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王灵婧 受访者供图
58岁时,郑少泉没有想到,此后的三年时间里,他能用科技的力量,帮助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稳边固边兴边富农。
郑少泉是福建省农科院果树首席专家。2021年,墨脱县政府找到了郑少泉团队,希望能引进福建省的白肉枇杷。之后,他带领团队,十余次进墨脱,从规划、种植、养护到全产业链打造,现在,白肉枇杷已成为当地的“黄金果”“致富果”。
不仅是墨脱,郑少泉还带着这“致富果”,走遍福建、四川、云南、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助力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墨脱县在雅鲁藏布江之畔,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边疆县。那里,四季温暖、雨量充沛,全县7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也是枇杷最早熟的产地之一,但当地早年引种的枇杷又酸又小,且不成规模。为了推动墨脱枇杷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受墨脱县政府的委托,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现任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刘震,通过福建农林大学联系到了郑少泉团队,寻求帮助。“墨脱是我国的边疆县,和印度交界,非常需要产业固边兴边,接到墨脱寻求帮助的消息后,我就立马动身。”郑少泉回忆道。随后,郑少泉和团队成员在墨脱翻山越岭实地考察,撰写了墨脱县发展经济林果的意见并提供给墨脱县政府。当年10月,墨脱县政府与福建省农科院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决定引入白肉枇杷品种与技术资源,发展墨脱白肉枇杷产业。2022年元旦,郑少泉带领团队成员带上枇杷苗木和穗条,坐上了从福州飞往林芝的航班。抵达林芝后,他们马不停蹄,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上,9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墨脱县。他们还未适应高海拔带来的缺氧不适感,就着手准备开展工作。但当地竟然没有农户愿试种“福建枇杷”,这给了郑少泉团队当头一记“闷棍”。既然来了,怎能无功而返?郑少泉团队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开始走街串巷,挨户拜访推广“福建枇杷”。回忆起在墨脱“求人种”的日子,郑少泉说:“累,但每天都铆足了干劲,终于有农户愿意了,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经过努力,郑少泉团队在背崩乡地东村和墨脱镇墨脱村建立了两处优质白肉枇杷新品种“三月白”示范基地,种植枇杷121株。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还建成了70亩“三园一圃”和育苗基地,培育苗木在当地发展,保证苗木质量和纯度。福建枇杷在西藏墨脱“安家”,郑少泉(左三)和农户都笑开了花
在墨脱当地,郑少泉发现了几个不同早熟区域的枇杷产地,这让他大喜。于是,他尝试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安排最早熟的白肉枇杷品种,放在最早时成熟的区域高位换种,发挥品种和地域叠加优势。“那些日子,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干活,我们带了18个人到墨脱连续干了21天,中午最早2点、晚上最早8点才能吃上饭。晚上一边吃饭,一边就开始分配任务,规划第二天的工作内容。吃完饭后还不能停歇,给小组人员分配枝条,继续研究,一直干到晚上11:30以后才能休息。”郑少泉回忆当初的“创业之苦”。到了第二年正月初八,第一批在墨脱县地东村种下的福建白肉枇杷成熟了,结出了14串“三月白”。当地县委政府开了一场品鉴会,墨脱县委、县政府领导、县直主要部门负责人、村镇代表都来到现场品鉴,果大肉厚、汁多味甜的枇杷,震惊了所有人,这也更加坚定了当地要引种福建白肉枇杷的信心和决心。品鉴会后,就有村镇科技专干找到郑少泉:“郑老师,我们也想种,现在我们当地有树苗了,可是我们不会种怎么办?”从“求人种”到村民“求技术”,郑少泉觉得这下子“成了”,“白肉枇杷终于在墨脱安家了”。郑少泉(右一)与墨脱当地农户交流枇杷种植技术
当地致富带头人贡秋次仁说:“品鉴会之后,在每个枇杷生长季节,郑老师和团队成员都会来,组织科技专干、农牧专干、部分农户定点学习,传道解惑,保证每个人对于技术流程都能说会做,以便传授给当地果农群众。当地县委、县政府还选派科技专干分批到福建,把福建先进的技术带回墨脱。”目前,墨脱县的枇杷良种覆盖率已高达95%以上。如今,墨脱县规划茶果套种白肉枇杷一万亩,打造白肉枇杷全产业链亿元产值,实现“黄金果”和“黄金叶”双金共赢的局面。墨脱县不是个例,郑少泉带着这“致富果”,走遍福建、四川、云南、重庆、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助力农户走上致富之路。“我是园艺世家,从小就在街上卖枇杷,印象最深刻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一斤枇杷要卖5毛2,在当时可是个高价,不过,当时的枇杷果小核大,我就想着要是能把它变大变甜变好吃,变得农户们都好种,那就是条致富路。”郑少泉从小就与枇杷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父亲总跟我说,要为人民服务,要培育出好品种造福社会,这些话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大学求学时,郑少泉选择了果树专业,毕业后进入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潜心育种。由于当时没有遗传理论的支撑,业内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盲目杂交育种。为此,郑少泉花费8年时间研究遗传规律,又花了11年寻找优质白肉基因的“父亲”品种。为研究育种,郑少泉住在枇杷圃内12年,失败、继续,失败、继续……这样的循环,他经历了不知多少遍。“枇杷的原产地在中国,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发扬光大。我下决心要做的事就不会放弃,而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走,就一定要培育出好种、好吃的物种,不负前人的期望。”郑少泉说。郑少泉主持的福州“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就像水果界的“诺亚方舟”,收藏了1143份珍贵的龙眼、枇杷资源,全球领先。“这是福建省农科院五代人花了近50年时间才做到的。”团队成员胡文舜博士回忆道,“有一次,天快黑了,视线模糊,但为了那宝贵的种质资源,郑老师依然带领我们出发。”野生品种往往藏匿于偏远险峻的荒山野岭或密林深处,然而,只要听闻有新资源的线索,郑少泉便毫不犹豫地说走就走。30余年来,郑少泉带领着团队成员走过云南、海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偏远乡村、深山丛林。这样不顾一切的“探险”,让郑少泉和团队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培育出了全世界最早熟的“三月白”,它的花期耐热,突破了夏秋季无法生产枇杷鲜果的技术瓶颈;全世界最晚熟的“香妃”,果实耐热,解决了5月、6月高温季枇杷果实易发生“落皱灼”的产业难题。他们的科技成果,将枇杷优质鲜果供应期从不到3个月延长到11个月,实现了枇杷鲜果的四季供应,龙眼优质鲜果采收期延长了3个月,社会经济效益超百亿元,推动了我国龙眼、枇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郑少泉在国际上开创龙眼杂交育种先河,主持育成全球首个杂交品种“冬宝9号”,解决了我国龙眼品种的大果与品质不能兼顾的问题。这些年来,郑少泉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不过,今年61岁的他仍奋战在科研一线,对果树的研究之路仍有“雄心”:“科学研究无止境,我们还是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创新,育种出更新的品种。”
编辑: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