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在央视聚焦的同济大学宝藏展览,发现“上海如何更具魅力”的答案

AI划重点 · 全文约3658字,阅读需11分钟

1.以17位中外建筑师为代表的上海近代建筑师的历史贡献,呈现出上海近代建筑与世界文化的深度连接。

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霞虹教授作为纪录片《邬达克》学术顾问之一,参与了展览的策划。

3.展览分为“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和“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两个部分,展示了上海近代建筑的历史研究成果。

4.为了拉近学术、史料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展览采用了原创设计形式,如抽象化的上海地图和不同颜色的亚克力圆片区分建筑师的设计师身份。

5.通过这次共创,华霞虹教授认为基础研究是推动公共文化长期发展的基石,她表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日前,“一位上海建筑师连接的世界”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暨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在同济大学开幕。以17位中外建筑师为代表的上海近代建筑师的历史贡献,呈现出上海近代建筑与世界文化的深度连接。

透过对这些珍贵文献的梳理,可以给当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更新与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

记者为此走访了纪录片《邬达克》学术顾问之一、本次展览主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霞虹教授



一次跨越时空的
回望与致敬

上观新闻:很多上海市民熟识您,是因为您曾参与编写了“城市行走书系”《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一书。这本书以“建筑旅行指南”方式串联起了27处邬达克建筑,成为很多城市行走爱好者的掌中宝。此后,“城市行走热”方兴未艾,您却一度主动地与“邬达克热”保持了“距离”。这次是什么原因,让您愿意深度参与纪录片《邬达克》的共同创作,并与陈庆导演一起策划了本次展览?

华霞虹:早在求学时代,我就与上海近代建筑历史研究结下了很深的缘分。

同济大学建筑系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师长、前辈们的扎实研究与深厚学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也让我早早地意识到,在邬达克活跃于上海建筑界的20世纪20—30年代,是群星璀璨的中外建筑师共建了上海,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建筑的特性使然,这些文化遗产中的相当一部分留存至今,得到较好的重视与保护,成为滋养上海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正因为群星璀璨、成果斐然,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所有人的成就与贡献,而不是只凸显其中一两位。想到这一点,虽然由于各种因缘际会,“邬达克热”以不可抵挡之势越来越盛,致力于邬达克研究的我反而更加冷静了。通过更扎实的研究,推动公众对上海近代中外建筑师及其作品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成为一个深切的愿望,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

当陈庆导演找到我时,我一开始是拒绝的。是她坚持不懈的沟通,在项目筹备期,就非常诚挚地叩开了海内外多位有助于“还原邬达克”的关键人物的门打动了我、说服了我,使我最终也成了这个共创团队的一员。

图片展览开幕式现场,几代同济人、200余位各界嘉宾济济一堂。图为钢琴家钱蕊嫣团队正在演绎纪录片《邬达克》片尾曲《春风击水》。

过去三年多,摄制组克服重重困难,横跨亚欧美大陆,采访各类人物98位,使用各类文献近400张(份)。经过不断打磨、几度将叙事结构推倒重来,纪录片《邬达克》第一次以影像考古的方式,还原了一个完整的邬达克形象。

全片以一个欧洲建筑师的人生故事为切入点,重构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缝隙里,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人们如何跨越鸿沟,通过利用新技术、新科技,在上海实现共赢、创造经典的故事,表达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主题。

该片英文版、中文版首轮播出后反响热烈。很多师友向主创团队表达,“看完全片后内心止不住地感动”“透过这个传奇故事,既看到了建筑学的魔力,又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原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创造力”……

想到光是被摄制组工作人员翻烂的学术参考书就能摆满几张桌子,片中引用的、未能引用的各类文献足以支撑起一个学术性展览的厚重,我和陈庆导演一拍即合。

图片展览序厅展出了同济大学自1950年代以来上海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方向的系列学术成果和部分手稿、作为纪录片《邬达克》学术基石的同济学派基础研究成果中的主要参考文献。

从积累到传承:
源于世界 融入当下

上观新闻:参与此番纪录片的创制,有没有带给您一些新的体会或思考?您又是如何将这些心得,注入展览的构思与陈设?

华霞虹:确实,参加纪录片的共同创作,带给我很多新的体会和视角。比如说,原来做建筑历史研究的专业性要求我们十分注重技术性分析,学术的表达以严谨理性为基调。很多时候,“见物不见人”似乎并不妨碍我们达成某些学术上的判断。但纪录片摄制就很不一样,同样是对史料刨根问底,他们更强调“见物又见人”。

这次负责拍摄纪录片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是纪录片、科教片创作的“国家队”。为了呈现一个人物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他们“挖地三尺”的方法包括:搜罗尽可能多的信源,通过排查、走访等方式,多视角打量与人物相关的各种人群,等等。

当他们把视线投向邬达克设计的某栋建筑时,对建筑营造厂的技术负责人、建造技术突破背后的时代趋势与关键推动者、建筑使用者及其后人、曾经路过建筑留下只字片语的人,都会细细研究一番。

采集完海量的信息之后,他们会站在历史学者的立场反复打量。在某种程度上,最终通过纪录片还原出来的邬达克,不仅超越了邬达克、超越了建筑本身,也超越了它们所扎根的时代,呈现出上海近代建筑与世界文化的连接、与当下生活的交融。

反映到本次策展中,这次展览包含了“纪录片《邬达克》文献展”和“上海近代建筑师研究同济学术谱系展”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展示了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从各国采集的档案和访谈素材。后者主要展示了同济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末参与全国建筑“三史(古代、近代、现代建筑历史)调查”开始至今,在上海近代建筑历史方向数十年来的研究积累与学术传承。

图片同济大学自1950年代以来上海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方向的系列学术成果和部分手稿

上观新闻:从20世纪50年代参与全国建筑“三史调查”算起,经过近70年的积累,同济学派在上海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等领域积累深厚。作为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展览,如何以一种更轻盈的方式,拉近学术、史料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

华霞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策展伊始就开始琢磨了。为了寻找可行的方案,首先,我们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术档案入手,从1980年至今的数千篇学位论文中,找出200余篇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历史方向的论文进行分类,然后,从中选出15篇聚焦上海近代建筑师及其作品研究的论文。

这15篇论文涵盖了13组、共17位建筑师,其中中国建筑师10位、外国建筑师7位,成了学术谱系展的核心元素。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内容梳理、信息可视化设计和展览空间设计。

同济大学20多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信息可视化工作,不仅用一个个“年轮”图形,展示出17位建筑师连接世界、连接社会各种领域开展实践的人生故事,也用整墙的年表,呈现了上海近代群星璀璨的建筑师在不同时空的交汇。扎实的历史信息和精美的平面设计,成为展览现场一道风景,也充分展示了同济大学设计专业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独特创意。

如陈庆导演所言,这些建筑师都是在中西方文明中穿梭与交流的人,他们的作品仿佛一座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将过去与现在、个体与集体、本土与国际紧密相连。能通过一系列原创的设计形式梳理史料、展陈文献,我们所有参与展览筹备、制作的师生都感到非常开心。

图片上海近代群星璀璨的中外建筑师呈现了时空间交汇。

基础研究是推动公共文化
长期发展的基石

上观新闻:本次展览还专门辟出一块空间,在一幅抽象化了的上海地图上,标示出1058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还分别用蓝色和红色的亚克力圆片,区分该建筑的设计师是本土的还是来自海外。

华霞虹:是的。这样的展示方式原为创意之举,没想到效果非常好,直观地展现出这一时期的中外建筑师群星璀璨。他们的创作深入上海的角角落落,留下多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建筑是一种集体的成就,历史建筑更是包含着众多生命和超越个体生命时长的印记。这1058处建筑交相辉映,为今人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而因为与世界相连,上海不仅成就了邬达克,也成就了更多中外建筑师,成就了务实勤勉、锐意进取的各行各业。

20世纪上半叶,上海一度成为很多人“在战争中的绿洲”。无数异乡人被命运的巨浪冲到了上海,在各种机缘之下建设了上海,留下了一座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市。这多少也提示今天的我们:唯有更多个体可以有所作为、为世界作出贡献,上海方能成为一个更具魅力的城市。

图片展览用原创的设计形式,呈现出一幅包括了上海1058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地图”,直观地展现出中外建筑师为上海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遍布城市各个角落。

图片设计者用蓝色和红色的亚克力圆片,区分该建筑的设计师是本土的还是来自海外。

上观新闻:通过这次共创,是否也为您和学生研究历史建筑保护、城市更新等时代课题打开新的思路?

华霞虹:这段时间,我有两点很深的感触。第一,这次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既有与建筑相关的专业人士,也有不同年龄的市民,有的甚至从郊区赶来、多次观展。这种热情不仅来自邬达克这位建筑师的个人传奇,更来自上海城市和建筑历史深深烙印在市民心中的集体记忆。这彰显了上海近代城市建设连接世界这段历史本身的厚重,也体现出同济学人代代相传的积累和知识的魅力。

第二,为了给纪录片摄制提供学术支撑,我们系统地梳理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和历史档案,得到了包括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在内的众多合作单位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作出更精准、扎实的基础研究,才有可能把背后的文明讯息、文化价值更好地挖掘出来、传递出去。

扎实的基础研究是一切呈现、表达、传播、转译的基础,更是推动公共文化长期发展、激发文化创意涌现的基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图片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原比例复制的立面图。

【链接】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的由来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延安电影团,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作为骨干企业组建而成,2010年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成立。2019年4月正式划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几十年来,中央新影集团承担着“国家影像历史的纪录者和典藏者”的职责使命,具备雄厚的创作实力,是纪录片、科教片创作的“国家队”,在纪录电影、电视纪录片、科教片、新媒体短视频等方面制作、播出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精品力作,很多影视作品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平台播出和全国电影院线上映,获得众多奖项,得到广泛好评。

图片展览海报

图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永晖、纪录片《邬达克》总导演陈庆(左)与郑时龄院士在展览现场交流。

图片展览现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0
年度剧本《定军山之战》22nd,旗令变阵打造个性化阵容
广告三国志战略版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