品回收,提升再利用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是主动全面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金融业是较早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信息披露的行业,ESG评级水平总体较高,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的明晟ESG评级为AA级。随着2023年6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S2号《气候相关披露》正式发布,不少金融机构陆续从披露社会责任转向更为全面的可持续报告披露。在披露内容上,可持续报告涵盖公司治理、可持续风险管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绿色运营、金融服务可及性、人力资本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等方面。
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深化方向
二是丰富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工具箱。一方面,加大综合金融服务力度。在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普惠金融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票、绿色租赁、绿色保险、绿色财务顾问、绿色资管等产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和社会影响力投资成为主流。特别是在绿色资管方面,未来大有可为。根据光大理财发布的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3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约140万亿元,投资ESG产品的发展空间广阔。这既是金融要承担的责任,也是金融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并扩大服务覆盖面。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农业、美丽乡村、绿色消费等领域创新更多产品,同时着力强化对中小型绿色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三是以乡村和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深化可持续金融服务。乡村,既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点,5亿多常住人口、15亿亩承包土地确权到户、96万个三级集体经济组织背后蕴藏巨大发展潜力。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要重点关注科技成长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解决相关问题,要大力发展乡村金融、科技金融,提供多元高效的要素服务。首先,加快实现资本要素普惠化。推动资本要素加速向乡村、科技成长型企业等薄弱领域流动。对乡村地区,可以采用科技和数据画像、共享基层治理渠道、融入乡村熟人社会、创新产权认定等方式,加强与乡村地区连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和防控风险。对科技成长型企业,关注全生命周期,加快探索知识产权、应收账款抵押等融资产品,协同搭建孵化平台,完善综合融资服务体系。其次,推动要素服务多元化。在合规和保密前提下,为农业产业链、智慧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与转化等提供“资本+科技+数据”的组合要素服务,实现金融科技对外赋能。最后,实现要素价格合理化。通过金融要素服务的组合,加大要素服务供给,持续推动乡村、科技成长型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四是深度参与碳交易,大力发展碳金融。当前,我国碳市场交易主体主要局限于发电等行业,交易金额小、换手率低,碳价稳定性与价格发现功能较弱,金融应承担起发展碳金融、稳定碳市场的责任。在场内,尽快开放金融等主体参与,有效发挥中介作用,在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登记注册和碳衍生品交易等领域创新服务,提升碳市场的活跃度与稳定性;在场外,创新碳基金、碳信托、碳融资租赁、供应链碳金融、个人碳账户等产品。
五是加快可持续披露量化标准研究。金融业经济增加值占我国GDP的8%,同时也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应在可持续披露量化方面作出积极贡献。首先,积极参与可持续准则制定。2024年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实施后将使得可持续披露“有制可依、有规可守”。金融企业应发挥行业数据和信息优势,结合绿色业务开展难点,为企业可持续披露基本准则落地以及准则的细化建言献策。其次,研究建立可持续信息统一披露平台。按照监管主导、金融机构重点参与、重点行业广泛参与的思路,在碳排放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统一量化标准,共享复用信息,既可作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评价标准,也可作为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开展碳交易的重要参考。最后,深度开展可持续风险压力测试。金融行业应提高对可持续风险的重视,在主要关注气候等可持续问题对金融资产减值影响的基础上,延伸至转型和物理风险测试,加强重要财务影响的量化研究,做好前瞻性应对,并为广大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透明、可比的可持续披露报告。■
(责任编辑 植凤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