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23

2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中信建投 | 持续推荐算力板块

AI划重点 · 全文约9454字,阅读需27分钟

1.本周新增27家企业公告获批回购增持专项贷款,获批贷款金额合计50.13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9.23亿元。

2.博雅生物和湖北能源两家央企股东本周获专项贷款支持,其中博雅生物获得2.5亿元,湖北能源获得1.5亿元。

3.由于经济预期未见一致性向上拐点,板块内部难以全面切换至顺周期品种,继续看好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股息率策略。

4.此外,CES 2025上,英伟达发布了个人AI超级计算机Project DIGITS、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显卡等产品,展示了A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重要提示
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01
PART
目录
宏观 | 美股美债美元,何时迎来拐点
固收 | 信用调整,其他机构布局弱资质城投中长久期
新股策略 | 央企指数回调,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运用比例已超20%——2025年1月第2周央企研究周报
银行 | 经营环境延续筑底,股息率策略仍是板块主线
非银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出台,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
通信 | CES“AI+硬件”异彩纷呈,持续推荐算力板块
电子 | 英伟达发布RTX50系列显卡;CES预演“百镜大战”
汽车 | 以旧换新政策顺利延续,2025年汽车产销有望继续增长
中信建投研究机‍构服务‍平台
02
PART
正文
图片
2024年以来,美债、美股、美元这三类资产定价矛盾重重,给出一反常规小周期规律的定价信号。把握美国资产定价核心逻辑,不妨从这三对矛盾入手:
1、通胀回落,美债利率重回高位。2、美债利率处于历史高位,美股依然强势上涨。3、降息周期已开启,美元指数却逆势上扬。
三组矛盾说明市场正在定价美国AI科技浪潮驱动一轮产业革命。
通胀表征的需求小周期下行,然而产业科技革命推动美国实际增长,实际利率推升美债利率。正因科技浪潮推动,流动性偏紧(美债利率高),美股依然强势。也正因美国是本轮科技领头羊,非美经济弱于美国,国际资本涌入美国追逐科技投资和股市的高收益率,美元指数走强。
未来美国资产如何演绎?答案还在AI叙事的持续性。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可能走弱;全球地缘政治面临不确定性;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全球经济弱复苏,美国与非美经济分化,非美经济体可能会遭受美元回流美国的冲击,从而经济复苏节奏存在不确定性。
图片
补涨行情开启后,利率债进入盘整阶段,信用补涨速度放缓。
当前3Y以内的信用利差性价比已经较低,基本上回到正常的水位,若要进一步增进收益,则需要进行信用挖掘以及久期拉长。从本周二级信用交易的量以及各利差表现来看,城投债+长久期的逻辑受到机构的优先选择,重点配置机构为其他类(养老金、企业年金、信托等)。
当前市场各投资者风格分割,均有各自配置策略的舒适圈,比如基金更倾向于短久期+资质挖掘+二永债的波段策略,险资则低风险偏好+长久期配置,理财则重点配置短久期信用+持有基金灵活应对。
其他品类机构具备负债端长、风险偏好相对灵活的特征,本次调整行情中提前布局弱资质+中长久期城投债。
估值变化:上周(1.6-1.10)市场消息较多,利率盘整为主,在1.60-1.65之间波动,信用估值整体跟随调整,中短票涨跌互现,但从期限及券种结构来看具备一定的特点。在信用估值调整,利差低位小幅抬升的行情下,城投债尤其是偏长久期(7Y期限及以上)估值压缩的幅度较为明显,而且集中在弱资质主体。
金融债估值亦涨跌互现,普通公司债的长久期配置特征也较为明显。
利差数据:
城投利差整体压缩,并且对比重点城市的区县平台、市级平台,区县平台的利差压缩更大。产业债方面,各行业利差压缩为主,基本上已经回到/低于本次利差被动走阔以前的水位。
现券交易:
(1)利率债:去年年末险资配置超长利率债的量级较为突出,本周利率债整体调整,但配置盘仍然保持较大的买量,基金是主要的卖盘。其中农商行买卖方向切换较为突出,重点买入7-10Y期限利率品。
(2)信用债:二级市场交易较为平淡,相对来看广义基金在短久期买盘强劲,其他产品重点布局5Y以上信用债。
(3)二债:交易集中在短端,基金大力出券。
(4)同业存单:年初大行、城农商行加大存单买盘。
风险提示:股票市场的扰动;信用债违约风险;国内经济风险;数据整理的时效性。
图片
核心观点:本周新增27家企业公告获批回购增持专项贷款,获批贷款金额合计50.13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9.23亿元;博雅生物(增持)和湖北能源(增持)两家央企股东本周获专项贷款支持。自首批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发放至今,已有287起企业获批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609亿元,工具运用率已超过20%。其中央企获得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累计35起,累计获批贷款金额上限160.16亿元。本周,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到深圳调研央企集团时,指出要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市场表现:本周(2025.01.06-2025.01.10),万得央企概念指数周内累计下跌2.67%,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的涨跌幅分别为-1.34%/-1.02%/-2.02%/+0.93%;央企指数开年两周累计跌幅已有6.80%,表现明显弱于主板科创指数。本周万得央企概念指数55家成分股中8家上涨、47家下跌,涨跌幅中位为-3.11%;A股全部466家央企中99家上涨、3家收平或停牌、364家下跌,涨跌幅中位为-2.27%。军工行业央企表现较好、发电业等公用事业央企表现较差。
本周动态:1月5日,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出席在中国电信党校举办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结业式时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1月6日至8日,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到深圳深入中国电子、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中广核、华侨城集团等中央企业调研时,强调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创新、优化结构,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风险提示:相关上市公司开展股权回购或股权增持进度较慢、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推进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利润,所属行业景气等基本面因素存在波动,影响公司现金流,进而影响公司及控股股东开展回购增持的风险;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运转不确定性加剧的风险;资本市场流动性风险。
图片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4日召开。会议指出:①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②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
2025年银行开门红基本符合预期,经营环境延续筑底:信贷投放环比改善但同比偏弱,需求缓慢筑底回升,但尚难言强劲。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大,非息收入或好于预期,力争不对营收产生较大拖累。预计2025年营收增速较24年略有改善。稳定信用成本下,利润能维持正增长。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和预期底部进一步夯实情况下,以底线思维、高置信度、高胜率为核心诉求的配置型需求安全边际进一步提升。经济预期未见一致性向上拐点前,板块内部难以全面切换至顺周期品种,继续看好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股息率策略。
风险提示:(1)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2)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集中暴露,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较大冲击,大幅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3)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公司经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持续,从而对公司信贷投放产生较大不利影响。(4)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影响公司财富管理业务。
图片
证券: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将加快推进,预计券商多项业务将受益于改革深化带来的长期政策红利。从投资端来看,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将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如创新ETF等产品不断涌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的同时带动券商财富管理服务升级。从融资端而言,改革完善了发行上市、再融资等制度,增强了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使更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券商作为重要的中介机构,机构业务因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解决方案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保险:2025年1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结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研究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有关事项,每季度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近年来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保险公司资产端的配置压力有所增加。此次《通知》建立了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提升预定利率调整的及时性,进一步夯实了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的长效机制,有望更好推动人身险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香港市场观点:12月港股市场有所恢复,市场成交有所回落。1月以来港股市场有所调整,恒生指数-4.96%,恒生科技指数-4.64%,香港市场整体跑输MSCI World Index的-0.80%。资产端,截至1月10日港股整体市值为33.48万亿港元,较12月底-5.22%;资金端,1月以来港股成交活跃度有所上升;ADT为1525.53亿港元,环比+7.53%;其中,南向资金ADT环比+3.37%,占比达22.39%。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剧烈波动,资本市场成交活跃度低迷,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图片
CES 2025 1月7日-10日在美国举行,此次CES 2025主题是“DIVE IN”,重点由AI进一步向“AI+”延伸,涵盖机器人、消费电子、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一系列AI应用。英伟达发布了个人AI超级计算机Project DIGITS、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 50系列显卡等产品,推出了Llama Nemotron语言基础模型、世界基础模型“Cosmos”。马斯克采访表示,有信心到2025年第二季度,自动驾驶将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人形机器人方面,计划今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明年、后年产量军增加10倍,三年内将产能扩大到50万台机器人,最终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至少是3:1,甚至可能是4:1或5:1。看好2025年AI应用落地,AI应用发展也将进一步拉动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看好算力板块,包括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和端侧AI应用相关产业链。
风险提示:国际环境变化;人工智能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数字中国发展不及预期;下游资本开支和需求不及预期。
图片
半导体:英伟达新一代消费级显卡RTX 50系列升级Blackwell架构与GDDR7显存,游戏性能升级,并为消费者带来AI赋能。
NVIDIA本周在CES 2025展会上公布了五款显卡,分别是GeForce RTX 5090、RTX 5090D、RTX 5080、RTX 5070 Ti和RTX 5070。RTX 50系列带来了重大的硬件升级,包括Blackwell架构、第5代Tensor Core,第4代RT Core、PCle 5.0接口、GDDR7显存。
旗舰级的RTX 5090将搭载GB202 GPU,内建21,760个CUDA核心,搭配512bit的32GB GDDR7,显存带宽约1.8 TB/s,TDP 575W,AI算力达到3352 TOPS。RTX 5090D主要在AI算力上缩水,仅为2375 TOPS。次旗舰级RTX 5080拥有10752个CUDA核心,搭载256bit的16GB GDDR7,显存带宽960GB/s,TDP为360W,AI算力达到1800TOPS。RTX 5070 Ti拥有8960个CUDA核心,搭载256bit的16GB GDDR7,显存带宽896GB/s,TDP则为300W,AI算力为1400TOPS。RTX 5070则配备了6144个CUDA核心,显存与上代RTX 4070保持一致,为192bit的12GB GDDR7,显存带宽672GB/s,AI算力为549 TOPS。
售价方面, RTX 5090定价1999美元,RTX 5080为999美元,RTX 5070 Ti为749美元,RTX 5070为549美元。面向国内的RTX 5090D定价16499人民币起。RTX 5090和RTX 5080将于1月30日发售,而两款70显卡将于2月发售。
随RTX 50系列显卡一起发布的还有DLSS 4技术,DLSS 4进一步整合了多帧生成 (Multi Frame Generation)、光线重建 (Ray Reconstruction)和超级分辨率 (Super Resolution)等多种先进技术,通过AI模型对帧间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与融合,最终呈现出更具沉浸感与真实感的画面。其中,多帧生成技术相较于DLSS 3时期的帧生成技术,多帧生成可以为每个传统渲染帧生成最多三个额外帧,与传统渲染方法相比,可以将帧率提高八倍。RTX 5090系列的发布反映了NVIDIA在数据中心级和消费级GPU市场的领导力依然保持。NVIDIA将GB200的Blackwell架构下放至消费级平台,使得RTX 50系列不仅取得了游戏性能的跃进,还为消费者带来AI赋能。对于专业创作者和AI研究者,RTX 50系列显卡的强大AI处理能力和高效的计算性能也为AI模型的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消费电子:CES 2025预演“百镜大战”,AI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新一代可穿戴爆款品类。
本届CES 2025,数十款智能眼镜产品或技术集体亮相,成为本届展会最受瞩目的板块之一。Rokid在CES 2025上展示了Rokid Glasses、Rokid AR Lite和Rokid AR Studio三款AR硬件产品。Rokid Glasses是其首款AI+AR眼镜,采取单绿色Micro+LED+衍射光波导的显示方案,集成了眼镜、耳机、相机、AI助手等功能,适合全天候日常佩戴,支持“沉浸式音乐体验”,并可快速抓拍照片,具备AI语音聊天、实时导航、翻译等功能。
雷鸟创新展示了雷鸟V3、雷鸟X3 Pro和雷鸟Air 3等新品,全面呈现AI与AR技术的深度融合。雷鸟V3 AI拍摄镜,以猎鹰影像系统、索尼IMX681传感器和通义大模型为核心,支持4K照片与高清视频拍摄。
李未可科技展示了其新款智能眼镜View,并计划于于2025年春季正式发布。新品搭载第一代骁龙AR1平台、索尼IMX681芯片,主打高清拍摄和内容分享功能,重量控制在40g内。
闪极科技展示了其针对海外市场的高端子品牌loomos以及loomos AI眼镜,后者的硬件配置与国内版“拍拍镜”相似,支持4K照片和1080P视频捕捉,并具备音乐和通话的高保真音频沉浸体验。不同于国内版,loomos AI眼镜将依托GPT-4驱动的语音助手,提供实时的文字翻译、物品识别等服务。
除上述公司外,联想、歌尔、小派科技、星纪魅族、XREAL、大朋VR也展示了旗下智能眼镜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RayBan Meta智能眼镜取得百万级的销量以后,海内外许多厂商开始争相推出智能眼镜产品,且这些新品的共同特征很清晰:功能聚焦、重量可控、售价亲民。我们认为智能眼镜的成功在于其准确的产品定位。与智能手表核心功能已收敛至外观装饰、运动/健康监测两大类方向相似,在空间计算、AR投影等技术未成熟到可以平衡体验、成本的前提下,智能眼镜的核心功能收敛至外观装饰、照片/视频拍摄,并以AI模型赋能交互体验,能有效地平衡消费者的预期与实际体验,迅速打开更广泛的消费级市场。当然,AR仍然是智能眼镜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AI眼镜与AR眼镜之间的边界将日益模糊。纵览今年CES的展馆不难发现,不少AR厂商推出了不带AR功能的AI眼镜,而专攻AI眼镜的企业也在布局更沉浸、更复杂的AR形态。随着各大厂商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上的不断投入,智能眼镜这一形态有望成为下一个爆款可穿戴应用,当新一批AI眼镜、AR 眼镜走进更多线下门店并进入更多细分场景,消费者会对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
风险提示: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图片
乘用车:2024年乘用车零售、批发销量均呈现同比增长,完美收官。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63.5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增长8.7%。2024年以来累计零售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12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07.5万辆,同比增长12.3%,环比增长4.5%。2024年以来累计批发(含国内与出口)2719.1万辆,同比增长6.3%。同时,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正式发布25年汽车以旧换新细则。相较2024年,乘用车补贴范围扩大,以及实现了置换标准的统一。根据新政策,补贴范围扩大至部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以及18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24年政策仅覆18年4月30日前)。根据新政策,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以旧换新政策延续,2025年乘用车产销量有望延续增长态势。当前时点下,看好定位主流市场(补贴弹性大)、新能源占比高(补贴金额高)的华为系主线。
商用车:12月份,我国重卡行业批销约8.1万辆,同比+55%,环比+18%,2024年累计销量达89.9万辆,同比-1%。12月,我国7米以上大中客共销售约2.03万辆,同比+65.0%,环比+99.0%,2024年累计销量达11.51万辆,同比+30.9%。2024年商用车主要受益于出海景气持续叠加内需底部回升,同时,政策细则落地补贴力度超预期将进一步支持行业回暖并缓解头部企业盈利端压力,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强业绩龙头标的。
零部件:当前个股走势分化,自动驾驶、机器人及低空经济板块关注度较高,建议配置低估值绩优白马零部件标的和有新增长曲线的零部件标的。本周马斯克接受采访更新了特斯拉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预期,即2025年0.5-1万、2026年5-10万、2027年50-100万,其中25年出货量由先前小几千上调,26-27年出货量为首次明确。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有望进一步加速,关注Optimus三代样机发布及配套供应链定点量产进展。低空经济的产业进程趋势则类似2021年的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建议后续继续关注科技成长方向。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出口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报告来源
图片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美股美债美元,何时迎来拐点》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周君芝 SAC 编号: S1440524020001
孙英杰 SAC 编号: S1440524070002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信用调整,其他机构布局弱资质城投中长久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曾羽 SCA编号:S1440512070011
庞谦 SCA编号:S1440521090002
曲远源 SCA编号:S1440524070011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央企指数回调,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运用比例已超20%——2025年1月第2周央企研究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张玉龙 SAC编号:S1440518070002
SFC 编号:BPW299
赵子鹏 SAC编号:S1440523080001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经营环境延续筑底,股息率策略仍是板块主线》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马鲲鹏 SAC 编号:S1440521060001
SFC 编号:BIZ759
李晨 SAC 编号:S1440521060002
SFC 编号:BSJ178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周报20250110: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出台,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赵然 SAC 编号:S1440518100009
SFC 编号:BQQ828
吴马涵旭 SAC 编号:S1440522070001
沃昕宇 SAC 编号:S1440524070019
李梓豪 SAC 编号:S1440524070018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CES“AI+硬件”异彩纷呈,持续推荐算力板块》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阎贵成 SAC 编号:S1440518040002
SFC 编号:BNS315
刘永旭 SAC 编号:S1440520070014
SFC 编号:BVF090
武超则 SAC 编号:S1440513090003
SFC 编号:BEM208
汪洁 SAC 编号:S1440523050003
尹天杰 SAC 编号:S1440524070016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周报:英伟达发布RTX50系列显卡;CES预演“百镜大战”》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刘双锋 SAC编号:S1440520070002
庞佳军 SAC编号:S1440524110001
孙芳芳 SAC编号:S1440520060001
乔磊 SAC编号:S1440522030002
章合坤 SAC编号:S1440522050001
郭彦辉 SAC编号:S1440520070009
王定润 SAC编号:S1440524060005
何昱灵 SAC编号:S1440524080001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以旧换新政策顺利延续,2025年汽车产销有望继续增长》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13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程似骐 SAC 编号:S1440520070001
SFC 编号:BQR089
陶亦然 SAC 编号:S1440518060002
陈怀山 SAC 编号:S1440521110006
马博硕 SAC 编号:S1440521050001
胡天贶 SAC 编号:S1440523070010
李粵皖 SAC 编号:S1440524070017
03
PART
大家看(超链接‍)
中信建投:2025年度二十大展望
中信建投 | 2024年3季度养老金融跟踪报告
中信建投:2025年CES亮点解读
中信建投:2025年商业航天投资展望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积极布局下一轮进攻行情
中信建投:2025年AI Agent投资展望
中信建投:“两新”支持规模及范围扩容,重视结构增量方向
中信建投:重视“两新”投资机遇
中信建投:商业航天2025年投资展望
中信建投:特朗普循环,资产如何定价
中信建投:什么是Agent最先落地的B端应用?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中期牛市不变,短期回调是机遇
风云际会 志洁行芳 | 中信建投证券40个研究团队成员最新介绍
中信建投:2025年1月金股组合
中信建投 | 美国银行业深度:经济软着陆,银行业百花齐放、优中选优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中信建证券研究视频号,欢迎关注~
END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产品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