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山一大一附院肾病学科获批国家首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项目

图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第一批卫生健康适宜技术项目入库名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千佛山医院)肾病学科(山东省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刘以鹏团队申报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本土化无创诊治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入选。

据悉,本次卫生健康适宜技术征集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举办,旨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展与下沉,实现区域均衡布局,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经过多轮筛选和专家评审,全国共有78项技术入选。

特发性膜性肾病作为一种肾小球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组织学特征表现为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系统激活、肾小球基底膜反应性增厚以及足细胞的结构损伤。该病是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约为1.2/100,000/年,是白种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约占30-40%。在我国,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刘以鹏团队前期调查结果显示,特发性膜性肾病一度超越IgA肾病成为发病首位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严重威胁国人健康,且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花费巨大,给国家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建立完备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本土化诊治体系意义深远。

据了解,膜性肾病是山一大一附院肾病学科优势亚专业病种,长期以来,肾病学科在膜性肾病足细胞损伤,尤其是PLA2R抗原抗体复合物致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如抗PLA2R抗体的产生机制、抗体致足细胞损伤的补体机制、足细胞损伤的胞内应答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在膜性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监测、治疗方案选择、并发症防治等方面开展了系列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应用于多家医疗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次入选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本土化无创诊治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卫生健康适宜技术,刘以鹏带领团队首次证实了糖基化异常的anti-PLA2R通过MBL补体途径在介导特发性膜性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明确了anti-PLA2R作用于足细胞后具体的胞内应答信号及其介导足细胞损伤的确切病理生理学机制。

团队进行后续系列临床转化应用:首次发现当前国内肾小球疾病病理谱的变化并形成定期监测机制,提高业内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小球疾病的诊治意识;组织全国多中心研究首次提出了anti-PLA2R在国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最佳诊断截值,为国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无创诊断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进行了anti-THSD7A之于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的荟萃分析,证实了anti-PLA2R和anti-THSD7A双抗体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证实血清anti-PLA2R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可籍此实时评估病情及观察治疗反应;证实了他克莫司单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去激素”治疗方案的应用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发现了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关键致病环节,明确了靶向抗凝治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29
老三国“刘备”时隔31年再出山,再现定军山奇谋!
广告三国志战略版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