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大学生作为各类返乡人群中的关键力量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对河南乡村(县城、乡镇、村)籍近3000名大学生群体返乡意愿情况调研发现其有如下特征:整体返乡意愿低、熟悉乡村振兴政策的比例低、政府帮扶政策力度不够、大学生期待薪酬就业能力与乡镇村现状不符、企事业单位为愿意返乡大学生的首选等特征。结合现状特征,提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立法、县乡镇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应大力引入乡村振兴模块、政校合作激励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挖掘运用好乡村贤人能人充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调研基本情况
在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是乡村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任务。为准确掌握在读乡村大学生(户籍地为县城、乡镇、村的大学生)返乡意愿,利用线上问卷和河南省6县(县级市、区)线下实地问卷调查,共收回线上线下2959份问卷,样本覆盖985、211、双一流(非985、211)、普通一二本、高职高专等所有层次高校,各层次院校样本数量均衡。
在接受大学生返乡意愿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生占62%,女生占38%。从年龄层次看,90后占55%,00后占45%。从户籍居住地看,农村占28%,乡镇占23%,县城占49%。从就读院校来看,就读于高职高专占7%,普通二本占14%,普通一本占19%,双一流大学占60%。从学历层次上来看,专科占16%,本科占50%,研究生占34%。
二、大学生返乡支持乡村振兴的特征与困境
(一)大学生群体较少倾向于返乡就业
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依次是二线城市(45%),三、四线城市(26%),一线城市(22%),直接返乡(县城、乡镇和农村)(7%)。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乡村振兴政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明显变化,但仅9.91%的大学生知道并很清楚乡村振兴战略。客观条件上,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较多大学生选择了既满足了自己薪资预期也能满足生活配套需要的二、三、四线城市。
(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及返乡的相关工作“服务力度”不够
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的意见显示:52位大学生提到了现有政策帮扶力度不够的问题,建议从增设岗位、岗前就业培训等方面抓起,提出希望从医疗生育、住房、税收、就业补贴、提升薪酬水平等方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的人数为26人、22人、5人、41人、33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级政府是大学生返乡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主要执行和推动者,乡村振兴的建设不应停留在喊口号上,政府工作并未有效深入到有返乡意愿的大学生中去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家庭禀赋、个人特征对大学生返乡意愿有显著影响
调查对象学历从高职高专到博士研究生,来自985和211院校的学生通常学习技能更强,政府给这些院校的学生抛出的橄榄枝往往也更具有诱惑力。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家庭禀赋会转化为他们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处于较高职业阶层的父母一般眼界开阔,能将更多的资本转化为教育优势。家庭禀赋及个人特征对学生是否愿意返乡影响显著。
(四)公众对乡村就业的认知会降低大学生返乡意愿
深入调查发现有意愿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中,排名前三的原因是:城市就业压力大,占18.5%;家乡人才缺乏,占14.7%;政策利好,占13.4%。其中预期通过选调生等政策作为跳板进入事业单位约占总人数的37%,鲜少有人选择返乡就业或自主创业。传统观念中,农村学子通过高考“跳出农门”,在亲朋好友的眼中衡量他们最终是否成功的标志是能否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买房并在城市扎根。即使是退而求其次返乡,约37%的大学生预期返乡的前提也是能够在乡镇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得到一份稳定有前途的工作。
(五)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薪资期望与乡村现状不匹配
分别有80.3%的本科生、67.8%的专科生和73.4%的研究生期望薪资为5000~8000元。其中本科生群体中选择8000元及以上薪资的学生占比为27.7%、专科生期望薪资8000元以上的占比22%,均远高于研究生的9.1%,出现了就业能力和期望薪资并不匹配的情况。现实中只有少数乡村能够提供月薪8000元的工作岗位,预期与现实的落差也会打消大学生在乡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三、经验借鉴
日、韩等国的农村振兴战略起步较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刺激人才从城市回流,日本政府分层次统筹规划构建了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从法律制定、政策支持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三个方面推进农村人才培养工作。
日本的人才振兴经历了从补助金到补助人的战略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补助金展开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流程严格且缺乏灵活性,导致乡村建设了许多非必要设施。20世纪90年代后,城乡间的交流转向以人为主,最初以城市对乡村的单方面观光消费为主,这种交流方式极易引起疲劳。21世纪以后更注重城乡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动,在与村民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将补助金转向补助人,设立了乡村支援员和乡村支援队等制度,分层次细化工作引导人才融入乡村社区。截至目前,日本支援的大多数人才在任期结束后继续从事乡村振兴事业。
韩国从教育、青年帮扶、协助定居等方面完善人才归村政策帮扶,积极促进青年返乡代替老年人留守农村,利用多方位的政策倾斜将乡村打造为青年人的梦想“孵化器”。如在“新村运动”中设置不同层级的培育目标和培训内容,主要支持农业劳动者返乡定居,随即颁布的《归农归村综合方案》将韩国回归农村的队伍人数规模拉至新高,最终呈现出以新村运动指导者为中介引发村庄内生动力萌芽的过程。农民群体的“自力更生”和在乡经济能人的“指导”保障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对策建议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要义所在,要破解乡村振兴中出现的难题必须突破以往人才吸引模式,形成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格局与规划。结合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涵,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进立法是基础。在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探索推动大学生返乡有关立法,增加目标导向的稳定持久性,对大学生群体的类型、地位、权利义务等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要立足各乡镇实际状况,借鉴混合立法经验,在地方上大胆探索地方特色立法,实现法律的特殊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二)县乡镇政府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构建乡村振兴意见反馈渠道,积极听取来自不同群体的意见,专人负责定期整理汇总解决,结合现实所需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明确福利待遇,提升乡村振兴中大学生作为精锐人才的主体地位,多方面提升返乡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
(三)高校尽快更新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有效引导并更新传统就业观念。为避免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建议高校在就业教育的课程中加入乡村振兴教育,方便大学生在就业前对乡村振兴有一个深入且全面的认知,提供更多选择。引导大学生建立多元化就业思维,突破传统就业观。将大学生返乡就业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高校考核体系,用直观的指标衡量高校工作执行力度。
(四)对实际返乡支持乡村振兴的学生,政校应协同支持鼓励。如政校合作提供实践基地或者专项基金支持,基金的来源可以是相关拨款、校友捐赠,也可以是高校经费。另外,对该群体中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的授予奖学金,用于创业实践。
(五)“软硬兼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在完善基础配套建设等“硬件”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软环境”。在信息发达的自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优势,如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积极推广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改变大学生群体乃至社会对乡村就业的固有“偏见”,引导提升社会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认同感的同时培养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六)挖掘运用好乡村贤人能人,充分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注重返乡大学生的研修和培训,建立乡村振兴研修培训学校,以乡村企业家、乡村能人、技术人员、知名人士为培训师资队伍,引导返乡大学生参与乡村规划并付诸实施,有效激发人才的主体活力,推选、评选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代表个人、企业和村组集体,给予资金支持,吸纳先进个人、典型企业和村组负责人走进研修培训学校,实现正向反哺。
【作者:曹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刘奕辰,河南省驻马店市机关事务中心 本文系《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BJY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