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
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
1月7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了国际首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患者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手术。此次手术由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领衔的肝胆外科及全院十余个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他们成功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原位植入到脑死亡患者体内,实现了基因编辑猪肝脏对人体肝脏的完全替代,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此次手术的供体猪肝脏来自一只经过了6种基因改造的医用猪,重量约800克。移植受者此前因其他疾病在医院经全力抢救无效,被认证为“已脑死亡”,家属同意无偿参与异种肝移植科学研究。手术历经供体猪肝切取、患者原肝切除、新肝植入、动静脉重建、止血关腹等多个阶段,历时十余个小时,最终成功完成。
术中猪肝移植完成后,开放血流后肝脏血流灌注良好,随即产生胆汁,这意味着猪肝已取代“原生肝脏”,在患者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术后持续监测显示,患者循环等基础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等多项指标逐步趋于平稳,标志着手术获得成功。
此次手术首次尝试切除受者自身肝脏,利用猪肝替换人肝,并观察移植肝功能和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窦科峰院士表示,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基因编辑猪肝脏在移植后早期有可能替代人类肝脏发挥生理功能。这项研究的顺利开展,不仅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又一突破,也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成都中科奥格生物创始人潘登科教授和团队培育了此次手术的移植用猪。他介绍,这些基因编辑猪一出生就被送进超洁净猪舍,断奶后接受人工饲养,以确保生物安全。用于移植的基因编辑猪进行了“6基因编辑”,包括敲除了3种会引起人“超急性排斥和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猪抗原,转入了2种“人补体调节蛋白”和1种“人凝血调节蛋白”。
潘登科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证明了移植的猪肝能在早期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短期内,猪肝移植最大的价值在于作为“过渡肝”,帮助肝衰竭患者度过危险期。一部分急性肝衰患者的肝脏功能会慢慢恢复,而异种肝移植不受供肝数量限制,可使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获益。
异种器官移植是医学界“皇冠上的明珠”。全球范围内,近年来学界已接连进行了猪心、猪肾的人体移植试验。自2021年美国率先开展基因编辑猪至脑死亡患者肾移植以来,全球已完成21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其中,2024年11月25日纽约大学完成的世界第3例基因编辑猪-人肾移植手术尤为引人注目,患者术后11天顺利出院,已无需透析,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然而,肝脏作为人体的代谢中枢,具有调控凝血、蛋白合成和免疫等众多生理生化功能,异种肝移植相较于其他器官更为复杂。
我国在异种大器官移植领域也有十余年探索,现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2013年,西京医院完成了亚洲首例转基因猪到猴的异种部分肝移植术。2022年,西京医院又成功开展全球首例“6基因编辑猪猴多器官、多组织同期联合移植手术”。2024年3月,西京医院专家团队接连成功完成脑死亡患者的“猪肝”“猪肾”异位移植手术。
虽然异种器官移植看似天方夜谭,但离走上临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美国已有团队表示,将正式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有望在一年内全面推动猪器官移植进入临床试验。我国则在2022年4月发布了《中国人体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专家共识》,提出应本着“鼓励研究、审慎发展”的态度,加强基础研究,谨慎推进临床研究。
潘登科表示,相比国际,我国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起步虽晚,但发展极快。这得益于我国科学家多年来不懈地在动物研究中反复进行验证,复盘每一次数据,在手术流程、移植技术、伦理层面不断思考。此次手术的成功,无疑为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
据统计,我国有近4亿肝病患者,其中700多万为肝硬化患者,每年新增肝衰竭患者30万至50万。肝移植是肝衰竭患者唯一有效的根治方式,但现实中很多患者因等不到合适的人类供肝而失去生命。异种肝移植不受供肝数量限制,有望使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受益,未来可能成为同种肝移植的替代方案。
西京医院在异种肝移植领域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去年,该院已成功开展了国际首例基因编辑猪到脑死亡患者的异位辅助肝移植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则是该院在异种肝移植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标志着异种肝移植向临床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