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刚行至红河州元阳县南沙镇,就来了个近乎180度的大转弯。眼前的道路突然变得狭窄,穿山隧道一个接一个,S弯一弯又一弯。颠簸2小时后,被称为“中国山顶第一县”的云南省绿春县终于在眼前变得明朗。这座小城的国境线长153公里,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接壤。
“戈奎乡是哈尼歌舞、饮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些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座‘世外桃源’。”还没等缓过神来,热情的戈奎乡虾巴村哈尼族村民便拉着一行人参观起了村子,言语间满是自豪。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座藏在深山里的村庄,每年能吸引上万人前来打卡。“一切都是因为沪滇协作。”戈奎乡宣传委员赵丽娜说。
党建引领,“荒田”变身农文旅热土
在哈尼语里,“虾巴”意为“荒田”。
“名副其实。”赵丽娜介绍,虾巴村全村28户145人。过去,这里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村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主干道两旁堆满了杂物。虽然自然禀赋条件好,但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后山逐渐成了一座荒山。
2022年,绿春县委常委、副县长,上海长宁援滇干部黄伯运来到了这里。得知村里想修一条路,望着眼前一片大好风光,一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闪过:“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与其隔靴搔痒,不如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村,化资源为资产,带动全村人民共同致富。”
说干就干。在沪滇协作的支持下,虾巴村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腾退建设用地5.8亩。同时,邀请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参与乡村示范项目规划,一家一户地征集改造意见,并投工投劳480余人次,掀起“我的家乡我建设”热潮。
如今,走进虾巴村,垃圾堆变成了停车场,原本泥泞的道路变成了平整的硬化路,两旁的墙画时刻讲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哈尼族特色文化,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别墅”。
依托“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要素同构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沪滇协作也投入资金建设森林徒步栈道及生产便道1200米、虾巴渔场50余亩、虾巴农场450余亩,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梯田景吧、生态茶吧、茶园烤吧、“长街宴”氛围体验区、音乐餐厅等文化旅游设施,打造村内微菜园、美丽微庭院等“微景观”。
为了守护好村容村貌,虾巴村还探索建立了党员带群众“1+N”联系管理模式,叠加“十户联动”网格,形成“双网格”管理体系,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从“单一务农”向“文旅服务”转型。
“来到这里的那一刻,我就认定了这里。”昆明润达天下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祥仿说。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一片生态基地,跑遍了云南各个角落,要么体量过于庞大,要么条件不够成熟,始终无法如愿。在沪滇协作的牵线搭桥下,他来到了虾巴村,成立虾芭时光生态有限公司,成为整村运营主体。
“虾巴村就是浓缩版的元阳梯田。我本身对上海就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大学导师是上海知青,每年的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也都积极参加。如果没有沪滇协作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不会如此高效地完成签约。”王祥仿说。
攥指成拳,合力实现“三方共赢”
事实上,在虾芭时光入驻之前,已经有不少企业盯上了这块“宝地”,有些甚至率先开荒垦地,种起了黑老虎、赤松茸、树莓等高经济价值作物。思虑再三,虾巴村村委会基于调研做出了决定——与其分散力量,不如攥指成拳,从“自家零散发展”迈向“全村抱团发展”,通过高标准、统一化的“打包经营”,推动农文旅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提质增效。
党建再一次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党组织+合作社”,虾巴村流转土地460余亩,由虾芭时光整体规划并开发建设,目前共打造高标准八角园260余亩、黑老虎采摘园100余亩、树莓采摘园50余亩、稻花鱼养殖场50余亩,提高了农文旅趣味性,也让群众实现地租、务工收入、产业收入“一地多收”。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更好地打开上海乃至全国市场,虾芭时光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联合提供农技指导,并引入了朱有勇院士工作站,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哈尼梯田上。
“在沪滇协作的推动下,我们还在稳步提升虾巴村的旅游承载能力,打造景观民宿、星空民宿、太空舱、餐饮等服务保障设施,力求为每位游客提供多元化的选择,让他们留下难忘的回忆。”王祥仿说。
困难总是不期而遇。由于虾巴村的土壤为土石混合体,酒店所处的位置又是滑坡带,“治土”成了第一要务,“往往地下的工作是地面工作的好几倍”。同时,由于太空舱必须整体搬运,而村庄道路又不够宽敞,施工难度陡增。
“后来,我们想尽了办法,共花费4天,用了4台吊车接力,才把2个太空舱安装到位。”王祥仿说,一期工程计划要完成6个太空舱的组装,“成本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辜负沪滇协作和全体村民的信任。”
现在,位于虾巴村村口的虾芭时光景观民宿已然落成,大部分房间均配备了落地窗,身处其中,梯田在脚下,青山在眼前,云雾和百花环绕在身边,仿佛“人间仙境”,吸引了不少外省市游客甚至越南游客前来。在此过程中,虾芭时光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力,聘用一对哈尼族男女担任主播,向全国观众传播哈尼族文化,推介虾巴村。
“直播有时在村里,有时在梯田里,有时在栈道尽头的悬空观景台上。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原汁原味的哈尼族生活的魅力。”哈尼族小伙、主播阿希说,已经有不少人在观看直播后组团前来。每每遇上“粉丝”,他都会热情地化身导游,并为游客献歌一曲。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感觉这里山清水秀,空气特别清新,可以让我们拥抱大自然,体验田园生活。”10月,岳女士报名参加了“‘虾’趣横生·巴适田园”文化农业旅游创意研学之旅,体验果园采摘、哈尼族美食、篝火晚会、民族舞文艺演出等。“回去后,我会向我的朋友推荐这里。只要有时间,我一定还会再来的。”她说。
“事实证明,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去做。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才能最终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赢’。”黄伯运说,据统计,在农文旅推动下,2023年虾巴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突破1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突破2万元。预计经过3年孵化,全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100万元以上。
激发内生动力,向更好的生活出发
随着虾巴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周边村庄的一些村民纷纷选择来到这里务工,不少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主动回到了家乡。
“譬如,这户人家的土地之前一直是一片空地。听说沪滇协作进行了整村提升,他们2023年就返乡盖起了房子,并计划将一楼打造成一间小卖部。”赵丽娜指着村子中间的一户人家说。
龙处度是土生土长的虾巴村人,也亲身参与了虾巴村的改变,心情无比激动:“我们家种八角和茶叶,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益,一年可以有近3万元收入。虽然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还是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村庄环境的维护工作中。我也希望我的儿女们能回到身边,共同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这些天,王祥仿一直住在村里,与村民们唠家常、谈心声。一个名叫“新村民”的计划在他的心中应运而生:“激发内生动力是一件长久的事,需要机制进行保障。基于沪滇协作的强大影响力,我想邀请一批上海市民成为虾巴村‘荣誉村民’,或是点对点认领一片土地、一些牲畜,或是每年抽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品味生态哈尼美食,共同推动虾巴村发展得更加美好。”
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虾巴村,将真正成为不少上海市民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