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昆在徽州期间,还有可能深埋一个大大的“谜”——很多人认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极有可能是汪道昆。
明中后期社会相对宽松,不时有小说、话本和戏曲出现,大多不署名或署假名,因为官方倡导的还是礼教那一套,署名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社会主流轻视小说话本,认为其低贱和世俗。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云:“闻此(《金瓶梅》)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这句话,似乎为这本书的由来,提供了某种佐证。围绕着《金瓶梅》的作者,除了汪道昆之外,说法还有王世贞、汤显祖、李开先、屠隆、冯梦龙、徐渭等。
人物原型的猜想
以汪道昆对应《金瓶梅》,条件是充分的:无论以汪道昆的才华,还是对社会状况和商业人物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儒释道的融会贯通,都能写出这部小说。汪道昆的优势还有:天生不羁、才华横溢;受“阳明心学”影响,思想认知和生活态度相当开放,对于人性了解透彻。汪道昆还是风月场的“老手”,对于烟花柳巷生活极为熟悉。汪道昆对于《水浒传》也耳熟能详,曾于万历十七年以“天都外臣”之名为徽州刻本《水浒传》作序。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今新安所刻《水浒传》善本……前有汪太函序,托名天都外臣者。”汪道昆取名“天都外臣”很正常,因为他老家就在黄山脚下。“天都峰”当时被认为是“黄山第一高峰”。《金瓶梅》是从《水浒传》衍生出来的故事,作者不仅需看过《水浒传》,还要对《水浒传》的人物、事件、线索耳熟能详。《金瓶梅》问世时,袁无涯刻本《忠义水浒全传》尚未出来,读过《水浒传》的人并不多,而汪道昆恰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少数几人之一。
《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原型”,更进一步的说法是丰南当时的徽商吴天行。汪道昆性格豪爽,喜结交三教九流,被弹劾回徽州后,与诸多回乡的徽州籍富商打得火热,熟知这些人的生活和发家史。所交友人中,就有传奇性的富商吴天行。吴天行名允复,天行为其字。父亲名吴逸,世代在扬州从事盐业,家赀百万。到了吴天行这一辈,富敌王侯,曾献饷豫亲王,被授员外郎。吴天行在丰南老家建有“十二楼”,传说为著名画师祝允明设计。明时《新安名胜》中有一景曰“丰南别业”:
争道延陵氏,名园十二楼。
水中峙台阁,窗外抚松楸。
选胜高踪过,分题野客留。
春秋时检点,一步一丹丘。
《丰南志》记载:“(吴天行)侍御姬百人,半为家乐,远致奇石无数,取‘春色先归十二楼’意,名其园曰‘十二楼’。”吴天行自号“百妾主人”,养有家班,女主李宛君亦伶亦妾,原本为秦淮河名妓。此后,吴天行听说南京莫愁湖畔有一位名妓,叫琐琐娘,花巨资赎出纳为妾。岂料天妒红颜,琐琐娘不久暴病而亡,吴天行相思成癖,将琐琐娘埋于自家花园,筑土成台,上种诸多牡丹。吴天行一生纵欲,却没有子嗣。吴天行死后,该园为同乡盐商吴养春所购。有人建议将“十二楼”改为“果园”,意为子孙满堂、硕果累累,还专门请董其昌题字。有人以为,汪道昆在徽州听说吴天行的故事后,以吴氏家族为原型,撰写了《金瓶梅》。
《金瓶梅》中,西门庆生前同样没有子嗣,只留下一个遗腹子。《金瓶梅》还有一点意味深长:书中情色描写那么多,却对西门庆和吴月娘之间的床笫生活讳莫如深。无他,原因在于吴月娘的正妻身份,此习俗与徽州颇为相像——在“理学”样榜之地,人们是有这个禁忌自觉的。
《金瓶梅》的发生地,有人以为就是徽州府歙县。西门庆所居之地府县同城,且是山城和码头,跟歙县的状况相同。歙县街道依山而建,上街即是上坡;最为著名的斗山街坐落在城北,顺山势建造。至于水路,歙县南门外就有练江边的渔梁码头,离县城只有三五里路。《金瓶梅词话》中李瓶儿死后,葬南门外五里源的山头,与徽州城相吻合。徽州城南门外到处都是山,也有一个地名叫“五里牌”。
也有人试图从《金瓶梅》中诸多风情描写和方言中,找到徽州的痕迹。比如书里有取暖的工具,称为“火熜”(cong),以为是典型的徽州方言。“火熜”由竹篾编织而成,中间放一个铁胆,里面盛一些炭火,严冬之时徽州人家一般用来焐手脚。还有一些水果和物件,都是江南才有甚至徽州独有,比如“香榧”“冬笋”等。当然,“火熜”的说法不专属于徽州,南京官话也是如此称谓,至于南京官话是否来自徽州方言,就不得而知了。
朋友圈里的“推理”
从《金瓶梅词话》的成书时间上,也可以找出关联——史志上最先提及《金瓶梅》一书的,是袁宏道《与董思白》尺牍,该信写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月。在信中,袁宏道曾就《金瓶梅》一书,非常感兴趣地问询董其昌:《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
当是时,袁宏道在苏州府吴江县,急切地去函徽州,这表明袁宏道清楚地知道董其昌在徽州。从函件内容可看出,袁宏道所读之《金瓶梅》抄本,应是从董其昌处得到的。《金瓶梅》当时是否完成,又是否发自徽州,这是一个谜。如果这部书是董其昌发自徽州,那么,这部书出自汪道昆或徽州人之手的可能性就更大。由此可以推出:董其昌很可能知道《金瓶梅》一书的来龙去脉,也有可能与署名“兰陵笑笑生”的作者熟悉。一段时间后,袁宏道还特地赶到徽州,不知是否跟《金瓶梅》有关。
继续推理:若去掉抄写邮寄等时间追溯,基本可以将《金瓶梅》成书时间定于万历二十一年左右。也就是说,《金瓶梅词话》的写作时间大约是万历十七年至万历二十一年。这段时间,恰巧汪道昆在歙县。在此之前,65岁的汪道昆遭受了第二次弹劾罢官回故里,之后以“天都外臣”的笔名为刊行的《水浒传》作序。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十九日,汪道昆去世,终年69岁。在这四年左右时间里,居于徽州的汪道昆很有可能在整理编校好《水浒传》后撰写《金瓶梅》。诸多学者公认,《金瓶梅》作者对《水浒传》有精到的研究,整体框架结构跟《水浒传》很相似。当然,这一切都是推测。明史专家吴晗也说:“假使我们可以把他牵就为王世贞,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把他归到曾著有杂剧四种和托名天都外臣编有《水浒传》的汪道昆?”
可以作为参考,却不能作为证据的,还有另外一件事:在那段时间里,一个旅外的徽商程大约致函歙县县令彭好古,请他为自己所作《程氏墨苑》作序。程大约在信函中还提及了一件“小事”——因为读过《金瓶梅》,程大约很想认识一下作者,恳请彭县令安排一下。彭好古爽快地答应了,随即安排“笑笑生”与程大约在杭州相见。由此可以推断,彭好古是认识“兰陵笑笑生”的。值得一提的是,彭好古与告老还乡的汪道昆关系极好,两人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
《金瓶梅》到底是何人所撰?“兰陵笑笑生”是汪道昆吗?一切尚无定论。逻辑推理是一回事,只要没有铁证,就不能称为定论。至于“兰陵”,也有考证说指的是新安江靠篁墩那一带的一个小地名,后来不再用了。考证是否属实,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金瓶梅》在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地位已成定论。不管怎么样,就中国社会和文化而言,《金瓶梅》的诞生至少可视为一种性灵的解放愿望——表现为礼教压迫之下的社会,开始正视打量“另一半”了。《金瓶梅》在女性和人性上所费之笔墨是最多的,没有《金瓶梅》在前面的垫场,就不会有《红楼梦》的横空出世。 (赵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