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风雅·草木相生”首届新疆非遗草木展在乌鲁木齐举行

1月10日,由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社会工作部联合新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共同举办的“四时风雅·草木相生”首届新疆非遗草木展在乌鲁木齐知新书城举行。来自新疆本土的10余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新疆草木非遗文化,与市民共享自然之美。


图片

1月10日,一位摄影师在拍摄微缩景观作品《四时新疆》。

橡木果实制作的手链、南山雪岭云杉制作的冰箱贴、棉花制作的工艺品……在非遗草木展现场,不仅有这些自然手作产品,还集合展示了编绳、绒花、微缩景观等12个非遗技艺,近千件非遗展品吸引了众多市民亲身体验感受。
“我通过VR眼镜看到了用各种植物拓印纺织品的过程,明白了植物的颜色是如何一步一步拓印在围巾上的,太有趣了。”市民龚雪开心地说,“这次带孩子来看展览,真是受益匪浅,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了知识,也激发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热情。”
植物拓印是将树叶、花卉以及葡萄皮、洋葱等植物拓印在布匹、围巾、袜子等纺织品上,从而留下天然的纹理和色彩。目前,植物拓印非遗传承人翟小溪已经实现用400种植物元素进行拓印。
在现场,翟小溪拿着她拓印的围巾给市民介绍拓印过程:“这个围巾的颜色就是从洋葱里提取出来的,不仅美观还环保。身边常见的核桃、 葡萄、石榴等都是我们经常用的植物颜色原料。”
新疆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发起人高兴说, 新疆草木种类丰富,也极具特点,希望通过这种展览把新疆的四季美景展示出来。“目前,我们跟疆外5个城市已经达成了展览意向。”

图片

这是一位编绳非遗传承人制作的书签(1月10日摄)。

图片

1月10日,一位剪纸非遗传承人在教小朋友剪纸。

图片

1月10日,一位编绳非遗传承人在编织树叶。

图片

1月10日,在首届新疆非遗草木展开幕式上,新疆财经大学学生在表演舞蹈。

图片

1月10日,观众在参观一款用棉花制作的自然手作产品。

图片

1月10日,一位外卖小哥一边参观非遗展品、一边直播。

图片

1月10日,市民在参观用植物拓印技术制作的丝巾。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视频/薛霁彤
编辑/谭凌铃

责编/徐洁 谭凌铃
主编/张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