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前瞻 | 民盟广东省委会:为文旅产品消费提供“情绪价值”

图片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25年广东省两会召开在即,民盟广东省委会紧紧围绕主界别所聚焦的文化教育关键领域,同时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深入调研,今年提出了9件省政协大会发言和提案。

为助力扎实推进更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民盟广东省委会从红色旅游、公园文化发展、文旅融合等三个方面提交了大会书面发言《关于推动我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促进文旅消费持续扩大》和提案《构建公园多彩文化景观 助力广东文化繁荣发展》,切实为广东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建言献策。

两份大会书面发言的执笔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左冰认为,当前文旅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在文旅产品的消费中提供“情绪价值”。在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应注重培育红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增强红色资源表现力;同时,加强粤港澳红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加快推进数智技术应用,推动红色旅游数字化发展。

广东在全国出入境和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使得文旅消费规模与旅游市场的地位更加匹配?为此,她建议梯次布局文旅融合“新供给”体系,提振文旅消费新活力;实施品位、品质、品牌提升战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在提案《构建公园多彩文化景观 助力广东文化繁荣发展》中,提案执笔人、民盟广东省委会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徐朝晖也提出了培育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推动公园文旅发展新格局构建成型的建议。比如,开发与岭南文化相关的衍生品,增强公园文化旅游融合的技术支撑,形成文化、艺术、商业、旅游、休闲复合集聚的旅游休闲空间。

“根据调研,我们发现广东部分城市公园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但缺乏具有当地特色和历史底蕴的文化景观。”他建议,应构建公园文化多彩景观,让“公园+文化”浸润市民美好生活。

具体来说是鼓励一定规模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雕塑群、岭南书院、“粤书吧”“粤文坊”进入公园形成文化新空间,打造具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侨乡文化特色的文化场景。同时,成立市民参加的城市公园文化建设咨询委员会,鼓励民营企业捐资公园文化建设,提倡市民参加公园文化规划享受公园文化。

在发挥公园文化展示效能方面,徐朝晖认为,应使公园成为文化遗产守护的新阵地。如,设立公园文化遗产保护区或展示区,包括文物展览室、历史建筑复原区、传统工艺展示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示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魅力和价值。引入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使文化遗产在公园的保护传承中持久发展,同时,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政策推动公园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公园设计应充分体现所在城市独特地域文化风俗和历史底蕴,镌刻并延续着城市文脉,赋能城市更新,以公园文化之美彰显城市之美,努力建设‘城园’融合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公园城市。”他还提出,应统筹城市与公园的文化发展,构建“城园”融合的文化公园城市。出台公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建设方案,将公园文化建设同城市特色完美融合。以公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完善城市功能,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