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文化研讨会暨纪录电影《心之所向》首映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弘扬柳青和其作品的先进精神,拓展大思政视域下实践育人空间和阵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高校美育沁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充分发挥主旋律文艺作品思政育人、文化铸魂的功能,赓续时代脉搏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领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房山区委宣传部、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电影《柳青》导演田波,纪录电影《心之所向》导演王苗霞出席活动,北京大中小学师生代表、社科大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活动。
社科大党委书记崔唯航致辞并代表学校向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和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欢迎。他指出,电影《柳青》是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探讨了作家柳青及其作品中蕴含的对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本次活动是学校坚持政治建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是学校发挥思政课、文化育人和美育工作的协同育人功能,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立德树人大格局的积极探索;是站在新的起点,传承友谊、合作共赢的良好开端。
电影出品方向本次活动支持单位赠送电影《柳青》资源以及柳青著作《创业史》和《在旷野里》,以期柳青精神影响更多青年成长成才。导演田波、王苗霞代表电影主创团队致辞,分享《柳青》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其对于柳青精神的深刻解读。
社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为导演田波、王苗霞颁发北京市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特聘研究员聘书。张树辉提到,2021年5月,电影《柳青》在学校点映时,就引发了师生热烈反响。柳青作品的思想性、文艺性、人民性是一份非常深厚且生动的思政课教材。时隔四年,电影《柳青》和纪录电影《心之所向》再次走进社科大校园,是学校秉持初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随后,崔唯航和社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姜飞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小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研究中心主任王锋,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国防教育融合发展中心主任邓昭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宋姗姗颁发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多学科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聘书。受聘代表张小锋表示,未来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共同致力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发展。
聘任仪式结束后,在场嘉宾及全体师生共同观看纪录电影《心之所向》,感悟新时代电影人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柳青精神,勇攀艺术高峰所作出的努力和执着追求。
访谈研讨环节由社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瑜主持。王苗霞、王锋、李建军、邓昭明以及青年教育专家刘卫兵、学生代表李梦辰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从艺术创作、高校思政教育发展和大学美育教育等角度展开讨论,分享了自身的观影体悟和心得。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市高等学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北京市学校思政课多学科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共青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美育中心承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唐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