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聿云暮,一元复始。新区大地奋进的热潮涌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澎湃激荡。
1月10日,德州天衢新区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暨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回顾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
使命引领方向,目标汇聚力量。台上言语铿锵、振奋人心;台下目光炯炯、精神振奋。会议凝聚了共识,更充满了期待,为奔向“跨越”的2025年开启了新篇章。
回望2024 拼搏之姿奋笔答卷
时节如流,2024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也是天衢新区“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
逐浪前行,全区如何在压力挑战下行稳致远?会议上,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大山给出了答案。
年初以来,全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税收占比、进出口总额、民间投资占比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市领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数量全市第一。
——2024年国家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2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列第56位,在全省16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列第3位,再创新高;新争取省级以上试点33个,人才引育等5项工作被国家部委全国推广,知识产权等3项工作获得省督查激励
——总投资1040.5亿元的163个重点项目加力提速;恒力电机、皇家小虎等4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新签约招商项目76个,产业基础不断筑实。
——14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超额完成投资建设,2279户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全面兑现了12件区级民生实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项项喜人的成果的背后,彰显了过硬的干部队伍作风。各部门、分局、镇街争一流、拼抢干,一场场硬仗、一次次考验、一件件大事,展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眼下,全区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形势,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以“大兴学习之风、勇于担当作为、倡树鲜明导向”为牵引,在新征程上凝聚奋斗力量,履职新时代,书写新答卷。
驶入2025 坚定信心整装出发
2025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新区实现三年快速发展的重要之年。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实际,天衢新区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会议上,总体要求一目了然:明确了“十个聚焦聚力”,包括聚焦聚力服务融入重大战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化改革开放、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夯实基层基础。为2025年怎么拼、怎么干,划出了重点、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放眼明年,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将干字当头落到实处是首要之责。
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是干好事业的根本保证。“本次大会报告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振奋人心。”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夏文博表示,今年,他们要更积极主动作为,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健全选用标准、考核制度,选拔一批善作善成的人物典型,当好全区选人用人的“参谋助手”。
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统筹协调部门,经信科技部部长陈海荣表示,这次会议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经信科技部将深刻领悟会议精神,主动作为,坚持先进制造业强区建设不动摇,持续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科技孵化平台提升建设,同时争当全市数字经济领跑者,加大力度培植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发改统计部部长刘胜国用关键词勾勒出了2025年发展蓝图:“提振消费、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优化营商环境。”采访中,他将蓝图徐徐展开,细细描绘。例如在提振消费方面,他表示,将创新“电子商务+产业带”模式,建设德州特色的选品中心,同时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场景,大力推进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是会议中提到的核心要点。天衢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会中提到聚焦聚力扩大投资,要把招大引强作为工作主旋律、跨越发展主抓手。“我们将认真抓好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省会经济圈两大战略,紧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区域,不断引进更多优势资源,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产业集群,让项目留得住、发展好。”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走出会场,与会人员信心满满。
开局决定全局,起势决定胜势。奋进路上,每一刻都是决战,每一步都是关键。此刻的天衢新区,阳光正好,大家向着2025,为经济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坚定出发。
(大众新闻通讯员 刘潇 张小璐 韩哲 宋钊铭 )