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2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大屠杀”谣言直接影响八国联军侵华历史进程,顶刊发表山大学者英报谣言研究

“英国驻华公使馆被攻破、在京外国人被屠杀”,1900年,这些“坏消息”如何在欧美广泛流传开来,并进而影响联军进攻北京军事部署?其中,将印度“坎普尔事件”情节“移花接木”到北京的《每日邮报》、《每日快报》等“功不可没”。

日前,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副研究员张晓宇在历史学顶级刊物《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文《义和团运动期间英文报纸中的“大屠杀”谣言》。探讨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西方英文报纸中关于“大屠杀”谣言的传播及其影响。论文指出,这些谣言由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霍必澜等人基于不实信息传播,尽管中国官员多次辟谣,但欧美世界仍深信不疑,谣言的传播不仅煽动了西方世界的情绪,还影响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进程。同时论文还分析了谣言的生成机制及其对义和团运动历史进程的具体影响,揭示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恐怖想象。

图片

根据张晓宇的研究,义和团运动期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谣言。7月上旬,部分英文报纸发布了所谓“在京城的所有外国人遭到屠杀”消息,但并未被广泛接受。

英国驻上海领事霍必澜依据袁世凯的“谏电”和“霰电”自行推断,认为英国公使馆已被攻破、在京外国人已被屠杀,并将此报告英国外交部。从7月16日起,《字林西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报纸纷纷转载相关消息,谣言就此被当作事实传遍世界。

伦敦《每日邮报》、《每日快报》等报纸为了争夺新闻市场,鼓励其记者在细节上进行血腥杜撰,将1857年印度“坎普尔事件”中的情节“移花接木”到1900年的北京。围绕“大屠杀”谣言进行各种“再创作”,大肆渲染“黄祸论”,将种族对立推向极致。

《每日快报》刊发电报称,除克林德外,另外两名公使也被杀害,“中国首都还有外国人幸存的最后希望,已经被摧毁了。”该后随后又详细描绘“大屠杀”所谓细节,并称“我们只希望,在这些凶残的野蛮人最后的冲锋中,使馆里的男人有时间亲手杀死他们的妇女和儿童”。

《每日邮报》也刊发“大屠杀”电报,称英国公使馆已经被摧毁,所有在京外国人都被杀害,无数外国人和欧洲士兵被处决和施以酷刑。并绘声绘色地写道:“白人的孩子被叉在矛尖上,当做枪靶。”

《纽约时报》基本全文转载《每日邮报》的电报,并在情节中糅合男人们在死前先杀妻女以免受辱的桥段。

图片

以风格谨慎著称的《泰晤士报》,也对所谓“大屠杀”消息予以确认,表示英国议会副国务卿布罗德里克的有关声明证实“女王陛下政府对在北京的外国人群体的安全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并公布了“遇难者”名单。英国圣保罗大教堂筹备于7月23日上午举行追悼会,英国首相、上下两院议员将全部出席。

追悼会在最后一刻戏剧性地喊停。此时,英国政府获悉了美国驻华公使康格(E. H. Conger)密码电报内容,表明“大屠杀”可能只是个谎言。8月14日公使馆解围后,生还者看到自己被“生祭”的过往,心情颇为复杂。

虽然以盛宣怀和伍廷芳为代表的中国官员频频辟谣,呼吁总理衙门与公使馆接触,间接促成公使馆外半个月的“休战”,但欧美世界对谣言深信不疑,呼吁对中国进行报复。尽管北京公使馆最终解围,但谣言已然完成了其在西方世界煽动情绪和开展战争动员的功能,不可逆转地影响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进程。

《上海泰晤士报》编辑高文(T. C. Cowen)于1902年1月18日发表文章《上海骗子》,明确指认“大屠杀”电报细节的炮制者:“备受关注的‘大屠杀’电报于7月7日左右发表在伦敦的《每日邮报》上,由化名西尔维斯特(Sylvester)的萨尔特(W. Sutterle)和邓肯(Cheney Duncan)从上海发出。萨尔特和邓肯同受《每日邮报》临时聘用……正是萨尔特和邓肯共同编造了许多关于所谓‘大屠杀’的可怕细节,并将这些细节传送到伦敦。《每日邮报》接受这个故事……这就是‘大屠杀’电报的来源。”

“大屠杀”电报大大降低了英美驻上海记者群体的公信力,他们得到一个侮辱性的称号:“上海骗子”。1901年12月,英国《圣詹姆斯预算周刊》(St. James’s Budget)讽刺驻沪记者发回的报导完全不可信:上海还有真相吗?

谣言危机过后,中国官员伍廷芳疾呼,那些因听信“大屠杀”谣言而叫嚣报复的人,现在应该勇敢地出来公开道歉,否则“就会让整个中华民族遭受十足的不公正”。

盛宣怀致电上海领事团领衔领事、葡萄牙驻上海领事华尔戴(Joaquin Maria Travassos Valdez),称《字林西报》所载之所谓武昌清军大炮对准汉口租界的报导纯属“播弄是非,可恨之至”,“足以摇惑人心”,要求华尔戴立即传令该报纸更正。

前苏松太道蔡钧上书两江总督刘坤一,呼吁在上海设立西文报馆,与洋人论战,争夺舆论阵地。他认为,庚子事变中“中国竟无西字报章声明此意”,“徒令外人訾我为野蛮而莫知能辩,殊可痛也”。

张晓宇论文指出,相较而言,中国人自己为此事发出的声音,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大众新闻记者 李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