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滇重楼:雪山下孕育出“植物抗生素”(道地药材巡礼·云南篇)

本报记者 熊 建 杨文明 王美华

图片

和坤然扒开土层,露出滇重楼的嫩芽。本报记者 王美华摄

图片

这是滇重楼的果实,红润可人。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片

在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工人把滇重楼卸下来,堆得整整齐齐的,准备送入车间加工。本报记者 王美华摄

图片

在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把机器加工好的滇重楼切片进行分拣作业。本报记者 熊 建摄

到云南丽江,上玉龙雪山,是很多游客的必选项。事实上,在丽江,还有一种中药材,颇值得一看。这就是滇重楼。

进入本世纪才被驯化的滇重楼,有“植物抗生素”“外科之至药”的美誉。作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滇重楼以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疔疮痈肿、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滇重楼的作用日渐凸显。

云南滇重楼产量占全国重楼药材产量的80%以上。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道地药材,本报记者日前赶赴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进行调研,看看这味“高原猛药”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土是夜潮土

丽江市区及周边的平均海拔约为2400米。老中医都知道,高海拔产出的中药,其作用相当猛烈。滇重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玉龙县近年来重点推广种植的中药材品种,种植农户遍布全县16个乡镇。

在玉龙,和元伟是个“名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认识他。走到哪里,都有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和元伟是玉龙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管理股股长。学农出身的他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30多年。滇重楼的事儿,问他就对了。

在和元伟的指引下,记者在太安乡太安村见到了杨万军。他家种有8亩滇重楼,其中一亩就在自家院子后头的地里。阳光晴好,撩开黑色遮阳网,记者看到地面上一片光秃——滇重楼在哪里?

“现在是冬天,滇重楼地上的枝叶已经枯萎了,但地下根茎还在缓慢生长。”杨万军说,滇重楼一般5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每到冬天会出现倒苗,茎叶会枯萎倒掉,然后进入休眠期。整个冬天它基本“睡”在土壤里,这样不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冻死,到来年春天才会出苗。

蹲下来一瞧,滇重楼藏身的土埂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松针和羊粪。“这是为了给土壤保湿,也有利于防治杂草。”杨万军说,滇重楼喜湿,惧霜冻和阳光直射,要求土壤疏松,要特别注意松土、除草,他施的肥大多是农家有机肥。

从地上抓起一把土,不同于云南常见的红土,这是黑土,感觉很潮很松软。“这是夜潮土。”和元伟说,白天太阳晒着时,表土是干的,经过夜间回潮,早晨表土是潮湿的,所以叫夜潮土,特殊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使它成为优质的农业土壤,“滇重楼既怕干旱又怕积水。土壤含水量过低,易造成茎叶失水,根茎干枯;过高则容易发生病虫害,根茎腐烂。夜潮土最适宜滇重楼。”

苗是致富苗

同在太安村,63岁的和坤然种有3亩滇重楼,主要为了卖种苗。“滇重楼的种植周期太长了。一般需要三四年育苗,五六年成长,共需要8到10年才能入药。”和坤然说,为了降低风险、快速回本,他家的小重楼苗培育3年就出手。“现在一株重楼苗能卖5毛到1块,最贵的时候能卖四五块钱一株。等它们再长大一点,今年七八月份就可以卖了。”他说。

和坤然说着,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扒开几捧土,一棵棵小小的新芽就冒了出来,“倒苗以后就会长出新芽头和新根须。”展示完毕,和坤然用土重新覆盖住嫩芽。

“周期长、成本大、管护要求高,这是药农对滇重楼种植的共识。”和元伟说,一亩地仅种苗成本就高达四五万元,加上土地成本、设备材料、管理维护、肥料农药等费用,使得滇重楼种植平均每亩投入不低于5万元,一般3年以上才能产生回报。

前些年,在一路看涨的市场行情下,预期回报丰厚,药农们愿意在这上面投入资金和精力。近年来,随着滇重楼种植面积的扩大,价格有所下行。

和坤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年下来,3亩地一般能培育60万—70万株苗,以每株0.5元算,3亩地能卖30多万元,扣去种苗成本、人工费约10万元,一亩地一年纯收入大约2万多元。

这些年,靠着滇重楼为主导的种植业,太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村民都建了新房、买了新车。“滇重楼种下去,村民生活好起来。所以我常说,产业一兴,农村就活了。”和元伟说。

目前,“玉龙滇重楼”已经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全省60%以上滇重楼种子种苗出自玉龙。当前,玉龙最大的滇重楼育苗基地是云南白药集团建设的太安种植基地。

野生变家种

在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种植基地见到周培军时,他正在地里忙活。一年里除了休息日,周培军大部分时间泡在基地里,与团队成员协力开展中药材引种驯化、扩繁及品质评价等相关研究工作。年纪轻轻,但他的脸庞已经晒出了高原红,猛一看,跟当地纳西族青年,别无二致。

“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种子需要大约2年才能出苗,而且出苗率很低。”周培军介绍,为破解种苗瓶颈,云南白药集团加大研发力度,建立种子育苗技术体系,将种子出苗率从20%提高到90%以上。

漫步在太安种植基地的种植技术创新示范区,可以看到众多道地药材的园圃,滇重楼也位列其中。“重楼属植物种类比较多,为了全面开展研究,同时防止品种灭绝,我们建成了保存126种滇西北道地、特色药材的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圃。种源方面已经开展繁育研究的主要品种有15种,尤其是重楼,持续投入20余年,收集了23个品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活体种质资源库。”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群总监、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成金介绍。

事实上,滇重楼从野生到家种,是在本世纪初才实现的。

传统重楼药材来源全部依靠野生资源,而重楼的生长周期较长,导致重楼野生资源一度濒危。云南白药从2001年开始驯化野生重楼。在2005年,滇重楼野生驯化栽培成功。2016年,滇重楼种苗供应量超过1亿株。

2019年,云南白药启动了“滇重楼同心计划”,在全省范围内优选了10家种植规模大、管理技术规范、位于最佳种植区的滇重楼种植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为其提供优良种苗以及技术支持。“我们按统一标准,推行滇重楼订单化种植,构建闭环生产体系。”杨成金说。

抗癌添新军

重楼的叶子围绕茎秆而生,多为两层,加上其顶生的花,共为三层,就像一座三层小楼,故得名“重楼”。重楼又名“蚤休”“草河车”“三层草”“白甘坠”“独脚莲”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用历史悠久,向来被誉为蛇伤痈疽之良药。《滇南本草》首次以“重楼”作为正式药名记载,并奉为“外科之至药”。

俗谚说:“是疮不是疮,先用重楼解毒汤。”在丽江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朝丽看来,滇重楼作为一种消肿解毒的药物,非常好用。“通常临床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方式。中医认为凡是热毒炽盛的疮疡都可以使用滇重楼来治疗,有时候蛇伤也需要使用。”她说,“在内科上,我们多用来应对热毒症状,包括腮腺炎、乳腺炎、甲状腺肿大等。”

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滇重楼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中医是根据药物的偏性来治疗疾病。滇重楼的使用,在某种层次上也属于以毒攻毒。”陈朝丽说。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重楼属植物中包含的各种类型的化合物有320多个,涵盖甾体皂苷、黄酮、三萜皂苷、胆甾烷醇、植物甾醇、C-21固醇、昆虫过敏激素和其他次级代谢产物。而重楼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甾体皂苷,具有抗肿瘤、止血、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重楼还能抗肿瘤?“这取决于辨证应用。在癌症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时,我们需要使用重楼、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等药物,它们清热解毒散结的效果很好。”陈朝丽说,

截至2022年,重楼相关中国专利申请共3600余项。在医药领域内,重楼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较多,包括抗肿瘤和抗癌514项。可以看出,随着重楼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各界的主要关注点已经从传统的止血、抗菌消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抗病毒等创伤性领域,扩展到抗肿瘤领域。未来的抗肿瘤战场上,滇重楼将一展身手。

最后,陈朝丽提醒,重楼为寒凉之品,体虚、无实热者、孕妇还须慎用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