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8

评论

45

79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不能让“合成谬误”增加基层干部负担

不能让“合成谬误”增加基层干部负担

图片

半月谈评论员 孙亮全 庞明广 字强

时下,各地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基层负担明显减轻。

半月谈记者多地调研发现,随着为基层减负步入深水区,来自不同部门、条口等政策取向不一致导致的“合成谬误”,成为基层干部不合理负担的重要来源之一。半月谈记者访谈大量基层干部发现,这些“合成谬误”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谬误一:每个都不多,基层“背大锅”

一些来自部门、条口的工作任务,单个看似不多,加在一起对基层就是庞大的工作量。

每周走到河道范围,打开App,开始定位,走两公里,上传轨迹和照片——这是北方某地对村级河长的“考核任务”。一些村委会主任表示,这项工作并不复杂,相比以前,考核内容已经减少,这些措施也起到了监督村级河长履职的作用。

但受访乡村干部表示,除了河长,他们还是林长、田长、路长等,这些“长”一般是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兼任,除了巡河,他们还承担着巡林、巡田、巡路等任务要求。“虽然这些‘数字化管理’有所减弱,每个也不复杂,但加到一起任务量真不轻。”有基层干部说,防汛防火等任务肯定不会掉以轻心,设置打卡考核意义并不大。有村干部忙不过来,不得不把账号密码交给其他人“代劳”。

在治理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之前,排查居民燃气安全是一些镇村的普遍工作责任,一年需要入户排查两轮。“每轮要入户看一遍,拍一遍照,填一遍表。”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看起来不难,但是村里有539户,每一遍都牵扯大量精力,除了排查燃气,还有危房排查、食品安全卫生检查、收医保等各项工作。

谬误二:每个都没错,合起“不会做”

一些部门的规章要求等从部门角度出发并无问题,但在基层实际执行中出现“撞车”甚至“打架”。

西部某县曾对坡度较陡、群众生产困难的个别村庄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原有耕地恢复自然植被。但在去年以来开展的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中,经卫星图斑执法检查后,这些已搬迁的村庄被列为整改对象。当地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恢复陡坡粮食种植。当地干部苦笑道:“陡坡种粮收成,远远不及整改投入。”

西部某省一段时期曾开展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原本是为了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但由于方案设计不周全、流程把控不到位,出现有的社区一天要接待七八个单位扎堆服务的情况,社区干部为了照顾到前来报到的单位,不得不专门为每个单位“量身”策划活动,让上级领导干部来到社区“有事可做”。有时社区干部没招了,只能统一安排捡垃圾活动,各个单位的干部职工轮番进社区,竟出现“垃圾不够捡”的尴尬景象。

图片

听谁的?傅晓宁 画

谬误三:人人都努力,效果“低预期”

在落实工作任务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很努力,但是用力方向各有不同,导致最终结果难达预期。

近期各地正在积极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清牌减事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除了规定的几块牌子之外,村级悬挂的其他牌子基本都被摘下,一些村子对重新梳理出的不应由村里开具证明事项也明确不再开具。

这两件事情中,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努力为乡村基层减负,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在努力保障其规章、内控措施等顺利执行。比如学生贫困证明,虽被列入清理清单,但一些村依然开具较多。北方一省协调省内教育部门与民政部门后,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等只需查询低保、脱贫监测等信息即可,不再向学生索要证明,但在省外就读的学生依然要回村开贫困证明。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村干部将摘下的牌子放进了储藏室,并不敢扔掉,“怕有上级部门来检查,到时再挂上”。半月谈记者看到,其中一块摘掉的牌子为“交通安全劝导站”。当地村干部说,这个“站”要求村里安排专人负责,每天上传20张劝导交通违法的照片,完成者每月可领300元补助,但是这个村常住人口只有100多名,完成任务并不现实。一些来自部门的基层干部说,按照他们系统的内部考核,一些服务需要进村,有阵地、有牌子、有人员、有服务等都是常规考核内容。

谬误四:上级一句话,拆解“乱加码”

一些地方和部门习惯当“二传手”,沉迷于开会安排、发文执行的“路径依赖”,“层层加码”机械拆解任务。

不久前被通报的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违规开展创建示范活动显示,2023年长春市教育局在不具备开展创建示范活动权限情况下,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并将上级单位“两年一创建”的频次加码为“一年一创建”,将上级单位下发的98项评价指标层层分解为179项打分标准,导致有的申报学校准备了约1000项评审材料,给基层学校增加负担。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武汉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和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副教授白利友等专家分析表示,政策取向不一致产生的“合成谬误”“分解谬误”是导致基层出现“无可奈何”形式主义的重要原因。

他们认为,要解决上级集中“穿针引线”、基层“塞车堵路”问题,重点须统筹好政策的一致性,从上级层面加强政策制定的整体规划,最大限度减少政策间的摩擦、内耗甚至掣肘。同时,削减短期化、机械化、指标化甚至极端化的刚性考核,赋予基层因地制宜的政策创新空间,提升基层治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