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退市利剑下的*ST普利:两年虚增收入十亿,复牌股价“腰斩”

AI划重点 · 全文约1996字,阅读需6分钟

1.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因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成为2025年退市第一股。

2.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

3.为此,公司董事长范敏华被处以10年市场禁入措施,财务总监罗佟凝被处以8年市场禁入措施。

4.除此之外,公司主要产品收入下滑,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出现亏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随着财务造假公开,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利制药、*ST普利”)或成2025年退市第一股。

1月7日复牌后,因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普利制药证券简称变更为“*ST普利”。“披星戴帽”后,公司股价连日大跌。

截至1月1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52元/股,跌11.11%。近一周内,*ST普利股价较此前下跌54.4%,其中,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20CM跌停。

根据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多计的利润总额分别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5.88%和88.27%。此前,自上市以来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保持逐年增长,为公司通过财务造假营造的业绩假象。

财务造假手法揭露,董事长被罚10年市场禁入

过去一年,普利制药深陷财务造假疑云,正逢多事之秋。

在经历海南证监局责令自查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年报难产以及2023年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一系列事件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普利制药两度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进入2025年,*ST普利财务造假问题揭开面纱。1月4日,*ST普利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简称“《告知书》”)。根据《告知书》认定的事实,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同时,2021、2022年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达10.3亿元,且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31.08%;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6.95亿元,且占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6.72%。

从财务造假手法来看,2021年至2022年,普利制药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同期,普利制药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导致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7799.73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17%;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925.97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28%。

普利制药或将成为2025年退市第一股。从《告知书》来看,*ST普利的财务造假行为触及创业板规定的“公司披露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根据正式的处罚决定书结论,*ST普利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可转债将同步终止上市或者挂牌。

针对此前财务造假行为,普利制药被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也因财务造假行为受到惩罚。普利制药董事长范敏华、财务总监罗佟凝,时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朱显华,副总经理邹银奎被给予警告,并分别被处以500万元、400万元、150万元、130万元的罚款。普利制药监事会主席丁雨、董事周茂则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20万元罚款。

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对范敏华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对罗佟凝采取8年市场禁入措施。

上市6年业绩一度“连涨”,主要产品颓势渐显

经过多计收入,直至2022年,*ST普利维持着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假象。

2017年3月,仿制药企业普利制药登陆创业板,发行价11.49元。上市首日,普利制药实现44.04%涨幅,以16.55元的股价收盘。

自此,其业绩表现也一路风光。据其此前披露信息,2017年-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1.02%、84.37%、65.99%和35.30%。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虽然明显放缓,但仍延续了增势,分别同比增长2.25%、0.96%。

《告知书》显示,分年度来看,2021年,普利制药多计营业收入5.14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4.11%,多计利润总额3.08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5.88%;2022年,公司多计营业收入5.15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56%,多计利润总额3.87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8.27%。

此次被盖章财务造假之前,公司曾在2024年7月披露自查整改报告,对自查发现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了更正。其中,调减2021年度营业收入2.1亿元、调减2021年度净利1.12亿元,调减2022年度营业收入1.87亿元,调减2022年度净利约1.26亿元。

虽然调减幅度远不及此次《告知书》中披露的虚计规模,但经调减后,2021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逐年下降。其中,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87%;营业收入为13.04亿元,同比下降19.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出现亏损。

近年来,公司业绩下滑与其主要产品收入下跌不无关系。据了解,公司产品涵盖抗过敏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类药物、心脑血管类、造影剂类、紧急抢救药类等领域。

从公司2023年的收入构成来看,报告期内,除了非甾体抗炎类药物一类产品所贡献的收入出现了306.76%的大幅上涨外,其他品类的产品均出现收入下滑,其中多类产品收入下滑幅度超50%。

图片

2023年营收构成情况(按产品)。图/*ST普利2023年年报

2023年6月,普利制药在披露的可转换债券跟踪评级中提及,从主要药品产销量来看,公司销售品种主要为抗生素、抗感染类、消化类及心血管类等普药,产品竞争相对激烈,品种较多,2022年公司不同品种药品的产销量波动较大。

与此同时,公告中提及,受集采降价以及市场竞争影响,公司主营业务销售毛利率出现下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丁爽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00
豆包AI工具,一分钟快速上手,免费使用!
广告豆包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