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76期
16岁那年,我踏入粤剧这行,从此便与它相伴相随。岁月流转,我在深港两地的舞台上多次演出,两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粤剧让我的人生变得五彩斑斓。如今我虽退休,但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和电视荧幕上。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香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港之间天然的“文化纽带”,希望未来能通过深港两地携手合作,让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冯刚毅
出生于1947年2月,广州人。粤剧名演员,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深圳市粤剧团领衔主演、副团长,第六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深圳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专家”称号、深圳市“文艺名家”称号。
壹
每年,我们粤剧团都会到宝安县各个村子巡演,深受欢迎。
从耳濡目染到粤剧生涯的初始
我出生于广州,因母亲在广东中山黄圃镇任教,我便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那时,姐姐是文工团的花旦演员,我经常去看戏,耳濡目染下也迷上了戏曲。13岁那年,我第一次穿着戏服登台演出,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心里特别激动。到了16岁,惠州博罗县东乐粤剧团到中山黄圃镇演出,刚好缺人,就把我招进了团。
那时候唱戏的人,男的都想唱文武生,英俊潇洒、高大威猛。但我体型瘦弱,不宜多练武功,所以自定走小生行当之路。尽管如此,我对粤剧的热爱丝毫不减,每天除了演出,剩下的时间几乎全用来练功。唱、念、做、打,反复琢磨唱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虽苦却乐在其中。
后来没多久,剧团被合并,听闻有些人员要被辞掉,我正担心自己的前途。就在这时,宝安县粤剧团的胡作均老师找到我,问我想坚持演戏还是改行,我当然想演戏。于是在1965年,我又幸运地被调到宝安县粤剧团。
当时的宝安县是边防地带,经济条件较珠三角内陆差一些,但我并不在意,只要能在粤剧团学习就心满意足。那时粤剧在宝安县极为盛行,是当地百姓最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每年,我们粤剧团都会到宝安县各个村子巡演,深受欢迎,这也让我对这片土地和这份事业更加珍惜、充满感情。
每日苦练嗓子
为日后打下基础
1970年,宝安县粤剧团解散,大部分演员被分配到砖厂、酒厂、糖厂等单位工作,我则被调到宝安县宣传队。正值全国掀起现代戏热潮,宣传队安排我出演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一角。京剧对嗓音要求极高,我不得不加倍练习发声技巧。
那时附近有一个工人文化宫,是我每天练嗓子的地方。记忆最深的一次,我起床后,天还没亮就出门练声,但到文化宫的湖边一看表,竟然才凌晨四点。我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开练。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尽管辛苦却很难忘。
当时我的基本功比不上其他演员,唯有在小生表演和唱功方面下功夫,多听、多学习借鉴前辈的唱腔和表演。同时,我结合自己条件,努力塑造不同人物性格,力求形成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唯一的优势是嗓音独特,唱腔风格与众不同。许多同行好奇我如何将真嗓与假嗓完美结合,其实正是那段勤奋练习的经历让我掌握了发声技巧,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那年我23岁,初次登台彩排《沙家浜》,站在舞台中央紧张得腿直发抖。但幸运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正式演出时,我顺利完成了所有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贰
这次在香港的演出轰动一时,香港评论界纷纷称我是何非凡的后继之人,香港著名粤剧演员新马师曾看罢,盛赞我的演绎“神似凡腔,胜似凡腔”。
改编《情僧偷到潇湘馆》
为赴港演出做准备
1974年,宝安县重新组建粤剧团,我回归粤剧团。1979年,深圳撤县改市,宝安县粤剧团也改为深圳市粤剧团。
1979年,我们团在广州首演《鸳鸯泪洒莫愁湖》,我演主角多情公子徐澄。该剧一上演,就受到观众欢迎,后来连续演了300多场,每场都爆满,有些热心观众还亲手煲糖水送给我喝。其间我们还邀请了香港的记者和著名演员文千岁、梁少蕊夫妇来深圳戏院观看演出,他们看完都说我很像香港的何非凡。何非凡是当时蜚声粤港澳的著名粤剧文武生,因出演《情僧偷到潇湘馆》(广东粤剧《红楼梦》题材的一出传统剧目)而名声大震。
▲冯刚毅在《情僧偷到潇湘馆》中的演出剧照。 资料图
当时深圳市委领导希望能顺着这股热潮,将深圳粤剧带到香港,于是特邀请著名编剧家陈冠卿,为深圳市粤剧团改编《情僧偷到潇湘馆》,并让我出演其中的主角“贾宝玉”。犹记得我们在东莞石龙镇戏院演出时,陈冠卿老师就在戏院二楼通宵改剧本,其中有一段“袈裟恨”就是专门为我创作的。
剧本改好后,市委领导专门跟我们主创团队开了一次座谈会。由于剧团初次去香港演出,人生地不熟,特别担心演出失败。领导问我:“是否有信心完成演出任务?”我该怎么回话呢?一想,此行主演剧目是《情僧偷到潇湘馆》,即想起有不惧艰辛的苦行僧,便表示为完成任务我也甘为执着磨炼的苦行僧。我们不分昼夜,紧锣密鼓地精排细练,力求能顺利完成这次演出。
首次赴港演出大获好评
1982年,深圳粤剧团带着新版《情僧偷到潇湘馆》赴港演出,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到香港表演。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许多电影和粤剧作品通过一台小小的电视传到深圳。作为学艺之人,香港一直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亲身前往观摩与学习。
我们在香港连演数日,每场都座无虚席。我前几天都忙于表演,直到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才得空和刚认识的热情观众一起夜游香港。当时已是深夜,我们刚搭上了一辆双层巴士,司机就提醒道:“这是最后一班车,不会往回开了。”但我毫不在意,坐在巴士上层,迎着晚风,尽情欣赏香港的璀璨夜景,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这次在香港的演出轰动一时,香港评论界纷纷称我是何非凡的后继人。香港著名粤剧演员新马师曾看罢,盛赞我的演绎“神似凡腔,胜似凡腔”。
当时,粤剧在深圳可谓占据主流,过年过节看大戏是许多老深圳人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深圳市粤剧团已经名声在外,不仅在两广各地受到热捧,还曾往上海、北京,甚至进入中南海演出。
叁
通过这样的跨地域文化交流,我们不仅拓宽视野,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深刻感受到两地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深港两地加强粤剧文化交流
那次演出后,深港两地粤剧文化交流逐渐变得频繁。
还记得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深圳特别举办了两场大型粤曲演唱晚会——“香港艳华粤曲演唱晚会”和“深圳人间天上庆回归粤曲演唱晚会”。这两场晚会不仅邀请了香港著名粤曲唱家刘艳华等人前来表演,我也与深圳粤剧团的其他演员一起登台献艺。我们倾情演唱了《歌唱香港回归》《中英街前望界碑》《香江珠水共腾欢》等曲目,将我们对香港的感情倾注到一首首粤曲中。
2012年,深圳凤凰剧院重建开业,举办“凤凰剧院粤剧周”,邀请了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罗家宝,香港粤剧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罗家英、汪明荃,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粤剧理论研究博士梁沛锦等众多粤剧界名家。“凤凰剧院粤剧周”的演出不仅在深圳受到欢迎,在香港出售的套票更是供不应求。
我们常借此机会聚会,分享演出经验和心得。同时,香港的艺术家们也给予了我们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如在《胡不归》《梁祝》等经典剧目的演绎中,大家相互借鉴,探讨新的表达方式。通过这样的跨地域文化交流,我们不仅拓宽视野,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深刻感受到两地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
改革开放后,粤剧开始受到外来文化节目的挑战和冲击,时装表演、歌手争霸等新型表演开始形成风潮。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首当其冲。本土艺术不能消亡,要发扬光大,当时从政府到剧团,上下都形成了共识,要发扬粤剧,只有革新。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深圳市粤剧团既继承优秀粤剧传统,又发展现代粤剧艺术。之后,深圳市粤剧团提出“一年一新戏、一戏一新招”的创作思路,创作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现代戏,《风雪夜归人》《情系中英街》《牌坊村新传》等,使深圳粤剧的知名度再次得到提升。可以说,深圳市粤剧团同经济特区一样,在探索中前进,为振兴粤剧艺术做出了贡献。我也凭借《风雪夜归人》中魏连生一角,在粤剧界首摘中国戏剧梅花奖。
▲冯刚毅在《风雪夜归人》中饰演“魏莲生”剧照。 资料图
2000年,深圳市粤剧团邀请著名编剧刘云程创作了现代粤剧《驼哥的旗》,这部戏是专门为我而作。剧中角色“驼哥”的戏排演之前剧本改了11稿,排演后,又改了3稿。最终,《驼哥的旗》在2001年中国戏剧节上囊括了戏剧节所有奖项,我也因此“梅开二度”,获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当时广东粤剧界唯一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的人。
肆
无论是在深圳、香港,还是更广阔的粤港澳大湾区,粤剧的传承与创新都离不开这些“民间传承人”的默默耕耘。
深港澳薪火相传
为粤剧注入新鲜血液
粤剧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未来的桥梁。
2007年,从深圳市粤剧团退休后,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尤其粤剧等戏曲的教育与推广。
2012年,深圳市文联成立了6个工作室,其中一个就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粤剧艺术工作室。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工作室成立后,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支持下,我们策划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深港澳三地粤曲交流晚会”,邀请来自深圳、香港和澳门的多位粤剧名家和不同的曲艺社,让三地文化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
我们认为,这个演出不仅需要成熟的专业演员,更需要新鲜血液。当时,我了解到宝安区福永街道有几所小学对粤剧教育高度重视,甚至特意聘请了专业教师教授粤剧课程。这些学校在少儿粤剧培训方面的努力令人欣慰,也让我看到粤剧未来的希望。于是我们深入福永的多所小学进行考察和筛选,最终从7所小学中挑选了30名学生参加晚会演出。同时,我们特别邀请了热心人士梁启创作、粤剧名编剧秦中英润饰完成传统经典《弟子规》九首改编。
这些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对粤剧充满热情,练习也非常认真。演出当天,这首粤曲在孩子们清澈稚嫩的歌声中焕发出别样魅力,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深港两地有许多粤剧“民间传承人”
戏曲文化的未来,除了专业人员对下一代的培养,也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与推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社会上有许多热爱戏曲的团体和社群,他们不仅在家中排练,还会租用场地成立曲艺社,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广戏曲文化。
▲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中,冯刚毅(左)饰演“金医生”。 资料图
像罗湖商业城、新美芝大厦、罗湖火车站三楼一带,便是曲艺社聚集的热门区域。据我了解,最多时这里曾有七十多家曲艺社活跃在此。如今,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有所减少,但依然有约二十多家在坚持运营。这些曲艺社乐队师傅多由内地演奏员组成,客源主要是香港粤剧粤曲爱好者,甚至是两地专业演员及海外归乡侨胞。
最近,我特意抽空去了一趟,与这些曲艺社的“顾客们”交流。尽管我与他们素不相识,但音乐和戏曲的魅力让彼此瞬间拉近了距离。其中,一位78岁的老者声音清亮、唱腔韵味十足,完全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我惊叹于他们的执着与技艺,也感动于他们为粤剧文化所付出的热情。
这些戏曲爱好者不仅仅局限于曲艺社内的活动,他们还会走进社区,组织公益演出,甚至部分社团成员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示他们的技艺。这种从内而外的自发推广,既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也让粤剧艺术被更多人所了解与欣赏。
作为一名粤剧演员,我对这些热爱戏曲的朋友们充满感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戏曲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带来快乐,也能传递文化。无论是在深圳、香港,还是更广阔的粤港澳大湾区,粤剧的传承与创新都离不开这些“民间传承人”的默默耕耘。
深港携手让粤剧绽放生命力
作为一座以高科技闻名的城市,深圳同样需要在文化领域实现突破和发展。
近年来,深圳市政府积极支持公益性文化活动,在社区、学校和街道组织戏曲演出。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平台。我认为,深圳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比如设立专门的演出广场或固定舞台,定期举办包括粤剧、京剧、潮剧等在内的多种剧种的表演活动。这些举措不仅能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还能让戏曲成为深圳新的文化亮点,甚至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2025年2月,我将前往香港新光戏院,参与一场特别的粤剧演出。这次演出由香港李居明大师创作和策划,他至今已创作了37部粤剧剧本。我曾在退休后受邀为佛山粤剧团排演并出演他的作品,过去几年间已参与了他六部作品的演出。
这次李居明大师再次邀请我合作新剧,他不仅写剧本,还资助剧团的排练和演出,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这次演出不仅是我个人艺术生涯中的又一次挑战,更是深圳与香港在粤剧传承与发展中日益紧密合作的新体现。
作为深港两地文化互动的重要桥梁,粤剧始终发挥着独特作用。希望通过我们与香港艺术家的携手演出,让更多观众感受到粤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与生命力,为它的传承与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口述时间
2024年10月11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罗湖区深圳粤剧团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