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1月14日讯(记者 余健平/文 沈威/图 杨希/制图 通讯员 林江琳)1月13日,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控制性工程刘五店航道桥锚碇最后一个钢沉井顺利浮运到位。至此,刘五店航道桥锚碇基础“四大金刚”全部就位,大桥“基石”全面形成,具备大干快上条件,为保障厦金大桥(厦门段)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在5艘大马力拖轮牵引和助推下,1.68万吨钢沉井跨越85海里抵达施工水域
85海里海上大挪移 1.68万吨“金刚”到位
刘五店航道桥是厦金大桥(厦门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1948米,为五跨连续三跨吊组合桥塔平面缆悬索桥,主塔高178.1米,主跨928米,是福建省内最大跨径桥梁,也是福建省首座全离岸式海中悬索桥。锚碇是悬索桥的重要受力构件,依靠其巨大的重力、摩擦力拉住主缆,通过吊杆连接主缆和桥面,从而承载起桥面以及车辆的荷载。刘五店航道桥采用国内首创设置式锚碇钢沉井结构,分别位于东、西主塔后方,每个锚碇又以两个分离式钢沉井为基础。钢沉井相当于大桥的重要“基石”。
1月12日上午9时,这个重约1.68万吨的钢沉井从泉州船厂拼装基地出坞,在5艘大马力拖轮牵引和助推下,沿湄洲湾海域进入泉州主航道,以平均3.5节的速度浮运拖带,历经29小时海上“大挪移”,跨越85海里,成功抵达厦金大桥(厦门段)施工水域。
预计用3天“落地生根”连接沉井的系梁将开工
与东锚碇钢沉井相比,西锚碇钢沉井高度更高、重量更重、迎风面更大、浮运拖航速度更慢,加之沿海冬季寒潮大风盛行,施工“窗口期”稀少,钢沉井出坞难度、风险大增。厦门路桥工程公司统筹中交二航局、中交一公局等施工单位,研究制定钢沉井浮运拖带安全保障方案,组织召开评审会,多次进行细致模拟推演,并联合厦门、泉州海事局、海洋预报中心、引航站等单位,多方协调沟通,制定全方位护航措施,为沉井成功出坞浮运创造有利条件。“钢沉井到达锚位之后,将由八根缆绳将它调整到准确的姿态上,再注水下沉至基坑。”厦门路桥工程公司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A1标段项目经理陈振福介绍,这一过程受制于风力、浪高、潮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预计耗时3天左右。下沉后,项目将同步进行钢沉井封顶混凝土的浇筑和连接两个钢沉井之间的系梁施工。
工程揭秘
海底“挪高楼”
建大桥也如同建造万丈高楼,基础稳固是重中之重。
刘五店航道桥规划了两个锚碇,分别位于航道桥的东、西两侧,每个锚碇都采用两个独立分体的钢壳沉井基础,全桥共有4个沉井。东西侧锚碇基础地质呈现“东硬西软”状态,这导致西侧锚碇的基坑开挖深度和开挖量剧增。
西锚碇锚位泥面到基坑底深度超25米,相当于近10层楼高,从海平面至基坑底的水深达42米。项目需要在无围堰的海底深处先开挖清理出一块“倒四棱台形”区域,再进行混凝土换填,最后将钢沉井稳稳放下,让锚碇扎根海底,为大桥筑牢根基。中交二航局厦金大桥(厦门段)A1标段负责人郭万中说:“清理土方量达到122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42个标准奥运会游泳池,这样的规模,恰如从海底挖出一座10层的高楼。”
然而,西锚碇所处地质条件复杂,严重阻碍工程进展。项目团队结合不同地层的地质差异性,制定出一套分段、分条、分层作业方案,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外科手术。经建设者们7个月艰苦奋战,这座海底高楼如同“愚公移山”般被一点一点挖出,创下海域沉井基坑无围堰状态下开挖深度、开挖面积、开挖方量三个国内之最。
基坑“绣云锦”
而后的基坑填换过程,要求每一方混凝土都精准无误地到达点位。西锚碇两个沉井基坑换填经过24小时不间断施工,各用时10余天,28排共224个浇筑点位的混凝土完成浇筑,西锚碇沉井基坑混凝土成功换填。这一过程中,就像在每个点位上精细绣制海底“云锦”,建设者们如同绣娘一般,一针一针地将“点位”绣密实、绣平整,进而为后续下放的钢沉井奠定坚实根基。2万余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刷新了国内无围堰条件下混凝土浇筑方量的新纪录,创造了又一项“国内之最”。
开挖和换填的基坑如同坚实的“手臂”,托起钢壳沉井,成为大桥的坚实后盾。
项目名片
厦金大桥(厦门段)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起于厦门本岛,终点设互通接入翔安机场,同步建设翔安支线,路线全长约19.6公里,其中主线长约17.34公里,翔安支线总长约2.27公里。厦金大桥(厦门段)是落实“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成通车后将与翔安机场、厦金航线共同构建起对台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成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为海西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数说“金刚”
长、宽、高分别为66米、48米、43.7米(含围堰9.8米)平面面积约7.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高度相当于15层楼高总重量约1.68万吨约相当于1万辆家用小轿车的重量形如“海上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