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成都商业航天好消息不断。记者今日获悉,国内首个实现商用电推进在轨应用的商业航天企业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日前推出我国首个电推进数字孪生系统,实现了“全流程”“天地镜像”的精准映射,在电推进的实时监测、指令模拟、故障诊断、变轨决策以及状态回放等应用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几乎前后脚,遨天科技成都未来科技城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启动,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具备每年可为超过1000颗商业卫星提供配套服务的能力。
时间回到2023年9月,遨天科技在成都注册全资子公司——遨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从北京到成都,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成都完整的产业生态助力企业迅速扩大产能。”遨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CTO朱华表示。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成都本土链主企业国星宇航也持续取得新进展:11月底,国星宇航宣布启动“星算计划”,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智算基础设施。据了解,“星算计划”将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构建未来算力网络。9月,国星宇航成功发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并成功完成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技术验证,“星算计划”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对行业的探索深耕,得到认证。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公布了《建议继续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国星宇航榜上有名。这也是国星宇航继2022年5月获评入选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连续通过地方自评、专家审核,获得工信部与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年度评估认可。
作为万亿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去年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问天之路”越走越深远,各地政府和企业持续积极布局。依托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成都实施“蓉城星海”计划,推动“卫星赋能城市”。
去年初,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成都市促进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按照“卫星星座与城市基建一体融合、卫星产业和城市发展双向赋能”的思路,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应用示范、共建产业生态4个方面制定12条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后印发的《成都市促进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实施细则》,在实施“蓉城星海”计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行业应用牵引、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四个方面给出16条细化举措。实施“蓉城星海”计划,单户企业每年最高可获1000万元补贴;对新获批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实施“卫星赋能城市”行动,每年遴选不超过10个特色应用示范项目,给予单个项目、单户企业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实施细则》给出多项奖励,鼓励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强化行业应用牵引,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面向未来,成都的目标是,到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达300亿元,争创国家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示范城市。到2030年,力争打造千亿级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艳玲 图据 成都高新融媒体中心 成都高新区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张朝杰 审核 何晓蓉
查看原图 37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