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里,不少人时常被头昏、头疼困扰,记忆力也越来越差,做事丢三落四,其实这一系列恼人的症状很可能与慢性脑供血不足相关。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提醒,慢性脑供血不足犹如一颗隐匿在身体内的 “暗雷”,知晓如何预防它,对守护我们的健康极为关键!
一、了解慢性脑供血不足
人体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且高速运转的机器,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输送氧气与养分,维持正常运转。一旦大脑血液供应长期处于一种 “入不敷出” 的状态,就形成了慢性脑供血不足。
它多是因为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是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使得流向大脑的血液 “通道受阻”,流速放缓,大脑 “吃不饱”,各种不适症状便接踵而至。
二、生活习惯是关键防线
1、规律作息:熬夜堪称大脑健康的“杀手”。夜晚本是身体各器官包括大脑休息、自我修复的时段。长期熬夜,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紧张状态,会打乱脑血管的正常节律,加重供血负担。
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前远离电子屏幕,泡个热水澡、喝杯温牛奶,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大脑在沉睡中焕活。
2、适度运动:久坐不动,身体血液循环也跟着 “犯懒”。而适度锻炼,像是散步、慢跑、太极拳这类有氧运动,能促使心脏有力搏动,加速血液循环,为大脑 “泵” 去更多新鲜血液。
每周抽出至少150分钟,分散到3-5天进行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大脑供血状况会逐步改善。
3、合理膳食:高盐、高脂、高糖食物是血管的 “甜蜜陷阱”。它们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让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
日常饮食要以蔬果、全谷物、低脂蛋白质为主,多吃点芹菜、洋葱这类有助于降血脂的蔬菜,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减少油炸、糕点类食物摄入,保持血管的通畅与弹性。
4、管控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 “三高” 是引发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高危因素。血压长期居高不下,会冲击血管壁,损伤血管内皮;血脂异常,血液中脂质堆积形成斑块;高血糖则让血液愈发黏稠。
所以,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务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指标。把血压稳定在合理区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控制达标,血糖平稳,就是给大脑供血通路 “清障”。
5、精神减压别忽视
长期精神紧绷、焦虑、压力大,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让血管收缩,大脑供血随之减少。
学会给自己 “松绑”,培养兴趣爱好,工作间隙伸伸懒腰、冥想片刻,周末投身于大自然,爬爬山、逛逛公园,让身心舒缓放松,大脑的血供也能在平和氛围里回归平稳。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预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贯穿生活点滴的长期 “保卫战”,从生活细节处着手,管理好身体与情绪,就能为大脑营造稳定且充足的供血环境,远离头昏、头疼、记忆力衰退的困扰,拥抱活力满满的生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龙映山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