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最为珍贵的是中和人的言行举止,使其做到恰到好处。先王们用这个方法治理国家是最好的,小事大事都用它。但也有行不通的,为了和而和,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行的。”
【个人心得】
“和”似乎可以理解为“中庸”,“过犹不及”,做得既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够,要做得恰到好处才行,“知和而和”也正是如此。
比如对人恭敬是礼节,恭敬地不到位会显得敷衍,但是太过恭敬又让人觉得谄媚。什么程度才是恰到好处?就需要一种标准来衡量,礼就是人为制定的一种标准。就像吕思勉先生所说,礼如果能行得通,法就是辅助,但这也过于理想化,大部分时期礼乐崩坏,就要靠法度。
【关于老聂】⭐️36岁前大厂互联网人|下班读书📚读书自律|自媒体搞钱|早日退休🌷聚焦传统文化个人成长书籍,做终身学习者✍️2025《论语》365天打卡,欢迎加入 (已分享《资治通鉴》、《古文观止》、《传习录》等传统经典)📖读书会开展2年,已链接超千名共读者
查看原图 9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